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给出了来自新发现的孤立中子星1ES1853-379方向的γ射线上限为5×10-8phcm-2s-1.假设γ射线辐射的立体角的成束和1GeV的平均光子能量,对应的1光度上限为7.6×10~23(D/100pc)2J/s.导出的γ射线辐射效率上限比极冠模型或外间隙模型所预期的辐射效率低两个量级.由此给出了这一中子星自转参数的限制.  相似文献   
32.
冰川融水径流是冰川流域物质运移的重要通道, 对其水化学特征和变化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冰川作用区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并为认识和评价冰川消融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提供基础。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分布着除两极以外最大储量的冰川, 近年来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冰川加速退缩消融。该地区冰川融水径流中各类化学组分的变化及其气候环境效应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因此, 通过概述青藏高原冰川融水径流中无机化学组分的含量和时空变化特征, 并总结离子和元素的主要来源及常用的物源追踪手段, 进一步综合分析得到: 冰川融水径流中离子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变化特征受冰川消融、 基岩性质、 径流水文特征和其他水体物理化学过程等因子和过程的共同影响。在总结该研究领域现存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展望, 认为应加强观测和基础数据积累, 厘清无机水化学组分的输移规律, 深入揭示影响水化学组分变化的多因素的协同拮抗作用机制, 评价冰川融水径流水化学的气候环境效应, 为应对青藏高原冰川消融带来的环境变化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