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73篇
测绘学   70篇
大气科学   62篇
地球物理   85篇
地质学   222篇
海洋学   55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5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1942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61.
夜暮降临,窗外狂风肆虐,如同我此刻悲怆的心情一般。一天的忙碌结束,我聆听着那首熟悉的《勘探队员之歌》,"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伴着歌曲的心声,我的思绪停顿在了玉树多彩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2012年7月26日21点,那个令无数地质人  相似文献   
462.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在‘国家海洋局的正确领导下,走过了极不平凡、满载收获的2011年,迎来了朝气蓬勃、充满希冀的2012年。新的一年里,北海分局将紧跟国家海洋局党组的决策部署,严格贯彻落实全国海洋工作会议精神,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努力开创新时期分局海洋事业的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相似文献   
463.
城市社会地理学认为城市生活空间质量体现在社区体系与(商娱)场所体系的空间结构方面.商娱场所的空间结构能够揭示城市(除居住以外)生活方式动态一时尚的空间质量.国外学术界已对商娱场所的认知功能与空间结构进行了社会学与地理学的探讨,但缺失对商娱场所形成的各类"存在主义"、"引力区"认知结构研究.从人文主义的城市生活空间观角度,以城市生活质量的社区和场所体系为基础,运用认知"地点理论"方法探讨了城市商娱场所空间引力结构单元一"引力区"的空间认知模式及构成规律.  相似文献   
464.
土壤质量时空变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时空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壤质量能体现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对土地的影响,深入认识土壤质量的时空变异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对 土地质量改善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土壤质量的时空变异是指在一定的景观内,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 同土层的土壤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由确定性(Deterministic)和随机性(Stochastic)两大组分构成。土壤 质量时空变异是由多重尺度上的土地利用(植被)、气象(降雨)、地形、土壤、人为活动等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但 是就某一具体地区而言存在重点尺度和主控因子,土壤质量时空变异的重点尺度与主控因子的时空关系因时间、 空间和尺度而异。本文首先介绍了土壤质量时空变异的概念与内涵,重点综述了土壤理化特性(尤其是黄土高原地 区)的时空变异及其与环境因子时空关系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土壤质量时空变异的发展趋势,以期对我国土壤质量 的时空变异研究有所启迪与帮助。  相似文献   
465.
二战以来联邦德国乡村地区的发展与演变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孟广文  Hans Gebhardt 《地理学报》2011,66(12):1644-1656
二战以后联邦德国①已成为世界第四和欧洲最大的经济体,然而,城乡以及联邦各州之间,特别是东西部之间的区域发展仍然不平衡.本文在国内相关初步研究基础上,从动态、区域和景观视角对联邦德国战后至今乡村地区整体发展过程、特征与区域差异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对我国乡村地区未来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战后德国乡村地区经历了农业规模减小、生产率提高,传统乡村景观改变,特别是德国东西部地区乡村差异化发展的过程.原东德地区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由传统乡村和农业向农田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居住城镇化、农民工人化的社会主义集体农庄和集体农业转变,但德国统一后这一体系难以适应欧盟的标准,导致农村衰落,居民大规模外迁.经过战后短暂的再城市化,原西德乡村地区经历了一个逆城市化过程,大量工厂和年轻人搬到农村,很多乡村已经由传统的农庄转变为有吸引力的现代化居民点.然而,尽管乡村现代化改善了乡村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但城市风格的楼房和宽阔笔直的道路也破坏了乡村原有的结构形态和优美的自然风貌.20 世纪70 年代以后西德开始制定乡村发展和更新规划,并实施"我们的乡村应更美丽"的行动计划,其主要目标包括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种类、开发农业房地产和乡村旅游,初步实现了传统乡村和农业向现代代化和生态化的转变.联邦德国乡村地区未来4 个发展的趋势包括高科技农业、可更新的能源、生态公园和非农业化发展.根据联邦德国发展经验和我国乡村城市化的现状,我国的城乡一体化路径应首先完善乡村发展的政策纲领、规划体系和行动计划,鼓励当地居民参与乡村发展规划的制定;城乡一体化应包括乡村城市化与乡村现代化及生态化两部分;具有特色的乡村地区应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现代化,但保持村庄形态结构和景观的乡村风貌;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数量,发展乡村地产和乡村服务业;部分生态脆弱的乡村地区进行生态移民,建成生态和自然公园.  相似文献   
466.
