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43篇
海洋学   30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21.
海洋水声环境时空变化显著,评估其对主动声纳探测效能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提出HMG方法用以评估水声环境效应对主动声纳探测的影响。采用UMPE(The university of miami parabolic equation)、CANARY、JACKSON模型模拟特定海洋环境下的传播损失、环境噪声、混响分布,将模拟结果融入主动声纳检测概率模型,计算检测概率。评估结果发现近场检测概率较高,远场可检测的区域与声能汇聚区一致。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NLR)与COVID-19胸部HRCT表现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于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2月1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感染科确诊COVID-19患者的NLR与胸部HRCT,以NLR截断值3.0把患者分为两组,分析其HRCT影像特征、影像表现模式。对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采用连续变量的t检验;对于非正态分布的数据以中位数、四分位数表示,通过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比较;对于计数资料通过频率表示,并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低NLR组比高NLR组有更多的≤5个病灶及病灶占比≤10%,高NLR组比低NLR组有更多的病灶数目> 10个及病灶占比> 50%;高NLR组比低NLR组更易出现混合密度影、铺路石征、马赛克征、反晕征、胸膜下黑带、拱廊征、牵拉支扩;高NLR组比低NLR组更易表现为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样、机化性肺炎样、弥漫肺泡损伤样改变。结论:不同NLR其COVID-19胸部HRCT表现不同,高NLR组更易出现混合密度影、铺路石征、马赛克征、反晕征、胸膜下黑带、拱...  相似文献   
123.
中国北部沙漠-沙地作为亚洲风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亚洲重要的粉尘源区。对松嫩沙地和欧亚黄土带最东端黄土沉积的源-汇系统进行研究,有利于了解松嫩平原冰期-间冰期大气环流模式与粉尘传输路径之间的关系,并为区域生态环境和沙尘天气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集了松嫩沙地全范围的47件样品(<63μm)进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建立了完整的松嫩沙地地球化学数据库,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频率模型进行物源定量重建,结合物源判别图解探讨松嫩沙地对下风向区域风尘物质的贡献度。结果表明:松嫩沙地处于化学风化初级阶段,沉积物的成熟度较低,由大多数初次循环和少数再循环沉积混合组成。定量重建结果将松嫩沙地划分为西北部、西南-W部、西南-E部3个分区,对哈尔滨黄土的贡献度依次为西南-E部(即松花江水系沉积物)40.5%~66.3%、西南-W部24.9%~48.9%、西北部1.9%~13.2%。物源判别图解表明哈尔滨黄土与现代尘暴粉尘有相似的源区,揭示了松嫩平原冰期-间冰期粉尘传输路径一直以西南方向为主,与冰期以西北风为主导的环流模式存在差异。哈尔滨西北方向粉尘源区(松嫩沙地西北部和呼...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病程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的临床与胸部CT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期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发热门诊收治的161例COVID-19确诊且胸部CT显示肺部感染阳性的病例,按CT检查时发病时间不同分为两组:<10 d及≥10 d,对两组病例的临床表现和胸部CT影像学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 d组共92例(57.1%)、≥10 d组共69例(42.9%),两组病例临床症状比较显示,两组间咽痛和肌痛的比例存在统计学差异;实验室指标显示,<10 d组的C反应蛋白更高、淋巴细胞计数更低,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在CT影像特征方面,<10 d组患者存在血管周、混合分布、大片、空气支气管征的比例更高,≥10 d组患者存在边界不规则、病灶内索条、反晕征、胸膜尾征、胸膜下线、胸膜下栅栏的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OVID-19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CT影像特征随病程不同发生变化,探索其中的规律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COVID-19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25.
了解中国东北沙地的重矿物组成并探讨其在亚洲风尘系统研究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较少甚至缺乏的重矿物数据,这影响了对该地区风尘系统的深入理解。为分析东北沙地的重矿物组成并探究其在东北风尘系统研究中的作用,分别从浑善达克沙地(OD)、科尔沁沙地(HQ)、呼伦贝尔沙地(HL)和松嫩沙地(SN)采集了34个风成沙和河流沙样品并进行了分粒级处理(<63μm及63~125μm)。同时,从哈尔滨荒山黄土剖面采集了4个末次冰期黄土样品(<63μm),利用Frequentist模型对哈尔滨黄土物源进行了定量重建。通过范围检验、非参数Kruskal-Wallis H检验和逐步判别函数分析(DFA),选择了7种重矿物及特征指数(蓝晶石、锐钛矿、石榴子石、辉石、钛铁矿(磁性)、稳定系数W、GZi指数)作为最佳复合指标进行定量重建。结果表明,钛铁矿(磁性)为浑善达克沙地的特征矿物,磁铁矿为科尔沁沙地的特征矿物,氧化铁矿物(赤铁矿、褐铁矿)为呼伦贝尔沙地的特征矿物,氧化铁矿物(磁性)、绿帘石、角闪石和石榴子石为松嫩沙地的优势矿物;不同粒度组分的重矿物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极稳定矿物优先富集于细颗粒。哈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