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0篇
  免费   339篇
  国内免费   357篇
测绘学   162篇
大气科学   192篇
地球物理   281篇
地质学   931篇
海洋学   307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136篇
自然地理   21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6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基于野外实测和室内测试,计算分析及有限元模拟,对三峡工程库首区燕山期和喜山期的区域构造应力场以及狮子口重力滑动构造应力场进行研究。区域构造应力场的主要特征是:燕山主期σ1和σ1近水平,分别近S-N向和E-W向,σ2近直立,差异应力200MPa、变化范围150-250MPa;喜山主期σ1近水平,总体方向NNE70-SW250°,差异应力100MPa,变化范围80-120MPa,在空间变化上,前者表现为南部差异应力高于北部差异应力,后者的变化规律不太明显。狮子口重力滑动构造系统的应力场比较复杂,总体呈近E-W向的前缘挤压、后缘拉伸,而滑动系统内部叠置产出的三个滑块也分别表现出后缘拉伸、前缘挤压并交替出现的特点,反映了区域应力场背景下的局部构造应力场特征。  相似文献   
992.
准噶尔谢米斯台铜矿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新疆西准噶尔金、铜矿床找矿勘查取得了重大突破,谢米斯台区野外地质工作过程中,发现S24铜矿点.通过地质填图、地球化学扫面和深部地球物理测量,发现S24铜矿点存在火山机构,矿化受火山机构和区域断裂联合控制.地表圈出3个矿化体,发现地球物理异常达地下400 m,火山机构深部可能存在斑岩型矿化.经钻孔验证(孔深350 m),发现地下3层矿化体,估算铜资源量5×104 t.认为S24铜矿点具小型铜矿床规模,将其命名为谢米斯台铜矿.含矿火山岩锆石U-Pb年龄为(422.5±1.9) Ma.谢米斯台铜矿是西准噶尔地区形成于早古生代火山岩型铜矿.  相似文献   
993.
DBS—偶氮胂光度法测定矿石中微量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DBS-偶氮胂与钍的显色反应,提出了矿石中微量钍的测定方法。本法得到的配合物至少可稳定25小时。干扰离子采用TBP分离法,测定的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94.
综合方法找矿在内蒙古吉尔敖包多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吉尔敖包地区具有较好的铜、钼、银多金属矿成矿条件,寻找以铜矿化为主的热液型隐伏矿体具有很大的前景,但始终未能取得突破性成果.本文在总结本区多年工作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现有地质、物探、化探及钻探资料的研究,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方法找矿模型,以便指导该区深入开展矿产勘查工作,对同类成矿地质条件地区的找矿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5.
通过解译钻孔岩心数据对西山煤田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沉积环境进行分析,识别出3种主要的沉积体系及若干沉积亚环境和微环境类型。晚石炭世本溪组沉积期主要发育碳酸盐台地-澙湖-潮坪沉积体系;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太原组沉积期主要发育碳酸盐台地-障壁岛-澙湖-潮坪沉积体系。早二叠世山西组沉积期开始,西山煤田地区发生区域性海退,开始发育以浅水三角洲为典型特征的沉积体系。区域沉积环境由早期的陆表海到中期的海陆过渡,晚期演化为河控三角洲。聚煤作用发生于太原组和山西组沉积期,澙湖、潮坪和三角洲平原是最为有利的聚煤场所。太原组煤层产于澙湖-潮坪,砂岩厚的区域则煤层厚;而山西组煤层产于三角洲平原,泥岩厚的区域则煤层厚。  相似文献   
996.
全国第一次火山学术讨论会于1993年7月3日至9日在长春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国家地震局、中国科学院、地质矿产部、中国地质大学及长春地质学院等31个单位的67位专家。会议收到论文59篇,其中7篇在大会上做专题报告,34篇在分组会上宣读。这次会议的主题是“火山灾害与环境”。提交会议的论文反映了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火山学会自1990年成立以来,我国在火山活动的地质构造环境,火山地质、火山物理、火山灾害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火山资源开发利用以及火山景观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了我国火山科学有了长足的进展。  相似文献   
997.
利用武汉市东西湖区、蔡甸区、江夏区气象站1959~1996年5~9月降水资料及武汉城区各雨量站1988~1995年5~9月降水自记资料,统计分析武汉市暴雨、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确定武汉市灾害性暴雨标准。其研究结果可为武汉地  相似文献   
998.
塔北-塔中盆地三叠纪陆相层序地层划分及沉积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塔里木盆地的三叠纪除早三叠世有短暂的海侵外,其余时间均表现为典型的内陆盆地,发育扇-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三叠纪的塔里木盆地被北部的沙雅隆起剥蚀区和中、西部的塔中剥蚀区分割成南天山前的库车盆地,昆仑山前的塔西南盆地,阿尔金山前的塔东南盆地和中央的塔北-塔中盆地。前三个盆地的三叠系的残留面积不大,其石油地质意义仅表现在生烃方面。而塔北-塔中盆地的三叠系的残留面积大,构成了塔里木盆地三叠系分布的主体,也成为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之一。
塔北-塔中盆地的三叠系包含了长周期、中周期和短周期三个级别的基准旋回,其包含有由不整合限定Ⅰ、Ⅱ两个长周期,长周期Ⅰ中可识别一个中周期(Ⅰ1);长周期Ⅱ中可识别出三个中周期(Ⅱ1,Ⅱ2,Ⅱ3)。塔北-塔中盆地三叠系-侏罗系的有利储集相带与中周期低水位体系域关系密切。盆地中三叠系的3套重要含油气储层Ⅲ油组(T2a),Ⅱ油组(T2a)和Ⅰ油组(T3h),分别对应三个中周期的Ⅱ1,Ⅱ2和Ⅱ3。  相似文献   
999.
黄河三角洲冰冻沉积构造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野外定位连续观测和实验模拟的方法 ,研究了各冰冻构造的特征和成因。冰冻沉积构造是冰成沉积构造的主要类型之一。与水成沉积构造一样 ,冰成沉积构造也有丰富的类型和独特的特征。在黄河三角洲新识别出 6种冰冻沉积构造 :冰劈裂缝、冰成滑痕、冰塌裂缝、冰成球粒、冰蚀波痕和冰位痕。其中 ,冰劈裂缝、冰位痕分布最广 ,成因与冰晶生长有关 ;冰塌裂缝、冰成滑痕分布较局限 ,受冰层垮塌和滑动控制 ;冰成球粒与冰劈作用和冰携泥作用有关 ;冰蚀波痕为冰对波痕强烈改造的产物。综合黄河三角洲现代冰冻构造和胶莱盆地莱阳组马耳山段地层中冰冻构造的识别和环境解释认为 ,冰冻构造对季节冰冻 (冻土 )的存在 (± 0℃的气候条件 )和河床、河漫滩、三角洲及潮坪等沉积环境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震源机制解和地应力测量资料,研究分析郯庐断裂带南段及其周边地区的应力场分布特征,并结合大地构造特征将该区域应力场分为3个子区域:郯庐断裂带西侧应力区、苏北断陷应力区和苏南隆起应力区。分区反演构造应力场结果显示:(1)郯庐断裂带以西区域和苏北断陷区水平方向受到NEE向的挤压作用,苏南隆起区水平方向受到近EW向的挤压作用;(2)郯庐断裂带以西区域水平方向受到的挤压作用方向介于苏北断陷区NEE向与苏南隆起区近EW向之间;(3)郯庐断裂带以东区域构造应力场为正断兼走滑机制,以西区域为走滑机制;(4)整个研究区域水平方向挤压应力自西向东呈放射状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