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46篇
测绘学   59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74篇
地质学   194篇
海洋学   48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5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42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由于近几年国家矿业秩序治理整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矿山企业及采矿活动发生比较大的变化,需要进一步摸清矿产资源储量现状,完善矿产资源储量管理数据库,同时为即将开展的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打下基础。在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中,统计数据库可作为储量数据清理的目标库。通过资料收集、数据库分析、资料综合整理、数据信息提取、入库前数据检查、数据入库、入库后数据检查等步骤,形成清理后的成果数据库。本工作方法是以现有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为基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结合必要的野外调查开展。  相似文献   
132.
为了查明青海玉树查涌地区闪长岩岩石成因及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对其进行了岩相学、矿物电子探针分析、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闪长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230±2 Ma,属于晚三叠世.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闪长岩中的斜长石具有正环带结构,核部斜长石属于倍长石或钙长石,边部属于中长石或拉长石;黑云母矿物成分为镁质黑云母,结晶温度介于647~688 ℃,侵位深度约为14.2~15.5 km;角闪石属于钙质角闪石,显示壳幔混合成因的特点.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闪长岩具有富硅、富镁、高的Mg#值及较高含量的Cr和Ni,富集LILE和LREE,亏损HFSE,铕异常不明显,与高镁闪长岩中的赞岐岩相似.闪长岩中锆石的εHf(t)值为-10.4~-10.3和-6.4~-4.0,锆石Hf单阶段模式年龄(tDM1)为1 021~1 311 Ma.分析研究表明闪长岩形成于俯冲带之上的地幔楔环境,为地幔橄榄岩与俯冲的洋壳板片部分熔融的富硅质熔体平衡反应形成的.结合区域地质演化认为晚三叠世古特提斯洋仍处于俯冲消减状态,查涌高镁闪长岩为金沙江洋向西俯冲消减过程中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3.
植草沟滞蓄城市道路雨水的试验及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定量分析植草沟的水文性能,优化其设计参数取值,通过植草沟滞蓄城市道路雨水的试验设施开展模拟径流试验,验证了SWMM (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模型模拟植草沟滞蓄效果的可行性,通过模型情景分析提出了设施的优化设计参数,评估了设施对提高道路排水标准和长期径流削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WMM模型对模拟植草沟水文性能具有较好的精度,对较小的降雨重现期和边坡比,较大的滞蓄深度、植被覆盖率和面积负荷比,植草沟的滞蓄能力更强,建议其设计降雨重现期不超过10年,滞蓄深度为10 cm以上,边坡比至少为3,植被覆盖率为0.5以上,面积负荷比为5%以上。模拟北京某城市道路采用植草沟设施后,可将3年、5年、10年的排水标准分别提高到15年、20年、30年,在长达64年的运行中,植草沟几乎可消纳自身及汇水区域内所有径流,可为道路植草沟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4.

尖扎盆地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缘,位于青藏高原寒旱区、西北内陆干旱区和东部季风区的交汇地带,同时又处在东亚季风和西风环流的汇聚地带,属于气候极度敏感区域,盆地内部沉积了巨厚且连续的新生代沉积物。青海省尖扎县城西面的加让剖面主要以风成红粘土沉积为主体,但发生过多次沉积微相变化,夹杂有短暂的湖相及河流相沉积。红粘土中主要的碳酸盐矿物由方解石和白云石组成,通过对红粘土中方解石和白云石含量的实验测定,将方解石含量变化曲线和磁化率变化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可将厚度为361 m的加让剖面经历了11.8~5.8 Ma沉积序列划分为以下4个气候阶段:11.8~9.8 Ma气候干冷期;9.80~8.57 Ma气候温暖湿润期;8.57~6.15 Ma气候温暖湿润期及6.15~5.80 Ma气候干冷期。在约8.57 Ma沉积物方解石含量和磁化率急剧变化,由于青藏高原的隆升,夏季风明显加强,约7.2 Ma之后,夏季风的变化受高原隆升、全球变冷和北极冰盖扩张综合影响。白云石含量在10~8 Ma变化显著增加,可能是由于这一时期青藏高原快速隆升,盆地周缘山脉风化剥蚀加快,近源物质增多所致。

  相似文献   
135.
