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42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基于遥感方法的长白山地区植被物候期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前,越来越多的遥感数据被用来监测大面积植物物候的动态变化。利用长时间序列的SPOT/NDVI旬合成数据,通过double logistic模型获取了1999~2008年长白山地区植被的3个关键物候参数:生长季始期、生长季末期和生长季长度的多年平均值,并绘制了它们的变化趋势空间格局图。结果表明,林地的生长季开始日期为第100~120天,草地和耕地相对较晚,分别为第130~140天和第140~150天;林地和草地生长季的结束日期为第275~285天,耕地的相对较早,为第265~275天;林地、草地和耕地的生长季长度范围分别为160~180 d、140~160 d和110~130 d。植被物候期的变化趋势表现为一定的空间差异性,生长季长度延长区域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地区的中东部,平均每年延长约0.7 d;缩短的区域在西北地区,平均每年缩短1.1 d。最后通过部分物候观测数据及前人在相同研究区的结果验证了利用double logistic模型提取预测长白山植被物候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2.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新构造运动特征及其工程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指导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工程的建设,利用穿过渤海海峡的多条单道地震剖面和多道地震剖面,详细研究了该区的新构造运动特征。结果表明:渤海海峡活动断裂发育,以NW和NE向为主,表现为同生性和集束性;浅层气发育,与蓬莱油田具有较好对应关系,显示其为深层来源;新构造期岩浆活动与区域活动断裂也具有较好的对应性。影响渤海海峡工程建设的灾害地质较发育,跨海通道的建设难度巨大,应进行严格详细的评价,并采取安全避让措施。  相似文献   
43.
东海陆架晚第四纪沉积物化学成分及物源示踪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东海陆架EA1孔和EA5孔沉积物化学成分变化范围较大。与东海陆架表层沉积物相比,钻孔沉积物的Si,Al,Mg,Mn,Ti,P,Ba,Zr,Co,Ni,Cu,Zn,Cr明显偏高,而Fe,Na,Ca,Sr,Li,U明显偏低,与全球大陆地壳化学组成相比,钻孔沉积物的Si,Li,Rb,Ba,Th,Zr,Hf,Cu,Zn,Pb偏高,而Al,Na,Ca,Mg,Fe,Mn,Ti,P,Sr,U,Co,Ni,V,Cr偏低,钻孔沉积物的化学成分在垂向上具有明显变化,主要受岩性和沉积环境的控制,钻孔沉积物中元素的富集因子(EF)均小于10,接近于1,表明钻孔沉积物主要来自大陆地壳,一些元素因分异或外来物质加入而富集,一些元素则因分异带出而亏损,钻孔沉积物源区的DF值判别表明,钻孔沉积物与现代黄河,长江沉积物均有亲缘关系,可能是在末次冰期最盛期,由于气候带南移,干旱区域扩大,在古长江搬运沉积物中类似现今黄河沉积物的干旱组分明显增加,从而导致了地球化学示踪结果的长江与黄河双重性,或者说古气候的变化导致了古长江搬运物质成分的变化。  相似文献   
44.
2008年4月29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北京中苑宾馆主持召开了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编制计划专家指导委员会会议。国务院参事室参事、中国地质调查局张洪涛副局长、刘光鼎院士、秦蕴珊院士、金庆焕院士、杨文采院士等35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局基础部张海放副主任主持,局基础部主任庄育勋代表主持部门讲话,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姜玉池所长代表计划承担单位致辞,刘光鼎院士作了"系列图编制计划"主题报告,张训华研究员代表项目组汇报了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编制计划总体设计(征求意见稿),张洪涛副局长作了总结发言。  相似文献   
45.
本文通过研究古潜山地下水化学的基本特征及其在时空上的分布规律,结合地质构造史,提出了古潜山地下水在时间上经历了6个水文地质期的演化,在空间上受控于盆地外围燕山、鲁西山区大气降水的输入补给,并发展成为具有渗入起源的溶滤水.并从时空上论证了现代水化学场是以稀释淡化、反向变质为主,并辅以浓缩盐化、正向变质两种格局形成演化的.  相似文献   
46.
区域旅游经济差异是旅游业“竞合”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利用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锡尔系数等方法,以2002~2012年东北三省的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为分析对象,揭示东北三省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时空特征,以期为优化区域旅游经济结构,避免恶性竞争造成的不利影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① 东北三省旅游经济省间绝对差异不大,相对差异逐渐增大;② 三省省内各地市的国内旅游收入差异和旅游外汇收入差异都较大,黑龙江省的国内旅游收入差异在扩大,辽宁和吉林在减小;吉林省的旅游外汇收入差异基本保持不变,辽、黑两省在减小;③ 三省的地带间旅游经济差异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47.
以最新的地震资料和重力资料为基础,结合钻井数据,采用密度多界面同时反演方法,得到了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中生界顶底界面的埋深,据此编制了中生界残留厚度图。在此基础上,结合构造单元对中生界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在雁荡低凸起构造高点局部缺失外,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中生代地层分布广泛;中生界残留厚度在各个构造单元分布不均,但总体上具有“西北薄东南厚、南北分块”的特征,东部基隆凹陷为整个研究区的沉降中心。  相似文献   
48.
对渤海辽东湾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浮游植物生物标志物的分布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辽东湾51个站位的调查研究发现,硅藻、甲藻和颗石藻这3种浮游植物的生物标志物含量分布规律不明显,为了消除粒度和沉积速率的影响,将这3种生物标志物总量与总有机碳(TOC)含量做比值,得到的相对含量从湾内到湾口随着离岸距离增加而增加,生物标志物指示的初级生产力与现场调查的结果一致,表明生物标志物法基本可以用来重建初级生产力。辽东湾海域初级生产力在湾口高于湾内,表明其主要控制因素是水体浊度而不是陆源营养盐的输入。辽东湾西侧菊花岛附近初级生产力的高值主要与人类养殖、陆源排污等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相对比例结果显示,辽东湾两侧近岸区硅藻和甲藻相对贡献高,尤其是硅藻占据绝对优势,这主要与硅藻在高营养盐的情况下具有竞争优势有关,而在辽东湾中部发现高的颗石藻相对贡献与黄海暖流入侵路径相对应。  相似文献   
49.
以最新的高精度重磁资料为基础,辅以收集的前人地震解释剖面,采用多密度界面同时反演方法,得到了辽东湾坳陷处古近系顶底界面的埋深,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古近系残留厚度图,并结合收集到的地震解释结果拉取一条剖面,利用重磁联合解释方法对区内基底的构造形态和古近系地层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古近系地层在本区内部分缺失,缺失地点主要位于F1断裂西侧的近陆域部分和辽东凸起的构造高点处,其他区域地层厚度分布与构造形态保持一致,即在凹陷处厚而在凸起处薄,整体分布自西向东为“厚—薄—厚—薄—厚”的特点,自SW向NE整体厚度变化不大,辽中凹陷为本区的沉降中心。  相似文献   
50.
对渤海辽东湾海域10根柱状样的305个沉积物样品进行了有孔虫定量分析,共识别出畸形有孔虫8属10种。10种畸形有孔虫根据壳体形态可分为5大类,分别为房室异常、口孔异常、脐异常、绕旋异常、壳圈异常。通过对有孔虫畸形属种的畸变类型进行统计描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畸形有孔虫研究的不足。对比发现辽东湾海域环境污染程度由近岸向远岸逐渐递减,该特征符合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