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91篇
测绘学   119篇
大气科学   83篇
地球物理   112篇
地质学   302篇
海洋学   64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79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1942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柯石英 (coesite)是SiO2 的一种高压相 ,柯石英人造晶体是在 35 0 0 0atm (1atm =10 132 5Pa)压力和 5 0 0~ 80 0℃温度下 ,熔融氧化硅结晶在实验室人工合成的 (Coes ,195 3) ,柯石英天然晶体是在美国Arizona ,Meteor陨石坑首次发现的(Chao等 ,196 0 )。对其较系统的结晶学与矿物学研究是在2 0世纪 5 0年代末和 6 0年代初 ,其形态参量、物理性质、光学性质的数据均测自人工晶体 ,晶体结构参数和原子坐标也仅见人工晶体的X射线衍射资料 ,至今尚缺少化学成分的定量全分析资料。 70年代在RobertsVictor金伯利岩矿井的超高压变质岩中发现了…  相似文献   
832.
准噶尔盆地腹部深层超压顶面附近(现今埋深4400~6200m, 温度105~145℃) 砂岩中广泛出现的碳酸盐胶结作用和次生溶蚀孔隙与超压流体活动关系密切.由于超压封闭和释放引起其顶面附近砂岩中的孔隙压力和水化学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可导致碳酸盐沉淀和易溶矿物溶解过程交替出现.根据腹部地区超压顶面附近深埋砂岩成岩作用、碳酸盐胶结物含量、储集物性、碳酸盐胶结物碳、氧同位素和烃源岩热演化模拟等资料的综合研究表明: 含铁碳酸盐胶结物是主要的胶结成分, 长石类成分的次生溶蚀孔隙是主要的储集空间类型, 纵向上深层砂岩碳酸盐胶结物出现15%~30%含量的地层厚度范围约在邻近超压顶面之下100m至之上大于450m, 碳酸盐胶结物出现大于25%含量高值带分布在靠近超压顶面向上的250~300m的地层厚度范围, 超压顶面附近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含量高值的深度范围也是次生溶蚀孔隙(孔隙度10%~20%) 发育带的范围; 因晚白垩世以来深部侏罗纪煤系有机质生烃增压作用, 导致在超压顶面附近砂岩晚成岩作用阶段深部富含碳酸盐的超压流体频繁活动, 所形成的碳酸盐胶结物受到了明显的与深部生烃增压有关的超压热流体和有机脱羧作用的影响; 超压流体多次通过超压顶面排放, 使得超压顶面附近砂岩遭受了多期酸性流体溶蚀作用过程, 形成了次生溶蚀孔隙发育带.   相似文献   
833.
湘东南地区中、新生代山体隆升过程的热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湘东南地区位于南岭中段北缘。本文应用热年代学方法,测定了湘东南地区5个侵入体的热历史,进而分析湘东南中新生代的隆升过程,并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对热演化过程与构造发展过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湘东南地区中新生代山体隆升过程总体上分为由较快速→快速→缓慢→快速的4个阶段,222~146.Ma期间以0.069mm/a的平均速率较快隆升,146.4~94.11Ma期间以0.113~0.186mm/a的平均速率快速隆升,94.11~14.8Ma期间以0.014~0.028mm/a的平均速率缓慢隆升,14.8Ma~0.0Ma以0.143~0.295mm/a的平均速率快速隆升。晚近时期的隆升总体呈加速趋势。隆升过程在空间上具有非均匀性,不同岩体间隆升过程存在差异。地壳隆升过程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互补性,早期具较快速或较大幅度隆升的岩体,通常伴随着晚期相对较慢和较小幅度的隆升。根据热年代学分析结果,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和其它地质资料,推断五峰仙、大义山、骑田岭等地区在中三叠世后期因构造叠置增厚了4100~7700m以上,证明印支运动早期为强烈的陆内挤压造山运动。燕山晚期岩体隆升和降温由早期构造剥蚀和晚期风化剥蚀造成,并具有良好的盆地沉积响应。湘东南地区晚近时期的快速隆升是区域性整体抬升。  相似文献   
83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GPS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生活多个领域。为了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GPS从投入使用以来就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我们系统地阐述了GPS民用信号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分析了各阶段民用信号的信号结构和技术改进措施,并对各种关键技术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835.
