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6篇
地球物理   75篇
地质学   40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根据新疆地震局地震现场应急通讯实际工作情况,利用RouterOS技术,解决卫星链路VPN上网,该方法在不改变网络拓扑,基本不增加硬件的情况下,为地震现场设备以及地震现场人员提供了一种新的上网途径,详细叙述了设计方案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2.
2015年7月3日新疆皮山M_S6.5级地震灾区地处塔里木盆地南缘,该地自然条件恶劣,经济极为落后,灾区农村的民房除了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的房屋外,还有大量抗震性能较差的民居,在地震中受损严重,经济损失较大。灾区大部分位于山前溢出带,地下水位浅、地基土层软弱等场地条件对地震动有放大作用,震害影响范围较大。灾后重建中应继续加大安居富民工程的经费投入力度。灾区北部人口密集,地基土层软弱,工程地质条件差,建议在今后的安居富民建设中加强地基处理。  相似文献   
23.
从新疆地区地震活动性、灾害背景及区域协同联动应急模式出发,在遵循科学性、系统优化和可操作性及区域特性等原则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县级行政单元的地震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继而建立了基于基础设施条件、基础人力物力财力、(县级)专项能力和专项经验及基础环境背景4个一类指标集的县(市)绝对地震应急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并根据新疆地区4类人员问卷调查资料,计算和分析了样本支持条件下各指标的权重及结果,将其应用在新疆地区县(市)地震应急能力等级划分中。结果表明,地震应急能力的空间分布格局的产生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等方面所具备的优势是相适应的,安居富民工程对提升区域地震应急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少数民族聚集区应急能力有待加强,寒旱、高海拔地区等特殊地理因素影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4.
成矿带的展布受地质构造的控制,而地质构造在重磁异常上有明显反映。为了研究秦岭造山带中段重磁异常与成矿 带的关系,该文系统整理、处理了秦岭造山带中段已获得的重磁力测量资料,分析研究了重磁异常的展布特征、推断了研 究区的断裂构造,讨论了结晶基底的起伏特征,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及矿床分布资料讨论了重磁场特征及其与地质构造、 成矿带的关系。结果表明,秦岭造山带中段成矿带均分布在重、磁异常梯度带上或几组不同方向异常的交汇部位,尤其在 局部重力高异常范围内及其边部梯度带上矿体富集。这一结果为研究秦岭造山带的地质演化、地质构造(尤其是深部构 造)、断裂分布及下一步的成矿有利区预测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25.
2013年3月11日新疆阿图什发生慨5.2地震,震中烈度Ⅵ度,地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个别民宅倒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97万元。结合此次地震考察评估工作,分析此次地震造成经济损失的震害原因。从房屋破坏、房屋建筑场地条件和抗震安居工程三点,描述了此次地震的震害特征,与新疆伽师、莎车等具有相同地质条件的地区进行震后对比,并结合2009年4月22日发生的新疆阿图什Ms5.0地震,提出了对此次地震的认识与建议。  相似文献   
26.
查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窑山组的形成时代,是正确进行地层对比、恢复盆地原貌及其演化的关键。根据"随着沉积作用的进行,窑山组埋藏深度增加,其经历的温度相应增加"的原理,运用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史模拟方法,重建了宁夏固原炭山窑山组样品经历的温度史。热史模拟结果表明,样品初始埋藏增温的时间是距今196 Ma,样品埋藏增温的时间区间距今196-168 Ma。从而可知,炭山窑山组样品形成于距今196 Ma,窑山组形成于早-中侏罗世延安期(距今196-168 Ma)。  相似文献   
27.
从地震宏观异常现象的发展历史入手,简要介绍了地震宏观异常现象的特征.叙述了于田 7.4级地震的宏观异常现象,并进行了统计与分析.认为该次地震的宏观异常现象在时间上有一定的短临异常特征,在分布上是不均匀的,一般较多地集中分布在离震中相对较近地区或高烈度区.  相似文献   
28.
宋立军  马巍 《内陆地震》2000,14(2):192-192
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是在地震现场通过科学调查 ,评估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为保证政府决策的正确性 ,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结果要求科学、准确。因此 ,自开始进行地震灾害损失评估以来 ,中国地震局陆续出台了许多规定、指南 ,包括软件 ,目的是使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现场地震灾害损失评估通常要求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 ,而调查、统计、计算的工作量往往又很大 ,为了提高现场工作效率 ,作者根据近年来多次参加现场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工作积累的经验 ,编制了一些场地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程序。通过比较认为 ,用Excel编…  相似文献   
29.
30.
新疆巴楚-伽师6.8级地震灾害损失评估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2003年2月24日10点03分42秒新疆巴楚-伽师发生6.8级地震,震中位置北纬39°30′、东经77°12′,震源深度25.2 km.地震造成268人死亡,受伤4 853余人,其中重伤2 058人. 由于房屋倒塌或受到较大程度破坏,造成室外避难共计49 656户,约为205 079人.根据地震现场科学考察结果,宏观震中位于巴楚县东南琼库尔恰克乡吾斯塘博依村附近,即北纬39°20′,东经77°38′.灾区面积为21 498 km2,受灾地区涉及喀什地区的巴楚县、伽师县、岳普湖县、麦盖提县西北部、莎车县北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阿图什市东南部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共计6个县(市)37个乡镇931个村(场).此次地震属严重破坏性地震,大量房屋、生命线工程遭破坏,直接经济损失总计达139 792.23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