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0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31.
采用截至2013年底青藏块体东北缘的跨断层短水准流动观测资料,基于灰色关联度计算,提炼了祁连山—海原—六盘山、西秦岭主要构造断裂及分段的正逆断垂向活动综合指标,对强震尤其是2013年甘肃岷县漳县6.6级震前中短期异常,及与周边大震孕育—发生或影响的可能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6级左右地震前相关构造及其附近中短期异常明显;综合指标对与周边8级特大地震孕育—发生可能存在一定关联、大尺度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变化也有一定程度反映。(2)2013年甘肃岷县漳县6.6级震前西秦岭构造北—西部至六盘山断裂综合指标异常显著且集中,发震的西秦岭构造短期变化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32.
跨断层形变的慢时变结构分析与异常识别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及与青海、宁夏交界区布设有50多处跨断层短水准观测场地,20世纪80年代末起测并基本于每年的3,7,11月观测,2004~2008年曾加密为每年6期;控制了祁连山—海原—六盘山断裂带及西秦岭构造区;多数测线跨度数百米、个别测线达1km左右.其形变测值时序变化能直接反映所控制断层段的运动变化过程,具有强震预测的中短期前兆意义.  相似文献   
33.
利用2004~2013年GPS速度场数据,分析青藏块体东北缘的应变场和剖面应变积累特征。结果显示:1)稳定的阿拉善地块及鄂尔多斯地块分别阻挡了祁连山断裂带与贺兰山构造区分别向NE、E方向的物质迁移;2)主压应变率、最大剪应变率高值区均分布在祁连山构造带东段、海原断裂东段至六盘山断裂西段,面膨胀率压性高值区主要在祁连山构造带东段,3)祁连山断裂东段显示为以压性为主、兼具左旋走滑,海原断裂东段至六盘山断裂西段则表现为以左旋走滑为主、压性为辅的相对运动特征。  相似文献   
34.
正跨断层形变观测具有短测线跨活动断层(测线长度数十、数百至数千米)、复测周期短(1至数月)、跟踪性好的特点。物理意义明确,既可能监测到断层近场活动的左右旋、水平张压、正逆断特征及其阶段性、动态变化,如持续数年的断层活动加速、减缓甚至闭锁;也可能在强震发生前数月至1年左右观测到加速或转折突跳、尖点突跳等快速变化,可能反映应力应变状态改变、岩石微破裂或断层预滑及其扰动影响,有短期—中短期前兆意义。  相似文献   
35.
汾渭断裂带近10年GPS观测获得的剖面变形与应变积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9~2009年汾渭断裂带GPS速度场观测资料,研究了跨断裂剖面变形动态演化特性、应变积累的分段差异性以及汶川大地震等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近10年来山西断陷带南段、渭河盆地中东部应变积累相对较快,山西断陷带北端的蔚广盆地南缘断裂、渭河断裂西段也存在一定程度应变积累.汶川大地震影响相对明显,2007~2009年...  相似文献   
36.
近10年来中国大陆GPS水平运动与构造变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9-2009年中国大陆CPS水平运动速度场资料,对近10年来地壳水平运动及主要活动断裂带构造变形特征、昆仑山口西8.1级与汶川8.0级地震变形及其可能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昆仑山口西与汶川地震同震变形显著,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东昆仑构造带东段及甘川-甘川陕交界,鲜水河断裂带南段、安宁河断裂带中北段及与龙...  相似文献   
37.
汶川地震孕震背景与同震变化的铲形断层位错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希  王庆良  唐红涛  贾鹏 《地球学报》2011,32(2):189-194
利用1983—1997、1997(或2007)—2008年跨龙门山断裂带长水准剖面观测资料,借助纯逆断、铲形断层正负位错模型与网格搜索试错法,模拟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8.0级特大地震前闭锁背景与同震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龙门山中央断裂震前应变能积累、震时反弹的特性。  相似文献   
38.
全国主要构造区近期应变积累动态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4-2007、2009-2011、2009-2012年全国GPS水平运动速度场资料,借助负位错反演,分析相关构造断裂应变积累动态演化特征,寻找目前强震孕育背景相对显著的构造断裂区段,并探讨芦山地震前异常状况及汶川、日本等大震后应变积累的可能变化。结果表明:①日本巨震后华北构造区、汶川—玉树大震后川滇地区近1至数年主要构造断裂中应变积累减缓的略占多数;甘肃东南部的西秦岭构造区应变积累在汶川震后的一段时间速率加快;汶川震后龙门山断裂南段维持应变积累,2012年还略微增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芦山震前背景信息。②目前强震甚至大震孕育背景相对显著的构造区域有南天山断裂西段及与西昆仑北缘断裂交汇区、安宁河断裂及与则木河断裂交汇区、红河断裂中段、祁连山断裂带西段、晋冀蒙交界区,及上述区域附近。  相似文献   
39.
利用2016-01-21门源6.4级地震前祁连山断裂带跨断层短水准观测资料以及震后数天的加密复测结果,综合观测曲线、异常时空演化特征及特征强度指标,分析门源震前断层形变异常及震后变化。结果显示,2015年该断裂带中东段集中、增多且以突跳为主的断层形变短期群体性异常与这次门源强震有一定关联,具有中短期-短期前兆意义;震后复测结果以转折特性为主,同震变形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40.
???y??????????ж??????????洹??α??????????????λ???????????仯???????λ??????????????????μ??????ж??μ??β??????о???????????????????????????????????????????????ū??????????????????????1?????????????????????????????????????????????????£?2????????????????????в?????????????????2008??2009????????????????????????й??2009??2010??????????????????????????????????????????4.4????????????2011?????????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