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46篇
地质学   2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桩-液化土相互作用p-y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多工况的桩-液化土体动力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研究地震荷载作用下液化土层中桩土间侧向相互作用力p与桩身和土体间侧向相对位移y之间的关系。将试验得到的实际p-y曲线与采用拟静力法和以API规范为基础的折减系数法计算出的p-y曲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液化土层中试验得到的桩真实p-y响应及由拟静力法和折减系数法得到的结果都呈非线性变化,三者极限状态有接近一致的趋势,但变化过程差异明显;(2)采用拟静力法和折减系数法都会使液化土层桩基础侧向反力迅速增长,很快达到屈服极限,远远超过实际情况,会导致相当保守的结果;(3)液化进程中控制桩p-y响应的是土体位移而非惯性力,因而拟静力法和折减系数法的原理不适合桩-液化土体动力相互作用分析,不能用于液化土层中桩基础地震响应的计算。  相似文献   
12.
孙锐  袁晓铭 《岩土力学》2007,28(Z1):759-764
针对目前土层反应分析方法难以模拟液化土层地震动时程的缺欠,在工程力学研究所原有有效应力分析程序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改进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验证。改进方法中,通过每个应力循环模拟土的非线性进程以及液化导致的土刚度衰减过程,并引入了新建立的适于非均等固结随机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孔压增长模型。将计算方法与实际地震记录及大型振动台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峰值加速度、液化后波形变化、时频曲线及加速度反应谱等主要特征上,计算结果均与现场实际记录及振动台实验基本一致;在液化引起地震动特征变化上,计算出的液化较非液化土层加速度反应谱的增量与实验结果一致。说明所提出的改进方法可以用于液化土层地震动的模拟。  相似文献   
13.
袁晓铭  孟凡超  孟上九  孙锐 《岩土力学》2007,28(Z1):687-692
地震中饱和砂土地基液化会引起结构物倾斜并导致其功能丧失,但目前缺乏相应的数值模拟方法。通过振动台简单模型试验,寻找输入波-基底竖向动应力-基底孔压-结构震陷之间的关系,提出发展液化土层上建筑物倾斜数值模拟方法所需要考虑的要点和应满足的条件。结果表明:(1)分析方法中孔压增长模型应适于不规则波计算,能准确地计算出孔压增长过程,准确地计算出峰值一样但不同波形下孔压增长的差别;(2)孔压增长模型应能反映土的各向异性特性对孔压增长的影响,能合理地计算出拉、压不同应力作用下孔压增长的差异;(3)孔压增长模型应能反映非均等固结条件对孔压增长过程的影响,能合理地计算出结构底部不同固结比土体中孔压增长过程;(4)分析方法中土体变形的计算应能跟踪液化过程中的变形发展,且具备大变形计算能力。  相似文献   
14.
A new semi-empirical formula for evaluating the residual strain of soils under earthquake loading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incremental method and the increment model proposed by the authors. When the incident loading is uniform, the results calculated by the new formula are nearly the same as those by the existing formula. For excitation of the random earthquake loading, the results calculated by the new formula are compared to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dynamic triaxial tests. The dynamic triaxial tests had been performed considering different seismic waves, confining stresses,consolidation ratios, and types of cohesive soil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alculated and test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esented formula can efficiently and practically describe the time-dependent process of the soil residual strains under actual seismic loads.  相似文献   
15.
