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3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王平所著《王文治研究》一书注重实地考察、文献整合与作品解读的有机结合,对王文治其人进行了开拓性研究,使人们对其认识由书画家转变为诗文书画的全能型作家;此外,该书通过翔实的论证提出京江诗派的命题,丰富了文学史的研究疆域。  相似文献   
62.
胶菜盆地重磁资料解释与构造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3.
中国东北深源地震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素涛  金振民  干微 《地学前缘》2012,19(5):300-311
深源地震机理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板块构造的驱动机制和动力学特征。对中国唯一的深震区--东北深震区的深震分布特征和震源机制解进行了综述和初步研究,初步探索了地震的发震机理、动力源以及地震的空间分布与西北太平洋俯冲板块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1)震源深度在SEE NWW方向上有依次加深的趋势,而在SSW NNE方向上却没有明显变化,震源机制解的应力状态以下倾的压缩应力为主,说明中国东北深震的发生与西北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的俯冲直接相关;(2)从日本海沟到我国东北,震源深度依次加深且几乎是从日本海沟沿直线倾斜下来,说明我国东北深震是日本海深震序列的一部分,同属于环太平洋地震带;(3)通过与东北深震区地球物理资料的对比,发现该区亚稳态橄榄石楔(Metastable Olivine Wedge,MOW)与深源地震的发生存在很好的相关性,由此推断东北深震的发生很可能是由橄榄石的相变引起的。  相似文献   
64.
本文用1984年8月至1985年12月天津传输地震台网所记录到的510次地震,包括2100余个观测数据,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分别建立本台网14个观测台的持续时间震级公式。结果表明,用持续时间t_D求得的近震震级标准误差大多小于0.18,平均标准误差为0.15,系统误差为-0.04,说明用持续时间计算近震震级的方法,对于主要由井下短周期地震仪所组成的天津传输地震台网来说可能是个比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5.
冀中坳陷束鹿凹陷横向调节带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孔冬艳  沈华  刘景彦  尹微 《中国地质》2005,32(4):690-655
束鹿凹陷是冀中坳陷西南部的一个典型的伸展单断凹陷,构造格局简单,存在北东向伸展断裂系统和北西向横向调节带.通过凹陷演化史以及钻井资料分析,探讨横向调节带形成机制和形成时期,提出Ⅰ级调节带形成于凹陷强烈伸展期,Ⅱ级调节带形成于凹陷弱伸展时期.研究认为,边界断裂不均匀伸展和基底古隆起控制Ⅰ级横向调节带的形成,岩性组合差异是Ⅱ级横向调节带形成的引发机制,控洼断层的侧列状交替发育是构造Ⅱ级横向调节带形成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66.
吉林辉南位于华北克拉通(NCC)东北部边缘,新生代玄武岩中含有大量的新鲜幔源包体.包体类型主要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由包体矿物化学成分计算的平衡温度为:982~1085℃.氧化缀饰方法揭示了样品中橄榄石的显微特征,表明包体存在形态各异的位错样式:位错壁、亚颗粒、位错环、位错网等,指示样品可能经历了以位错蠕变为主的塑性变形...  相似文献   
67.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处在阿拉善地块、鄂尔多斯地块及北祁连褶皱带之间的特殊构造位置,因而也是构造-沉积演化特征明显不同于盆地本部的一个复杂构造区。本文试图在西缘南段与盆地本部沉积演化特征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构造演化与古生界天然气成藏关系的研究,评价优选西缘南段古生界天然气成藏的有利区带和目标。主要形成以下几方面的认识:1)相对盆地本部而言,西缘南段早古生代沉积结束的晚、晚古生代沉积开始的早,表现出拉张、裂陷为主的早期构造活动特征,形成上、下古生界两套有利的成藏组合;中生代(尤其是侏罗纪)以来,则由于受冲断推覆构造活动的影响,西缘南段侏罗系及其后续构造层系的地层厚度在横向上变化较大,各构造层系的厚度差异可达千余米以上;2)西缘南段在大规模冲断推覆构造前即已基本成藏,燕山中-晚期以来的强烈冲断推覆构造,使部分地区古生界地层抬升剥露至近地表附近,导致古生界先成气藏遭受大面积破坏;3)在推覆体系的宽缓向斜区、以及主冲断层下盘的原地岩体中,古生界地层保存相对完整,受断裂破坏程度低,仍具有相对较好的保存条件;4)综合分析认为石沟驿向斜、韦州向斜、红寺堡向斜及银洞子向斜等4个宽缓向斜构造区的上古生界,以及处在惠安堡-沙井子主冲断层下盘原地岩体中的奥陶系台缘相带,是西缘南段古生界岩性圈闭气藏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68.
在等时地层格架的基础上,通过对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130口钻井岩心的精细描述、薄片鉴定和电测曲线分析,根据岩石类型组合、沉积结构和构造以及沉积序列等沉积相标志在海拉尔盆地下白垩统识别出冲积扇、扇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湖泊和湖底扇5种沉积相类型,进一步划分出15种亚相以及21种微相类型。铜钵庙组沉积时期盆地为填平补齐特征,主要为冲积扇—扇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充填。南一段下部、中部沉积时期盆地为“泛盆”特征,厚度小、范围广,全区稳定分布,充填物由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过渡到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南一段上和南二段沉积时期盆地为“复式小型断陷湖盆”,沉积充填以辫状河三角洲为主。大磨拐河组的沉积充填以辫状河、曲流河三角洲共存为特征。  相似文献   
69.
为了揭示彬长地区黄土滑坡的成灾机理,在分析滑坡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基于典型黄土滑坡案例分析,采用野外调查、理论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开挖型黄土滑坡、采动型黄土滑坡和采空区活化型黄土滑坡的成灾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开挖型黄土滑破,在卸荷作用下,坡脚处应力出现集中而在坡顶出现牵引拉张裂隙,同时又加强坡脚挤压力。裂缝和压应力相互交替增大,互成因果,直到发展成一条上、下贯通裂缝带,整个坡体失稳。采动型黄土滑坡,在采煤扰动作用下,上覆基岩发生失稳而引起地表黄土层不均匀沉降,沟谷两侧的坡体在因采空而形成的汇聚于采空区方向的位移向量和坡体在重力作用下沿坡向滑动的位移向量相互叠加作用下,引发沟谷两侧坡体失稳破坏,回采晚到达一侧的坡体往往先与早到达一侧的坡体滑动。采空区活化型黄土滑坡主要发生在老采空区上部的黄土塬边,相对稳定的采空区在地表水入渗和地下水位抬升条件下,煤柱在水动力侵蚀作用下失稳垮塌,冒裂带岩体应力重新分布,造成地表黄土层二次失稳,最终触发滑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