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118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84篇
地球物理   119篇
地质学   372篇
海洋学   7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利用地面自动站逐小时观测、多普勒天气雷达及WRF模式高分辨率数值模拟,分析2016年7月塔里木盆地东北缘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的阵风锋特征。结果表明,阵风锋前沿较强的辐合抬升运动不断触发多个对流单体,其中大部分单体与其后方的对流系统合并且进一步发展,使得强对流天气不断发展和维持。在对流系统快速发展阶段,阵风锋前沿水平风的垂直切变造成湿位涡的斜压分量显著增强,从而增强局地的条件对称不稳定,为对流系统的发展和维持提供了重要的不稳定能量。不稳定能量释放需要的锋生强迫作用主要是由阵风锋前方的辐合辐散项和倾斜项决定,而阵风锋前沿附近的水平形变项及其上方的非绝热加热项提供相对较弱的贡献。  相似文献   
42.
Based on energy dissipation and structural control principle, a new structural configuration, called the mega- sub controlled structure (MSCS) with friction damped braces (FDBs), is first presented. Meanwhile, to calculate the damping coefficient in the slipping state a new analytical method is proposed. The damping characteristics of one-storey friction damped braced frame (FDBF) are investigated,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structural parameters on the energy dissipation and the practical engineering design are discussed. The nonlinear dynamic equations and the analytical model of the MSCS with FDBs are established. Three building structure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al configurations, which were designed with reference to the conventional mega-sub structures such as used in Tokyo City Hall, are comparatively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the structure presented in the paper has excellent dynamic properties and satisfactory control effectiveness.  相似文献   
43.
北秦岭北部早古生代断陷带火山岩及其形成环境对探讨秦岭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该火山岩系分布于元古界秦岭群和宽坪群之间的断陷带内.下部为含凝灰质的陆源碎屑岩,局部残留与基底层呈不整合关系,中部细碧石英角斑岩夹正常沉积岩;上部碳酸盐岩产腹足类、珊瑚及海百合茎等化石.火山岩以石英角斑岩为主,细碧岩自西向东增多,角斑岩较少.与相应的正常成分钙碱性火山岩相比,Na_2O明显偏高(最高含量为SiO_265%的中酸性岩),K_2O明显偏低,Na_2O》K_2O.岩石系列具有双重性,即出现拉斑玄武岩和钙碱性岩两个岩石系列.细碧岩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分配型式类似岛弧拉斑玄武岩.锶同位素初始比值(0.706)明显高于上地幔(0.699).综合地质构造特征、岩石组合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笔者认为本区火山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裂谷带.  相似文献   
44.
45.
松树沟超镁铁岩─铬铁岩的稀土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6.
北秦岭大陆造山带随时代由早元古代到早古生代,玄武岩的Ti、Zr、Zr/La、Zr/Y值逐渐降低,壳幔物质混合趋于加强。本区不存在现代板块构造体系,而具有多旋回海槽(盆)的活动形式。  相似文献   
47.
48.
49.
50.
九洲台剖面沉积着完整黄土地层,是陇西典型黄土剖面之一。其中Q1老黄土厚达100m以上,王永焱等专家对该剖面已进行过磁性、生物化石等方面研究.本文根据实际工程资料及试验结果,对九洲台剖面老黄土(Q1)的物理、力学性质等工程特性进行讨论,并探讨其在天然状态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应力体变关系以及应变与侧应变关系特征,提出了应力应变关系及应变与侧应交关系数学模型。并且提出根据其数学模型,确定非线性参数切线模量(Et)、切线泊桑比(μt)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