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2篇
  免费   743篇
  国内免费   486篇
测绘学   349篇
大气科学   332篇
地球物理   493篇
地质学   1605篇
海洋学   169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159篇
自然地理   190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9篇
  1973年   7篇
  1964年   7篇
  1959年   11篇
  1957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长安组为扬子地块东南缘确认的一套冰源相碎屑沉积,其精确沉积时限对于了解华南新元古代冰期的起点时间和演化
历程具有重要意义。以往限于定年技术的精度和测试对象的稀缺,长安组的年龄一直少有报道。最近在湘中新化县碧溪地区发
现长安组下部存在沉凝灰岩夹层,获得了大量岩浆型锆石,对其进行了高精度锆石LA-ICP-MS与SHRIMPU-Pb同位素年代学
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其锆石206Pb/238Pb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751±5),(764±10)Ma。综合分析相关地层的最新年龄数据可以
确定,长安组可与西北地区同期沉积以及澳大利亚Sturtian冰期的年龄进行比较。沉积旋回分析表明,长安组底部沉积物具有典
型的重力流特征,沉积速率较大。结合相关地质证据分析认为,长安组的底界年龄置于760Ma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82.
祁连山带及邻区前寒武纪深变质基底的时代和组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变泥砂质岩石和壳源花岗质岩石的地质、年代学、地球化学和Nd同位素组成研究,主要结论为:①祁连造山带深变质基底主要由变泥砂质岩石和花岗岩组成,其主体形成于0.8-0.6Ga(晋宁期);②大多数变砂质岩石和花岗岩具有较强的负铕和负钡异常,tDM和εNd(1.0Ga)分别为1.87-2.26Ga和8.54-4.06,显示出较高的成熟度;③花岗质岩石为典型的陆-陆碰撞的产物,可能与全球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形成事件有关。本文还对祁连造山带及邻区深变质基底的构造归属进行了研究,认为祁连-柴北缘地体和阿拉善-敦煌地体在晋宁期以前相互分离,分属华北克拉通和扬子地台不同的板块体系。祁连造山带和秦岭造山带至少在晋宁期就有相同或相似的地质深化历史。  相似文献   
83.
长江中下游庐江-枞阳矿集区龙桥铁矿成矿时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龙桥铁矿床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隐伏的富铁矿床,位于庐江-枞阳火山岩矿集区的北缘,铁矿体主要赋存于下白垩统龙门院组火山岩之下和石英正长岩、二长岩之上的泥质粉砂岩和碳酸盐之中;本文分别采集了龙桥铁矿床井下370中段与黄铁矿矿体、方解石共生的黑云母样品(Lz370-1)和矿体围岩蚀变粗安岩中的黑云母样品(Lz370-2),进行A...  相似文献   
84.
85.
本文从泥沙、波浪和潮流三个方面分析了防城港拦门沙航道的稳定性问题。在上述三个因素中,潮流为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86.
务正道地区铝土矿底板地层黄龙组类化石及铝土矿层大竹园组、梁山组的孢粉化石限定,大竹园组的时代为早二叠
世。大竹园组铝土矿的沉积环境为向北半封闭的海湾或海泛湖。铝土矿形成于低纬度热带气候条件下,气候具旱季、雨季之分,
盆地水体为弱酸性还原条件,陆地植物生态系统和盆地微生物生态系统对铝土矿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铝土矿的主要物源为志
留系韩家店组和石炭系黄龙组双重物源。陆源区风化的铝质通过胶体作用搬运到盆地中形成铝土质岩。铝土矿层形成之后,又
经历了多期次暴露地表的风化淋滤。淋滤作用分别在渗流带和潜流带形成土状、半土状铝土矿和致密状铝土矿,盆地内部铝土岩
破碎和胶体凝聚分别形成碎屑状、豆鲕状铝土矿。风化过程中多数元素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丢失,而SiO2 的流失程度明显大于
Al2O3,从而形成铝土矿矿层。因此,盆地的沉积体系和古地理控制了铝土矿矿系的分布范围和厚度,多期次的淋滤作用控制了铝
土矿的品质和矿层的厚度。   相似文献   
87.
Introduction Receiver function has been extensively applied in studying S wave velocity of crust and up-per mantle for about 20 years (Owens, et al, 1987; LIU, et al, 1996), which is a time series ob-tained by the deconvolution of vertical component from horizontal component for teleseismic P waveform. Receiver function represents the teleseismic P plane wave response of crust and upper mantle beneath seismic station, from which the source and propagation effects are removed. Receiver funct…  相似文献   
88.
随着印支期南秦岭勉略洋盆闭合,华南和华北两大块体最终拼贴、构成中国大陆的基本轮廓。普遍认为这一洋陆转换、碰撞造山发生在三叠纪,但具体时间和空间过程仍存在较多争议。秭归盆地位于秦岭逆冲褶皱带东段南缘,是扬子北缘前陆盆地系统的重要组成,在沉积序列和碎屑来源上与秦岭印支期造山作用密切相关。该盆地经历早中三叠世滨-浅海相到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三角洲-河流相的沉积转变,中三叠统巴东组和上三叠统九里岗组之间发育平行不整合。不整合面之上的上三叠统-下侏罗统砂岩在碎屑组分上不仅含有泥岩、粉砂岩等沉积岩岩屑和千枚岩、板岩和片岩等中-低级变质岩岩屑,而且还见有中酸性火山岩岩屑。结合碎屑锆石颗粒U-Pb定年和古流向数据,这些火山岩岩屑揭示北部的秦岭造山带源区在晚三叠世(225~200Ma)存在火山活动,与同期的花岗质侵入岩一起反映秦岭印支期的同碰撞造山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89.
90.
荡子山火山岩隶属黑龙江嫩江县境内的科洛火山岩群,岩性白榴苦橄岩,见有白榴霓霞岩岩浆型包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