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9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96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季强 《地质论评》2002,48(1):8,53-8,53
2001年秋由英国《自然》杂志编辑的中国古生物专辑《腾飞之龙》(自然科学进展特刊)中、英版同时在中国和英国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为中国古生物专辑《腾飞之龙》题写了书名。 2000年10月14日,笔者收到《自然》杂志主编Philip Campbell博士的一封来信。他在信中说: “我谨以《自然》杂志的名义,请您帮助出版《腾飞之龙》一书。如果您能以《自然》杂志的名义,请求中国最高领导人用中国书法为此书封面或扉页题词,我将不胜感激。”“最近几年,中国古生物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许多重要发现的科学论文,其中一些是您和您的同事的成就。辽宁中生代长羽毛的恐龙及其他珍贵的脊椎动物化石和绚丽壮观丰富多彩的云南澄江寒武纪动物群,代表着近几十年  相似文献   
52.
季强  袁崇喜 《地质论评》2002,48(2):221-224
本文实事求是地介绍了道虎沟生物群的组成及相关地层的岩性,并根据长尾型嘴口龙类(Rhamphorhynchoidea)翼龙与短尾型翼手龙类(Pterodactyloidea)翼龙同期共生的特点,确信道虎沟生物群的地质时代为晚侏罗世。此外,本文还研究了道虎沟生物群中翼龙身上发育的皮肤衍生物,初步认为它们是原始羽毛(protofeathers),至少是与羽毛同源的(feather-homologous),这对于了解羽毛(广义)的演化历史和早期的形态结构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3.
季强 《地质学报》2003,77(1):15-16
本文对辽宁义县早白垩世九佛堂组的一件初鸟类(Avialae)化石——中华神州鸟(Shenzhouraptor sinensis)进行了详细描述和再研究。新发现的中华神州鸟嘴里无牙而是角质喙,前肢明显长于后肢,尾巴由25~27节尾椎组成,叉骨呈“U”字形,飞行羽毛超过了身体的长度。根据其肩带、腰带、  相似文献   
54.
根据发现于辽宁省西部下白垩统义县组的一近乎完整翼龙骨架,确立了鸟掌龙类一新属新种:崔氏北方翼龙Boreopterus cuiae gen.et sp.nov.。崔氏北方翼龙以其数量多的牙齿,且前部的九对牙齿大于后部的牙齿,上下颌的第四对牙齿稍微大于第三对等特征不同于辽西及其周边地区所发现的任何具有头骨保存的翼龙类。总的来说,  相似文献   
55.
第六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暨中国地质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于2005年8月26~29日在内蒙古赤峰市召开。  相似文献   
56.
中华龙鸟(Sinosauropteryx)化石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中华龙鸟(Sinosauropteryx prima)化石被正式描述以来(季强,姬书安,1996),国内外学术界充分肯定了它的重要科学价值,同时围绕着其归属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些恐龙学家仅依据化石骨骼解剖学特征,主张中华龙  相似文献   
57.
青海都兰晚石炭世牙形类的发现1季强(地质矿产部中国地质博物馆北京100034)青海都兰地区石炭纪地层分布广泛,均属浅水相台型沉积,含有丰富的珊瑚、腕足类、类等底栖化石,尤以大海滩、关角牙河和落山一带出露最佳。60年代,青海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测量队...  相似文献   
58.
贵州长顺睦化大坡上剖面,是一条不可多得的泥盆—石炭系界线剖面。该剖面泥盆—石炭系界线附近地层不仅沉积连续,发育齐全,而且出露良好,化石丰富,属深水盆地相。该剖面除产有丰富的菊石、三叶虫、介形虫、微体脊椎动物等化石外,还有丰富多彩的牙形石动物,具有世界上最为连续完全的牙形石带。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大坡上剖面的上praesulcata带中产有典型的Siphonodella praesulcata以及S.praesulcata与S.rulcata之间的过渡型分子,这表明该剖面不仅可以精确确定泥盆—石炭系界线的位置,而且还可以实际证明S.pracsulcata与S.sulcata之间的真实的演化关系。本文除详细介绍大坡上剖面泥盆—石炭系界线附近地层的发育情况外,还将该剖面与我国其它两条国际泥盆—石炭系界线层型候选剖面——贵州睦化剖面和桂林南边村剖面进行了比较和讨论。笔者认为,贵州长顺睦化大坡上剖面明显优于贵州睦化剖面和桂林南边村剖面,可以推荐为国际泥盆—石炭系界线层型候选剖面。  相似文献   
59.
<正> 广西鹿寨寨沙系冯景兰教授1929年创建的榴江系原始命名地点。为解决原始命名剖面晚泥盆世地层划分和对比以及泥盆-石炭系界线等问题,笔者曾于1982年春系统采集了原始命名剖面的牙形刺样品。由于榴江群五指山组顶部地层出露不好,因而泥盆-石炭系分界问题未能获得圆满解决,当时采集的最高层位仅相当于牙形刺下styriacus带。同  相似文献   
60.
河南汝阳白垩纪一新的结节龙类恐龙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一新材料,命名了一新的结节龙类甲龙——洛阳中原龙(新属新种),Zhongyuansaurus luoyangensis gen et sp. nov.。其头骨的形态和尾椎的特征显示该标本属于结节龙类甲龙。它以头骨长宽比约为1.4∶1、头骨顶骨区平坦,顶视,头骨的后边缘及眼眶之后的侧边缘平直;肱骨远端与近端的宽度几乎相等,肱骨近端后表面的M.latissimus dorsi和M.teres major附着处为凹陷面而不是疤结,以及坐骨主干较平直等特征区别于其它的结节龙类甲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