最近国际上土动力学和岩土地震工程方面召开了两次重大学术会议,即2004年1月在美国Berkeley召开的第11届国际土动力学和地震工程学术会议(11thSDEE)以及和2004年8月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第13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13thWCEE),对这两次会议中有关砂土液化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力求反映液化研究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地震荷载下饱和砂土孔压增长时程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逐波累计方法,依据适于不同固结条件的孔压增量模型,计算每一应力循环的孔压变化,可给出非均等固结复杂情况下孔压实时增长过程。采用不同固结比两种砂进行若干典型地震荷载动三轴液化试验,试验结果与所提方法的计算结果有良好对应关系,表明本文方法可有效地描述地震荷载作用下非均等固结饱和砂土孔压增长过程。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饱和福建标准砂动三轴液化试验现象的系统分析,提出了一个偏压固结下孔压增量计算公式。分析表明,固结比对饱和砂土液化有重要影响,孔压相对增量与固结比增量之间呈幂函数关系,即ΔU/U0=C1,a(kc-1)C1,b。C1,b是一个远小于1的数,平均为0.41,表明孔压增量在kc接近1时降低速度较快,在kc继续增大时降低速度变慢并趋于平缓。C1,a在0.20-0.35之间,平均为0.27,意味着kc=2时的孔压增量较kc=1时降低20%~35%,平均降低27%。  相似文献   
18.
安徽宣城茶亭铜金矿床是近年来在长江中下游浅覆盖区之南陵—宣城中—新生代火山—沉积盆地中新发现的一个大型矿床。文章以赋矿石英闪长玢岩侵入体内发育的隐爆角砾岩为对象,通过详细的钻孔岩心观察和显微岩相学研究,确定其地质特征并探讨其与成矿的关系。根据钻孔岩心观察确定的岩石构造特征及钻孔剖面圈定的角砾岩空间分布特征,茶亭铜金矿床发育的隐爆角砾岩呈上大下小的不规则筒状体,被隐伏的石英闪长玢岩侵入体包孕。根据角砾特征以及角砾间的裂隙和胶结物特征,可将隐爆角砾岩划分为隐爆浆屑角砾岩、隐爆热液角砾岩和隐爆破裂角砾岩三类,三类隐爆角砾岩空间上有规律地分布,以隐爆浆屑角砾岩为中心向外或向上依次过渡为隐爆热液角砾岩→隐爆破裂角砾岩→石英闪长玢岩。基于隐爆角砾岩与蚀变和矿化的关系推测,岩浆—气液隐蔽爆破作用所产生的大量裂隙为后期含矿岩浆热液和大气降水热液的运移、交代、混合乃至卸载、沉淀成矿提供了有利的构造空间。茶亭铜金矿床的矿体赋存于浅成斑岩侵入体中,其围岩蚀变类型与分带,以及矿化呈细粒浸染状和细脉—网脉状等地质特征显示其与斑岩型矿床极为相似,但矿化富集部位与隐爆角砾岩筒(体) 的一致,且矿床同时发育角砾状、脉状、团块状矿化,矿脉中发育热液硬石膏甚至形成硬石膏岩等地质特征又明显不同于斑岩型矿床。因此,文章将茶亭铜金矿床确定为一个与中酸性浅成斑岩侵入体密切相关的隐爆角砾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19.
常规土类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63,自引:9,他引:54  
采用共振柱自振试验方法给出国内常规土类动剪切模量比G/Gmax和阻尼比λ变化的平均曲线,推荐值和包线,使用的共振仪是由工种力学研究所原有共振柱改装而成,并经试验验证了改装后仪器的精度可靠性,试验土类包括粘土,粉质土,粉土,砂土,淤泥和淤泥质土,土样来自国内十余个不同地区,采用折线双曲线拟合G/Gmax,λ随γ衰减关系,其中参数a和b由最小二乘法对每次试验结果回归分析得到,对同类土,将所有的a,b 值平均,用均值a和b给出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与剪应变关系,从而得到了此类土G/Gmax,λ随γ变化曲线及推荐值,试验是在两种固结压力下进行,因而得到的结构分别适用于土体埋深小于10m和埋深10m-20m之间的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20.
40g-t水平单向离心振动台总体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离心机上水平单向振动台振动容量大于30 g-t为大型离心振动台,振动容量40 g-t则代表国际当前大型离心振动台最高水平,目前仅美国和日本各有一台,经验少且自装备后一直不断改进.为满足我国岩土地震工程和土动力学对大型离心振动台装备的迫切需求,本文剖析了40 g-t水平单向离心振动台的功能要求与研制难点,论述了其总体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