AMP deaminase catalyzes the conversion of AMP into IMP and ammonia. In the present study, a full-length cDNA of AMPD1 from skeletal muscle of Japanese flounder Paralichthys olivaceus was cloned and characterized. The 2 526 bp cDNA contains a 5’-UTR of 78 bp, a 3’-UTR of 237 bp and an open reading frame (ORF) of 2 211 bp, which encodes a protein of 736 amino acids. The predicted protein contains a highly conserved AMP deaminase motif (SLSTDDP) and an ATP-binding site sequence (EPLMEEYAIAAQVFK). Phylogenetic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AMPD1 and AMPD3 genes originate from the same branch, but are evolutionarily distant from the AMPD2 gene. RT-PCR showed that the flounder AMPD1 gene was expressed only in skeletal muscle. QRT-PCR analysis reveale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2.54 fold higher level of AMPD1 mRNA in adult muscle (750±40 g) compared with juvenile muscle (7.5±2 g) (P<0.05). HPLC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IMP content in adult muscle (3.35±0.21 mg/g) was als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juvenile muscle (1.08±0.04 mg/g) (P<0.05). There is a 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MPD1 gene expression level and IMP content in the skeletal muscle of juvenile and adult flounders. These results may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molecular breeding of aquatic animals.  相似文献   
467.
2014 年2 月12 日新疆于田发生MS7. 3 地震,震中位置36. 1°N、82. 5°E,震源深度约17km,于田地震发生在西昆仑断裂与阿尔金断裂交汇区内,基于远震波形记录反演的震源机制为走滑型,此次地震破裂比较集中,滑动主要分布在深部,破裂未出露地表。截至2014 年2 月23 日12 时00 分,于田MS7. 3 地震序列中2、3 级地震较为丰富,衰减较为正常,b 值约为0. 7,h值为1. 29,等待时间法显示4. 5 级以上余震遵从线性关系,符合以往主-余型地震的特征。基于由断层面上滑动位移反演结果和震源参数计算得到的经验关系认为,于田地震的动态破裂过程为应力下调模式,即地震能量的释放可能并不十分完全,这与该地震b 值小于2008 年于田MS7. 3、2012 年于田MS6. 2 地震b 值的特征相符。  相似文献   
468.
以往采集为压制规则干扰,突出有效信号,野外通常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检波器组合,但直接组合会对有效信号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随地震仪采集设备的发展与带道能力增强,单点激发与接收采集模式已经逐步开始推广应用,数字采集采取的单道接收能够实现对地震波场的充分采样,同时能够真实反映地震波场的物理特性,可为地震数据后期组合处理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可根据干扰波特征在室内进行道组合处理,包括叠前组合压噪等.本文从组合压制噪音的原理入手,结合正演数据分析和实际地震数据处理效果的对比,分析了室内组合与野外组合的差别与优缺点,并以实际地震数据对不同组合方式的效果进行了验证,本文所提出的智能数字组合对于线性相干噪音具有更好压制效果,可有效地消除规则干扰和其它噪音,提高动态范围和数据保真度.  相似文献   
469.
输电线路混凝土板条与角钢支架组合的装配式基础已在工程中得到应用,由于底板板条间存在空隙,基础在下压计算时底板面积取值尚不明确。通过地基土极限承载力理论分析,相邻板条间存在土拱效应,可将整个底板下的浅层土体近似等效为刚性体共同抵抗下压荷载。不同板条间距的现场试验表明,板条间距变化对荷载位移曲线基本无影响,板条下与空隙处的土压力差值在3倍底板宽度埋深时差距较小,在5倍底板宽度埋深时差别可忽略,且由于应力扩散作用板条间距变化对深层土压力无影响。根据理论研究与现场试验成果,建议装配式基础在下压计算时底板计算原则应按照底板板条包围的整体面积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470.
<正>1全球地震活动概况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5年全球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20次(表1),其中包括3次8级以上地震,即4月25日尼泊尔8.1级地震、5月30日日本小笠原群岛8.0级地震和9月17日智利中部近海8.2级地震(图1)。2015年全球7级以上地震主要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西段和欧亚地震带。2015年全球7级以上地震活动有以下特点。1.1全球8级地震持续活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