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库尔勒—吉木萨尔剖面横跨塔里木盆地北缘、天山造山带和准噶尔盆地南缘.沿剖面完成了重磁联合反演,获得了岩石圈二维密度结构与二维磁性结构.结果发现,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向天山造山带对冲.在地壳范围内,塔里木盆地北缘与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平均密度较高,天山造山带的地壳平均密度较低.天山造山带具有较高的磁化强度,尤其表现在准噶尔盆地南缘至天山造山带中部的整个地壳范围内,预示着天山南北可能具有不同的构造演化历史、构造运动方式以及构造运动强度.在塔里木盆地与天山造山带以及准噶尔盆地与天山造山带的接触部位的上地幔顶部分别发现了低密度体,推测在塔里木盆地由南而北向天山造山带“层间插入与俯冲消减”,以及准噶尔盆地由北而南向天山造山带俯冲的过程中塔里木盆地北缘和准噶尔盆地南缘下地壳物质被带进天山造山带上地幔顶部.库尔勒—吉木萨尔剖面岩石圈二维密度结构与磁性结构为天山造山带的构造分段提供了岩石圈尺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2.
重磁反演约束条件及三维物性反演技术策略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重磁资料反演与其他地球物理反演一样也存在严重的多解性,要想得到好的结果,必须附加约束条件,而且尽可能是各种约束的组合。三维反演中多解性更加严重,同时与约束的结合又更加艰难。非线性的广义随机算法使反演求解过程稳定,约束条件容易结合,但计算速度和维数困难同样制约其发挥作用,采取针对性措施后,使三维反演进入实用化阶段。  相似文献   
43.
倾斜板体磁异常总梯度模反演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于二度体磁异常,其总梯度模具有不受磁化方向影响、表达式简单和具有较强分辨叠加异常的特点,针对顶面倾斜板状体提出的梯度模反演方法,能反演倾斜顶面中心的深度、顶斜面的倾角和宽度等参数。  相似文献   
44.
低纬度磁异常化极方法——压制因子法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磁异常化极转换是磁异常解释的重要基础,针对频率域磁异常化极现状,本文对低纬度化极的困难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化极措施——压制因子法. 与已有研究比较,该方法具有简单直观、控制参数少因而便于实际操作的特点,模型计算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在我国南海低磁纬度地区实测磁异常的计算解释中,应用该化极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5.
低纬度磁异常化极方法应用效果对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低纬度磁异常化极的方法很多,包括在空间域化极和在频率域化极,比较起来,频率域方法计算简单快速,目前化极主要在频率域进行.然而大部分低纬度化极方法只压制了噪声并没有针对化极因子做改动,也就没有真正达到压制南北向条带状拉长的目的.本文针对其中4种在频率域对化极因子做处理的方法(双曲正弦法,压制因子法,直接阻尼法,伪倾角法),设计模型进行对比,并用南海某地区的实测数据进行4种方法的化极效果对比,选出一种最符合南海地区实际情况的化极方法.并对原有的直接阻尼法和伪倾角法做了适当的改进.  相似文献   
46.
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密度与磁化强度及动力学含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横贯柴达木盆地南北的格尔木—花海子剖面岩石圈二维P波速度结构以及地震波速度与介质密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该剖面岩石圈二维密度结构与二维磁化强度的初始模型。依据重磁同源原理,在柴达木盆地重、磁异常的二重约束下完成了重磁联合反演,获得了该剖面岩石圈二维密度结构与二维磁化强度分布。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地壳厚度沿测线变化较大,平均厚度约60km。在柴达木盆地南缘地壳厚约50km,达布逊湖附近地壳最厚为63km左右,大柴旦附近地壳较薄,为50km左右。柴达木盆地的地壳纵向上可分为三层,即上地壳、中地壳与下地壳。位于盆地中部的中、下地壳分别发育大范围的壳内低密度体,并处于上地幔隆起的背景之上;横向上可将盆地分成南北两个部分,分界在达布逊湖附近。整个剖面结晶基底埋深变化也很大,在达布逊湖附近为12km,在昆仑山北缘基底几乎出露地表。结晶基底的展布形态与地壳底界,即莫霍面呈近似镜像对称。综合研究认为,柴达木盆地的岩石圈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南北差异,其分界在达布逊湖的北面。在盆地南部,岩石圈介质横向变化较小,各层介质分布正常;在盆地的北侧,岩石圈结构特别在中、下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横向上发生了变化。壳内低密度体的存在意味着柴达木盆地具有较热的岩石圈和上地幔,加之基底界面与莫霍面的镜像对称分布,形成与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构造差异。多种地球物理参数所揭示的地壳上地幔结构及其横向变化特点为柴达木盆地构造演化及青藏高原北部边界的地球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岩石圈尺度的地球物理证据。  相似文献   
47.
综合利用总场异常及其垂直梯度的快速曲化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 结合观测异常及其垂直梯度的特点‚给出了一种新的快速曲化平方法。这种方法利 用了位场的调和性质‚借助了三次样条优良拟合特点。模型计算表明‚该方法计算速度快‚ 精度较高‚充分发挥了垂直梯度反映地质体垂向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48.
以南黄海最新测量的2条重力、地震综合剖面为例,介绍了2.5D重磁震联合反演技术在南黄海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研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利用联合反演的方法可以检验地震解释结果,并通过反演为地震解释提供参考信息,以重磁为辅助手段,能有效提高地震解释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49.
章浩  庞振山  姚长利  张明华 《地质通报》2009,28(203):216-223
插值计算是矿产储量计算中的重要环节,但由于计算量大,经常需要在插值密度和计算时间之间进行权衡。本项研究通过最新的CUDA技术,将插值运算转换到显卡上进行并行化计算,极大地提高了计算速度。以紫金山铜矿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方法技术的实验,与基于CPU的计算相比,基于GPU下CUDA的计算速度提高了67倍。  相似文献   
50.
准噶尔盆地基底断裂的重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准噶尔盆地及周边地区1/20万重力、航磁数据,使用重力、航磁位场频率域转换、正则化滤波、布格重力异常向上延拓、求导、磁异常化极以及趋势分析方法,在准噶尔盆地内部确定了47条主要断裂,并将其分为3个等级,其中一级断裂6条,二级断裂6条,三级断裂35条。尤其是通过详细的资料处理,并结合盆地盖层沉积特点确定了基底SN,EW向断裂F1,F6的存在。这2组主要断裂将准噶尔盆地的基底划分为4个象限,是新的基底构造格架建立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