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211篇
测绘学   71篇
大气科学   146篇
地球物理   183篇
地质学   462篇
海洋学   126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广州地铁超长水平冻结多参量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耀东  赵毅鑫  周罡  孙磊  秦玮 《岩土力学》2010,31(1):158-164
广州地铁3号线天河客运站折返线工程是目前国内最长、开挖断面最大的水平冻结隧道工程。文中根据不同施工阶段中对盐水温度、土层温度、地表变形、冻土压力、隧道衬砌变形等多个参量的现场监测数据,从时间和空间上分析了冻结帷幕演化过程、冻结帷幕发展速度等;探讨了土层温度变化规律以及冻土压力与土体温度间的相互关系,得出了在积极冻结期,沿测温孔深度方向土体温度的变化梯度随冻结时间增加不断减小,土体温度变化速率随时间增加而降低的特征;对比研究了冻结阶段、隧道开挖阶段和融沉阶段地表变形特征,并提出了缩短积极冻结期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992.
含下卧软层地基极限分析数值试验及承载力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谙男  唐春安 《岩土力学》2010,31(3):956-960
含下卧软层的地基在工程中比较常见,但目前对其破坏机制和承载力计算还依赖于很多的假设条件和经验。基于极限分析和快速拉格朗日数值模拟方法,对含下卧层地基的加载破坏过程进行应变控制的数值试验。首先用Prandtl的极限承载力解析解验证了数值试验的有效性,然后对一个含下卧层的地基模型按照不同加载尺寸进行加载数值试验,发现模拟结果存在明显的荷载尺寸效应。模拟获得不同荷载条件下的极限承载力以及相应的应力-应变曲线、渐进破坏模式、下卧软层的沉降规律。进一步将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加载安全系数与强度折减系数进行对比,发现折减系数与加载系数随荷载尺寸变化的趋势相同,但前者的数值偏小。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分析181个埕北海域底质沉积物样品的粒度资料,并应用Flemming三角图示法对研究区进行沉积动力环境分区,结果表明:研究区底质沉积物主要为粉砂质砂、砂质粉砂、粉砂和黏土质粉砂4种类型,整体上由岸向海粒度呈现细-粗-细的分布特征,且呈条带状与岸线平行;粒度相对较粗,粒径频率曲线多以单峰为主,分选中等偏差,多为正偏;沉积动力环境分区表明该海域沉积物多以悬浮和跃移为主;粒度特征和沉积动力强度以6 m和12 m等深线为轴对称分布,12 m水深等值线两侧沉积物的分布类型和运移趋势主要受季节的风浪变化控制,6 m水深等值线两侧沉积物分布和运移趋势主要受波浪破碎的紊流作用控制。  相似文献   
994.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次生矿物与裂缝形成时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发育大量构造裂缝,对于裂缝的形成机理、成因动力学以及与油气成藏关系都已得到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但对于裂缝中充填的次生矿物,以及次生矿物与裂缝形成时限之间的关系,尚鲜有研究。本文在次生矿物的矿化作用和成岩作用分析基础之上,应用碳氧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分析方法,结合区域构造热事件以及盆地热演化史,对次生矿物与裂缝形成时限的约束关系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次生矿物的镜下观察分析,获知充填次生矿物的裂缝为张性裂缝,且可判断裂缝扩展方向;根据成岩作用分析,裂缝在形成时间上早于或同期于次生矿物形成时间。其次,根据延长组储层砂岩和裂缝中碳酸盐胶结物的碳氧同位素分析,得知露头中大量被碳酸盐胶结物充填的E-W 和N-S 向裂缝,在形成时间上早于或与碳酸盐脉体同期形成。最后,结合流体包裹体和盆地埋藏热演化史分析,得知盆内地下大量的热液活动主要发生在140~100 Ma 之间(即早白垩世),也是盆地大规模成岩作用时期。基于上述分析,充填碳酸盐胶结物的E-W 向和N-S 向裂缝组,在形成时间上,应早于或同期于充填次生矿物的形成时间,即在早白垩世或者早白垩世之前形成。  相似文献   
995.
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条件与重大地质问题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系统梳理了长江经济带以往地质研究成果,对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条件和国土规划建设中应关注的重大地质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耕地、页岩气、地热、锂等资源条件优越,0.3亿hm2无重金属污染耕地集中分布,拥有3个国家级页岩气勘查开发基地,探明储量5441亿m3,每年地热可利用量折合标准煤2.4亿t,相当于2014年燃煤量的19%,发现亚洲最大的能源金属锂矿床,资源环境条件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清洁能源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长江经济带部分地区存在活动断裂、岩溶塌陷、地面沉降、滑坡崩塌泥石流等重大地质问题,影响过江通道、高速铁路、城市群和绿色生态廊道规划建设,应予以关注,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同时,提出了下一步支撑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地质工作设想。  相似文献   
996.
茶陵锡田地区锡矿成矿条件及找矿远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锡矿资源是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优势矿种之一.快速摸清锡矿资源的家底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十五”期间的工作重点.本文研究认为:锡田地区具备优越的构造、岩浆岩、地层、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条件,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97.
甲基异丁基甲酮(MIBK)—苯芴酮同时萃取,利用自制的简易石墨炉平台,以镍和钒作基体改进剂测定锗、铟和镓。方法简便、快速,适合于岩石矿物中锗、铟、镓的连续测定。  相似文献   
998.
采用MS.NET平台,利用ASP.NET、Web Services、数据加密及用户认证等技术,在研究各类暴雨洪涝标准及数据集的基础上,建立了长江中上游地区暴雨洪涝数据库及共享网站,实现了用户的认证机制和暴雨洪涝数据分布式服务,为用户提供长江中上游地区9省市暴雨洪涝相关的历史和实时信息.  相似文献   
999.
姜素华  李涛  姜雨 《西北地质》2004,37(4):96-101
在胜利油田飞雁滩地区馆陶组油气成藏地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二维模型模拟了断层开启条件下,主断层充注量的大小与次生断层对馆陶组石油运移和聚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次生断层对馆上段油气的聚集作用与对主断层的石油充注量密切相关。分3种情况:①当主断层充注量足够大时,相邻的次生断层两侧砂层中油的充注强度最大,最有利于次生断层两侧砂层中油的聚集;②当主断层充注量一般时,与主断层相邻,且有砂层与主断层相连的次生断层砂层中有油的聚集;③当主断层充注量较小时,相邻的次生断层两侧的砂层中基本不含油,不利于砂层中油的聚集。这对解释飞雁滩地区馆陶组与次生断层有关的油气成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以东辛油田东营组油藏为例,在断裂体系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断层垂向封闭性的研究,建立断面正应力与断层封堵能力的关系,发现弧性断层具有独特的控油优势,进而探讨在复杂断块油田中弧性断层的受力机制及形成过程.分析弧形断层的剖面形态及封闭特征,及其对油气藏聚集的控制优势。指出复杂断块油田弧性断层的封闭性优于其他断层,这对寻找构造边缘和构造应力接合部位的次生油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