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2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16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本文根据岩体力学性质的各向异性,以岩体正交异性弹性理论为基础,提出用水力压裂法测算水平方向两主应力大小和方向的原理及测量有关岩体弹性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
近半个世纪以来,钻孔法地应力测量中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假定岩石在力学性质上各向同性;没有考虑钻孔效应;忽视了测量的时间效应;简化了岩石力学性质的多变性。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主应力测值的误差可达100%,主应力方向的测量误差可达90°,还可以引起主应力性质的正负变换。要进行高水平的地应力测量,必须把测量建立在岩石方学性质各向异性的基础上,减少或避开钻孔效应的影响,考虑或避开测量的时间效应,避开岩石力学性质多变性的影响,分别测量各种地应力成份,进行定点长期连续观测。  相似文献   
23.
一、引言岩石组构可分为三种:由沉积和岩浆流动造成的原生组构;岩体变形时,间隙溶液沿易于运动的方向生长成晶体,或裂隙溶液受两壁控制结晶而成的附生组构;岩石形成后,受构造应力作用而成的后生组构。它们都是造成岩石力学性质各向异性的重要原因。岩石中造岩矿物晶粒的规则排列程度愈强,岩石力学性质的各向异性愈显著,由于岩石后生组构是在岩体一定方式的变形中形成的,因而也是鉴定构造应力场和构造运动序次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当构造已被剥蚀难以从形象上鉴定时,更有其独特作用。岩石力学性质的各向异性,直接影响岩体强度、波速和应力的空间分布,并使得这种  相似文献   
24.
本文提出了在地形变测量中专门测量现今弹性地形变成份和两种古构遗残余弹性地形变在地震预报中的重要意义,介绍了用X射线法来测量这几种弹性地形变的原理和技术,並分析了在迁西地区的测量结果及其能量在地震形成和预报上的影响量级。  相似文献   
25.
安欧  高国宝 《地震工程学报》1993,15(3):63-69,87
本文介绍了测量岩体中三维区域残余应力和嵌镶残余应力及其弹性应变能密度的方法,并给出了鲜水河断裂带上的5个大口径深钻孔岩芯的具体测量结果,分析了鲜水河断裂带古构造残余应力及残余应变能密度沿深度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残余应力及残余弹性应变能密度均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本文还估算了该断裂带岩体中储存的残余弹性应变能的量级。  相似文献   
26.
一、概况和进展古构造残余应力场,是近40年来地学中开展起来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它填补了地学研究中的一个空白。国际地学界的一些专家都以岩体各向同性弹性理论为基础,用X射线法或机械法,选取岩石中石英的平均弹性参量和其晶面系(32~54),在美国、日本、英国、奥地利、葡萄牙、澳大利亚各个陆块的一些测点,开展了宏观残余应力三维主分量的测量(表1)。前苏联别辽耶夫院士、乌孟斯基院士,我国陈宗基院士、孙广忠教授、日本米谷茂教授,也曾强调残余应力在力学、地震学、岩体力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发表了研究成果。诸家  相似文献   
27.
安欧  高国宝 《地震》1996,16(3):271-276
以岩体正交异性弹性理论为基础,用X射线法,在安宁河断裂带测区,沿横过和平行断裂带的条测线,测量了岩体三维宏观残余应力,绘成了宏观残余应力场水平和铅直三维主分量水平分布等值线图水平和铅直最大剪应力水平分布等值线图及水平主应力线图,研究了此种场对大地震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8.
一、引言作者曾在中国迁西地区岩样中测到了古构造残余应力,之后在该区垂直和平行迁西山字型的构造带内布设了11条测线共68个测点.以岩体正交异性弹性理论为基础,选取所测矿物的轴面异性弹性参量.用X射线法,测得了岩体水平和铅直宏观残余应力分量的大小和方向及其水平分布场,嵌镶残余应力的水平分布场,以及这两种残余弹性应变能密度的水平分布场.同时鉴定了此种场形成的地质时代,算出了山字型构造带中储存  相似文献   
29.
油田应力场有空间上的复杂性和时间上的多变性,对石油生、运、储、勘、采的作用各有时空上的特点。油田应力场在高渗油田、低渗油田和稠油油田的开采中都有重要作用,是石油开采必备的基础性资料和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0.
1976年唐山地震前土层水平最大剪应变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层应变仪观测网的观测结果表明:土层水平最大剪应变在唐山地震前有异常,异常后便发生了主震;异常时间等值线从震中向外围传播,其传播速度为每天0.1—6.6公里,从震中区向外围加快,以沿着通过唐山主震震中区的北东和北西向断裂带的传播速度为最快;最高等值线圈闭震中或在震中附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