雄安新区地上地下工程建设适宜性一体化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支撑雄安新区总体规划编制,2017年6月至8月,中国地质调查局在雄安新区组织实施了大规模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以典型示范区为例,探索了地上地下工程建设适宜性一体化评价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雄安新区全区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雄安新区建设场地稳定性较好,稳定场地和基本稳定场地占89.5%;雄安新区工程建设适宜性好,全区均适宜或较适宜工程建设,平均深度15~20 m、35~45 m、55~70 m的3段地层土体承载力普遍较高,可优先作为多层、高层、超高层建筑物复合地基或桩基的桩端持力层;雄安新区起步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条件优越,建议将70 m以浅地下空间分3层进行规模化开发利用,充分开发利用30 m以浅的浅层地下空间,适度开发利用30~50 m次深层地下空间,超前规划利用50~70 m深层地下空间;建议加强地下空间开发与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统筹协调。局部存在地面沉降、地裂缝、砂土液化、软弱土等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岩土工程勘察中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6.
孟晓阳  张兴赢  周敏强  白文广  周丽花  余骁  胡玥明 《气象》2018,44(10):1306-1317
本文利用全球地基二氧化碳柱浓度观测站点(Total Carbon Column Observing Network,TCCON)18个站点CO_2地基观测数据对GOSAT(Greenhouse gases Observing Satellite)2009—2017年的大气CO_2遥感反演产品进行验证分析,结果显示卫星CO_2遥感产品与地基遥感观测结果较为一致,在东亚、北美、欧洲和大洋洲四个区域内卫星遥感产品与地基观测的平均偏差分别为2. 23±2. 69、2. 19±2. 19、2. 01±2. 49、1. 59±1. 79 ppm,相关系数不低于0. 75。卫星在30°S~60°N范围内的产品精度较高,而在高纬地区产品精度稍低。本文进一步利用GOSAT L2 XCO_2遥感反演产品对全球大气CO_2的长时间序列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7年全球大气CO_2浓度呈持续上升趋势,全球年平均增长率为2. 22 ppm·a~(-1),增长较快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美国、印度和非洲,受与厄尔尼诺有关的自然排放影响,2016年相对上一年的增长量最多,年均CO_2绝对增量在3 ppm以上。  相似文献   
137.
王庄油田膨胀性黏土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庄油田属强水敏性稠油油藏。由于储层中膨胀性黏土含量很高,注水、注汽后产生水化膨胀,伤害储层,开发效果不理想。因此,对膨胀性黏土特性进行攻关研究,是开发好这类油田的技术关键。笔者应用了X衍射、红外、DTA、CEC及膨胀率测定等分析资料,重点对膨胀性黏土特性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38.
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是地质灾害早期预警的基础。为了探索秦岭山区区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方法,文中在陕西凤县1 :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和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利用GIS技术结合信息量模型方法完成了凤县地质灾害的易发性评价区划。结果显示:凤县地质灾害分布主要与河流侵蚀、植被覆盖率及人类工程活动相关。根据评价结果将凤县地质灾害易发性划分为4个等级,其中,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面积190.3km2,占全县总面积的6.0%; 中易发区面积642.0km2,占20.1%; 低易发区面积1314.5km2,占41.2%; 基本安全区面积1040.1km2,占32.6%。评价结果可为凤县土地利用规划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提供依据,并可为秦岭山区城镇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9.
准噶尔盆地腹部永进地区不整合面附近砂岩储层中次生孔隙和碳酸盐胶结物相对发育.通过薄片观察、阴极发光、扫描电镜/能谱分析,认为碳酸盐胶结物是研究区砂岩最主要的胶结物成分,其主要类型为(铁)方解石和铁白云石,垂向上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多集中分布在白垩系和侏罗系之间的不整合面之下约100 m的范围之内.碳、氧同位素分析以及泥岩中各元素测试结果表明,大气淡水通过永进地区白垩系和侏罗系之间存在的角度不整合对其下伏地层物性作用不明显,晚期含铁碳酸盐胶结物和孔隙发育主要与有机酸关系密切.在有机酸作用下,早期发育的碳酸盐胶结物、长石碎屑颗粒以及粘土矿物为晚期碳酸盐胶结物的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且溶解的物质在酸性流体作用下运移至不整合面附近重新沉淀,造成高孔隙度和高含量碳酸盐胶结物在深度上具有重叠的特征.由于含铁碳酸盐胶结物形成时代晚而且储层未受到其他建设性成岩作用的明显改造,晚期碳酸盐胶结物含量和面孔率呈互相补偿的关系, 表明了晚期碳酸盐胶结物对储层物性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40.
天水地区重力剖面测量结果与地壳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1990年期间在天水地区的重力剖面测量结果,以及用多层变密度直接反演法得到的该区地壳密度分层结构。结果表明,除近地表的沉积层外,该区地壳在纵向上可分为上、中、下三层,其各层的平均密度为2.61、2.66、2.80g/cm^3,各层底面的平均深度分别为16、28、45km,且各层在横向和纵向上变化都比较剧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