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6篇
  免费   437篇
  国内免费   457篇
测绘学   275篇
大气科学   297篇
地球物理   483篇
地质学   1097篇
海洋学   403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224篇
自然地理   25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6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INTRODUCTIONScuticociliateshavelongbeenknowntobefoundingreatabundanceinallkindsofhabitats,andhavegreatdiversityinspeciesnumber,structure ,behaviorandotherbiologicalcharacters.Asacommonly foundtaxonfromcoastalwaterandculturebiotopes,Pseudocohnilembusharg…  相似文献   
972.
一、小岩体成因类型 1、岩体地质特征栾川县南泥湖钼矿田位于华北地台西南边缘,华熊沉降带西段的栾川—薄山陷褶断束内,黑沟—栾川超壳断裂之北侧。矿田及外围地区中酸性小岩体分布较广,计有20个。其主要地质特征归结如下: (1)岩体规模小,多呈小岩株状、岩筒状及岩墙状。与围岩呈明显的侵入接触。接触带见有侵入角砾岩(如上房岩体)。  相似文献   
973.
Using the latest version of Mesoscale Modeling System (MM5v3), we assimilated wind data from the scatterometer and built a model to assimilate the wind field over eastern China seas and adjacent waters and applied the wave model WAVEWATCH-Ⅲ to test the sea area with assimilative wind and blended wind of QSCAT and NCEP as driving forces. High precision and resolution numerical wave results were obtained.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if we replace the model wind result with the blended wind, better sea surface wind results and wave results could be obtained.  相似文献   
974.
山东临朐白垩矿赋存于新近纪临朐群山旺组中,矿体呈层状产出,倾斜平缓,东南薄、西北厚,平均厚度17.36m,厚度和品位变化稳定。在矿区北部,矿体内发育有玄武岩夹层,呈舌状近水平产出,约4~12m厚。矿床形成于新生代山旺期湖相盆地中,为化学和生物化学作用沉积形成。矿体底板为牛山组气孔一杏仁状玄武岩,其顶板为尧山组橄榄玄武岩。因长期风化剥蚀作用,大部分矿体的顶板已剥蚀掉,第四系黄土直接覆盖在矿体顶部。  相似文献   
975.
976.
基于1995年、2005年和2015年3期Landsat影像数据,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全球不同气候带典型冰川补给型湖泊面积、数量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①1995-2015年全球典型冰川补给型湖泊面积增加了2.32%,数量减少了2.26%,其中以小型湖泊(< 1 km2)和大型湖泊(>50 km2)面积变化最为剧烈,中型湖泊(1~50 km2)面积则相对稳定,1995-2005年冰川补给型湖泊面积与数量的变化速率相比2005-2015年较快。②1995-2015年热带、亚热带、温带冰川补给型湖泊面积与数量均在增加,其中以热带冰川补给型湖泊变化最为剧烈,其面积上升了20.62%,数量上升了25.32%,亚寒带与寒带冰川补给型湖泊面积与数量均减少,其中以寒带冰川补给型湖泊变化最为明显,其面积减少了11.3%,数量下降了18.97%。可为全球典型冰川补给型湖泊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后续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77.
国家尺度异源土地覆被遥感产品精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现有的全球尺度土地覆被遥感产品为研究对象,以通过国际组织发布的土地覆被验证数据为参考,采用总体精度、生产者精度及用户精度等指标对FROM,MODIS,ESACCI和GLOBCOVER 4种产品的类别精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FROM和MODIS产品与参考数据的总体一致性最高,其总体精度分别为0. 69和0. 67,ESACCI总体精度为0. 65,GLOBCOVER产品和参考数据的总体一致性相对较低,其总体精度仅为0. 55; 4种产品的林地、耕地、建设用地和裸地均具有较高的类别精度,其生产者精度及用户精度均高于0. 5,4种产品的灌木类别精度均较低,除MODIS产品外,其他3种产品均低于0. 3。研究成果揭示了4种土地覆被遥感产品在中国区域的类别精度,既为研究区域从事生态环境建模、土地覆被变化、自然资源调查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数据选择的依据,也为未来大尺度土地覆被遥感制图的研究方向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78.
古海水温度不仅是古海洋研究中的重要参数,而且对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重建古海水温度一直是研究重大地质突变期生物与环境事件的前沿科学问题,因此其重建理论和方法也备受关注。目前,古海水温度重建方法主要包括古生物学指标和地球化学指标两大类。古生物学指标从最初仅能够定性分析的标志种及其组合等方法,发展到能够定量分析的转换函数统计法;地球化学指标从传统的氧同位素过渡到微量元素、生物标志化合物、耦合同位素Δ47等指标。对目前古海水温度重建方法进行了系统介绍,特别是从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及优缺点等方面对近年来新发展的指标(如:Uk′37、TEX86、Δ47等)进行了评述,并对将来古海水温度重建方法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79.
系统收集昌平新城地区8眼地热井的水质全分析资料,开展了地热流体质量评价。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根据地热地质条件差异分4个区块,采用舒卡列夫分类方法对水化学类型进行了评价。二是开展了地热水的不同用途评价。三是对地热水的腐蚀性和结构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本区地热水不同区块水化学类型不同,但均属于低矿化、弱碱性、微硬水;氟(F~-)含量普遍达到了命名矿水标准,可命名为氟水;偏硅酸(H_2SiO_3)含量达到了矿水浓度,有医疗价值。腐蚀性评价结果为"非腐蚀性水"或"半腐蚀性水",结垢性评价结果为"不结垢"或"轻微结垢"。  相似文献   
980.
为了阐明CH4与CO_2在高岭石中的竞争吸附机理,采用蒙特卡洛方法构建了高岭石超胞模型,模拟计算了高岭石吸附CH4与CO_2在不同温度及压力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孔径对高岭石吸附CO_2和CH4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高岭石对CH4与CO_2分子的吸附量均符合Langmuir模型,在相同压力条件下,高岭石对CO_2分子的吸附量远远大于对CH4分子的吸附量;293.15 K时,高岭石对CO_2的吸附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CH4在CO_2分子的影响下不再符合Langmuir曲线,说明高岭石与CO_2分子的相互作用强于与CH4之间的相互作用;随着孔径的增大,高岭石对CH4与CO_2的吸附量均减小,表明CH4和CO_2主要吸附在微孔中;高岭石吸附CH4与CO_2分子后体系的总能量和非成键能发生了变化,说明高岭石与CO_2的相互作用能要强于高岭石与CH4的相互作用能,高岭石对CH4的吸附为典型的物理吸附,而对CO_2的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且伴随着微弱的氢键作用。研究结果为阐明CO_2和CH4在黏土矿物的赋存机理以及CO_2驱替CH4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