臧阳  韩颜颜  孟令媛 《地震研究》2020,(2):320-330+418
收集并分析了1969—2018年缅甸弧地区共170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发现浅源地震主要分布在缅甸弧西侧和实皆断裂,且震源机制解以走滑为主;逆冲型地震主要位于缅甸弧中部,且以中源地震为主;正断型地震主要分布在缅甸弧南侧。基于缅甸弧至川滇地区粘弹性介质模型,以川滇地区51条主要断裂、129个断层段、2 112个断层离散点作为接收断层模型,分别计算了缅甸弧单次地震模型和1969—2018年所有MW≥6.0地震在川滇地区产生的静态和累积库仑应力。结果表明:缅甸弧中源地震对川滇地区库仑应力影响较小,一般情况下可忽略不计;浅源地震在川滇地区产生的库仑应力大小明显高于中源地震;1969—2018年缅甸弧所有MW≥6.0地震对川滇地区的最大累积库仑应力小于0.1 bar,应力加载作用最强的区域集中在小滇西—滇西北附近地区。  相似文献   
836.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从第一性原理计算的角度,应用GGA对TiO2的高压相α-PbO2型TiO2的晶格参数和电子结构作了比较系统的计算,得到优化后的晶格参数与实验值十分符合.电子结构计算表明α-PbO2型TiO2属于间接带隙半导体,其禁带宽度为2.47 eV,大于锐钛矿型TiO2计算的带隙值Eg=2.12eV,主要原因在于α-PbO2型TiO2结构具有较低的晶体对称性,并且其Ti-O平均键长更长,Ti与O离子的正负电荷数较少,Ti3d轨道与O2p轨道杂化程度较弱.在理论上确认对称性较低的高压矿物-α-PbO2型TiO2高压相的光催化效果不及常态相锐钛矿型TiO2好.  相似文献   
837.
为探明淮河下游地区地表水与地下水稳定同位素的组成特征,于2020年11月对该区域进行代表性采样,共采集地表水样13个,地下水样82个.结合全球大气降水同位素监测网(GNIP)公布的南京降水同位素数据,根据最小二乘法得出当地大气降水线(LMWL)方程为:δD=8.49δ18O+17.71,其斜率和截距高于全球大气降水线(...  相似文献   
838.
目前,在北京市域内非法开采矿产资源量计算工作中,普遍使用的计算方法有CASS软件DTM土石方计算法和垂直纵投影(水平投影)法,但在实际运用中这两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缺陷,前者运算过程复杂,且难以查错,后者计算结果误差较大。利用3D Mine软件,计算北京市某村非法开采矿产资源量,计算结果经过相关部门证实与实际情况高度吻合,证明3D Mine软件计算结果真实可靠。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易于查错、三维可视化、成果直观等优势。  相似文献   
839.
近年来由海洋生物入侵造成的核电冷源安全事件频发,表明冷源安全已成为核电安全与可靠的重要影响因素,受到社会高度关注。本文对国内外发生的主要冷源安全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冷源致灾生物的分类特征及其致灾机制,探讨致灾生物的筛选及分级预警标准,解析相关的探测技术、预警手段及处置方法,提出致灾生物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以期为更好应对解决滨海核电冷源安全问题提供参考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40.
研究秦淮河流域气象水文要素变化特征及径流变化归因对该流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利用秦淮河流域气象水文观测数据和遥感资料,采用β-z-h三参数综合指示法、联合突变检测法等分析该流域气象水文序列时空变化趋势、变异点和变异度,采用弹性系数法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秦淮河流域年平均气温和年径流深呈显著增加趋势,且未来仍将保持显著增长趋势;年降水量和参考作物蒸散量呈不显著增加趋势,且未来仍将维持微弱上升;年平均相对湿度呈显著减少趋势,且未来仍将维持显著减少。年降水量未发生变异,年平均相对湿度在2004年发生巨变异,年平均气温在1994年发生强变异,年参考作物蒸散量在2003年发生中变异,年径流深在2002年发生弱变异。(2)基准期(1981—2002年)和变化期(2003—2019年)秦淮河流域径流深与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参考作物蒸散量、下垫面指数呈负相关;变化期较基准期参考作物蒸散量和下垫面指数弹性系数增大,而降水量弹性系数减小,下垫面指数的变化对径流增加贡献量较大(91.20%),表明人类活动引起的下垫面变化是径流增加的主要因素,起正贡献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