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52篇
地质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向阳  孙小龙  高小其  李娜 《中国地震》2017,33(4):563-574
基于新10井水位对九寨沟M_S7.0、精河M_S6.6地震的同震响应特征,分别利用水震波和潮汐分析法,反演得到了新10井水位在地震波作用期间和地震波作用前后含水层参数特征,探讨了2次地震引起的新10井同震响应变化机理。结果表明,新10井水位对九寨沟地震和精河地震具有不同的同震响应形态,利用水平流模型反演所得的新10井含水层渗透系数,在九寨沟地震时为61m/d,而在精河地震时为147m/d,表明地震波作用导致水平向的渗透性增强;利用垂向流模型反演得到的新10井含水层渗透系数,在2次地震之前约为49×10~(-5)m/d,而在地震之后约为18×10~(-5)m/d,表明地震波作用导致垂直向的渗透性减弱。因此,新10井水位的同震响应变化与地震波引起的含水层渗透率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42.
正我国作为世界地震预测预报实践性探索的开先河者,在40多年的地震预测预报探索与研究中,逐步形成了以长中短临时间阶段性和跨多学科综合性为基础的经验预测、统计预测以及物理预测,并初步建立了科学的地震预测预报思路及工作方法。近年来,对于可能的地震前兆与地震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地震学家们通过构建"物理"模型,开展了多种地震预测模型的研究,试图深入理解地震的成因机制,寻找有效实用的地震预测预报方法,并且已在地震的中长  相似文献   
43.
向阳  孙小龙  王博 《地震》2018,38(3):103-114
通过三组具有代表性的数据(新04泉氢气原始数据、 新10泉水氡趋势提取数据、 新43泉气氡差分数据)检验实例, 介绍了如何用Molchan图表法进行检验和分析。 基于Molchan图表法对新疆地区地下流体预报效能评估等级较高的测项进行检验, 不仅可以直观地反应预报效能, 对观测资料进行评估, 又能对异常进行定量分析, 得到最佳阈值所对应的异常识别指标, 并在此基础上, 提取相对应的地震预测预报指标。 结果显示, 新疆地区地下流体各测项对于不同构造带上的地震预报效能各不相同, 分布在乌鲁木齐附近及天山以北地区的测项, 对北天山发生的地震预报效能较好, 多数测项优势对应时间段为短期, 说明短期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4.
以库尔勒断层H_2观测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气压、气温与断层H_2浓度间的相关系数,分析了断层H_2浓度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并利用Molchan图表法对断层H_2浓度映震效能进行检验,进而定量化地提取预测指标。结果显示:(1)气压和温度对库尔勒断层H_2浓度的变化有影响,表现为气压与断层H_2浓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735,温度与断层H_2浓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262,气压对断层H_2浓度变化影响较大,温度影响较小;(2)Molchan图表法的库尔勒断层H_2浓度变化与地震间关系的检验结果反映出该测点断层H_2浓度映震效果较好,且地震预测优势对应时段为2个月内,最佳阈值为0.3392×10~(-6),该值可作为库尔勒断层H_2浓度在相对应的时间段内地震活动异常的判别指标,为震情判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5.
利用孔隙压力扩散机制,分析了濮城油田注水引起的地震活动特征,获得了油田开发期不同时段的流体孔隙压力扩散特征,并分析了注水压力、注水量与诱发地震的频度、震级之间的相关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濮城油田与注水有关的地震活动表现出明显的分期特征,基于孔隙压力扩散过程触发机理,计算出孔隙压扩散系数在初期注水量增加时段(1980—1994年)约为0.1 m~2/s,在注水量保持稳定时段(1994—2006年)在0.12~0.16 m~2/s之间,在实施层间精细注采措施后(2007年后)约为0.05 m~2/s;濮城油田注水诱发地震的地震频度、最大震级和注水压力、累积失水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地震年频度和注水压力、累积失水量之间呈现指数相关特征,其最大震级和注水压力、累积失水量之间呈现线性相关特征.本项研究对分析解释注水诱发地震机理、定量评价注水诱发地震的危险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6.
孙小龙  向阳  李源 《地震学报》2020,42(6):719-731
以河南范县井为例,利用不同的水力响应模型分析了井水位对地震波、固体潮和气压的响应特征,并基于相关水力响应模型反演估算了含水层的水力参数。结果显示:在高频加载作用过程中,井-含水层系统中的水流模式以水平向为主,而在低频加载作用过程中,则为水平向和垂直向共存的混合模式;利用周期为10—102 s的高频段的地震波响应模型估算的含水层导水系数值较大,为7.20×10?3 m2/s,利用周期为3.75×104 s的低频段的固体潮响应模型估算的含水层导水系数值较小,为2.02×10?6 m2/s,而利用周期为102—104 s的中等频率段的气压响应模型得到的估算值介于二者之间,为3.44×10?5 m2/s。由此分析认为,在周期性加载作用过程中,井-含水层系统内的水流模式与加载频率有关,基于不同水力响应模型反演估算的含水层水力参数存在尺度效应。本研究取得的认识,既可为井水位动态响应的机理解释提供理论基础,也可为目标含水层水力参数的原位测量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7.
孙小龙  郜捷  林璧属  李磊 《热带地理》2019,39(3):430-439
以社会建构主义为视角,分析了在场阶段中游客情感体验建构的理论结构模型,识别出地方感和关系承诺等在场情感体验建构的2个直接影响因素,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该理论模型及各结构要素间的作用关系。研究表明:物理情境和社会情境是在场情感体验建构的2个概念要素,并构成了旅游者在场情感体验建构的理论结构模型。地方感与关系承诺是在场情感体验建构的直接影响要素,地方感中的地方认同与地方依赖分别从情感和功能层面正向影响旅游者的情感体验。关系承诺除对情感体验产生直接影响外,还中介了地方感对情感体验的影响。最后,提出游客情感体验提升的建议。  相似文献   
48.
49.
利用2012年全年连续的黑碳气溶胶(BC)观测数据,对桂林市BC浓度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桂林市BC平均浓度为3453ng/m3,BC浓度日变化具有明显的双峰型特征,11时达到峰值,18时达到一天中浓度最低值,24时达到次高峰.  相似文献   
50.
基于CLDAS资料的内蒙古干旱监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孙小龙  宋海清  李平  李云鹏  武荣盛 《气象》2015,41(10):1245-1252
以内蒙古地区为研究区域,对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MA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CLDAS)的土壤湿度和降水数据进行了评估,使用土壤相对湿度法和连续无降水日数法监测2014年夏季干旱,并选择干旱年(2014年)和湿润年(2013年)与标准化降水指数和降水百分位指数法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CLDAS资料能够很好地再现日土壤相对湿度动态变化情况和降水落区与量级,能够满足干旱监测的需求;基于CLDAS数据的土壤相对湿度法可以方便、快捷地监测干旱日变化和区域性变化,连续无有效降水日数法对评估长时间、持续性干旱较为有效;CLDAS同化数据在时效性、分辨率、代表性上能够满足气象服务的需求,可作为观测资料的重要补充广泛应用于业务和科研,特别是对于地广人稀且气象站点相对较少的内蒙古地区气象服务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