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篇 |
大气科学 | 4篇 |
地球物理 | 1篇 |
地质学 | 4篇 |
综合类 | 13篇 |
自然地理 | 28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4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鄂州市现有农口企业246家,职工5220人,企业固定资产总值6272万元.1991年实现销售收入1.7亿元,利税556万元.有农业企业73家,工业企业55家,商业和其它企业118家,有国家级和"三资"企业14家,初步形成了联接技、农、工、贸四大行业,面向城、乡、外贸三个市场,承担服务和创收双重职能,门类较为齐全的新兴行业,其作法和经验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2.
中国区域经济时空动态不平衡发展分析 总被引:35,自引:7,他引:35
区域经济发展是受区域内外的多重因素影响的 ,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不平衡动态规律的研究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应用区域经济空间动态发展模型对中国 1978~ 1998年的区域经济生产率增长率进行分析 ,寻找影响其增长的区域内外因素及变动规律。考虑到中国的本土化特色 ,在模型中引入开放优惠政策和区位优势变量 ,回归结果得到显著提高。研究表明 ,在过去的 2 0年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国外 (如欧盟 )的发展规律不完全相同 ,具有中国特色。尽管各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存在差异 ,但总体上中国经济发展满足一定的模式。 相似文献
5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气象部门计划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诸如计划指标体系不完善,计划功能不健全,计划手段薄弱,计划指标职能不能充分发挥等。现行的计划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的新型气象事业的要求越来越不相适应。气象计划管理要尽快转轨变型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就必须更新计划观念,改进计划方法,充分发挥计划工作宏观调控、资源配置以及经济手段的功能,更好地促进气象事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4.
55.
中国耕地变化驱动力分区研究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耕地变化机制是土地利用/土地覆盖(LUCC)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文中依据1980年代末和2000年两期土地利用遥感调查数据,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对全国近期耕地变化与自然、社会经济状况进行综合分区研究. 研究发现, 各地区耕地减少和增加是在地理背景制约下,气候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变化共同驱动下发生的. 但引起耕地变化的驱动机制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 在中西部地区自然条件的制约和推动起主导作用, 而在东部较发达地区, 社会经济、政策的驱动起主要作用. 耕地面积减少状况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 其主导因素包括: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政策背景下的开发区建设、城市化导致的产业结构变化和城镇扩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的就业观念的改变、气候变化导致的耕种收益的下降、交通条件的改善等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依赖, 共同导致了中国近年来耕地大量减少的局面. 耕地增加则主要由于农民集体或个人为增加收入, 并在气候条件允许下, 开垦林地、草地或未利用地. 对LUCC驱动机制的研究建立在耕地变化综合分区的基础上, 不仅考虑区域内部的自然与人文因素, 而且还充分考虑了区域外部自然与人文因素的影响作用, 并以定量化的指标反应了各种不同因素对耕地变化的影响作用水平, 本研究可以为综合地理分区与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研究领域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56.
郑州市房管局日前发布7月份郑房指数显示,全市商品房批准预售项目共计24个,面积87.83万平方米,较上月上涨了24.67%,较去年同期下降了5.47%。 相似文献
57.
北京市区居住环境的区位优势度分析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22
首先选取服务设施、自然环境、交通状况、区位条件等因子作为北京市城市内部居住环境区位优势度的评价要素;然后构建评价模型,对北京市不同区域居住环境进行区位优势度评价,并分析其空间特征;进一步又研究了居住环境区位优势度与住宅价格的空间关系,以及与居民居住区位选择行为的关系;最后得出结论为,居住环境区位优势度空间变化趋势与商品房价格的空间分异以及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空间偏好具有相似性,即居住环境区位优势度高的地区商品房价格也相对较高,也是居民居住空间偏好地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