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7篇
地球物理   4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选取了1999年9月21日台湾集集7.6级地震主震中68组断层距在20km以内的近断层台站记录和46组断层距在40~70km的东部台站记录,按台站的上下盘位置、场地条件和断层距分组,对其竖向和水平加速度反应谱比值V/H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表明:1)断层的滑动方向和断层破裂的传播方向对断层距在3km以内的台站上的地面运动谱比值V/H有一定影响,且主要体现在中短周期范围内,例如平行断层方向的谱比值要比垂直断层方向的谱比值大。在下盘断层距3~20km的范围内,场地条件对V/H基本没有影响。2)在集集地震中长周期(>3s)部分的谱比值通常>32,且有一个较高的峰值,表明其竖向运动加速度中的长周期分量大于其它地震。3)对于下盘的台站,地面运动在短周期(<0.2s)段的谱比值不随断层距的增加而减少。与中远(>40km)距离的台站相比较,近断层台站的V/H在工程界关心的周期范围内普遍较大。4)场地条件对谱比值V/H的影响在近断层处不显著。在远离断层的东部台站上,硬土场地谱比值V/H在长周期段大于软土场地  相似文献   
22.
液化危害评价的模糊概率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中有关液化势判别和液化危害评价规定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考虑随机性和模糊性的新液化危害评价方法,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此法有以下特点: 1.文中分析了整个土层柱状的液化概率,而不只是研究一定深度上土层的液化概率; 2.文中应用隶属函数关系将液化危害等级划分建立在模糊集合论的基础之上; 3.对整个土层柱状的液化危害评价采用了模糊概率方法,从而为考虑各种不确定性影响提供了可能性。 本文的研究为将地基基础抗震设计方法建立在可靠度理论的基础之上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3.
基于目标反应谱和包线的地震动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给出了以目标反应谱和目标包线函数为双目标函数的人工地震动合成方法,不仅使人工地震动符合目标反应谱,还在迭代过程中对地震动波形进行调整,使之基本符合目标包线函数,并消除了加速度时程的基线偏移,使速度时程和位移时程更为合理。本文认为当研究非线性结构体系的动力反应规律时,有必要对输入的人工地震动时程的反应谱和包线均进行比较准确的控制,使人工地震动时程符合多个统计特征。  相似文献   
24.
向心式变摩擦阻尼器控制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向心式变摩擦阻尼器的原理及其基本力学性能,探讨了安装向心式变摩擦阻尼器结构在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时的动力特性和动力反应特点,揭示了向心式变摩擦阻尼器引起结构抖振的机理,对安装向心式变摩擦阻尼器的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向心式变摩擦阻尼器的参数对结构动力特性及地震反应的影响,给出了受控结构的非线性反应谱.  相似文献   
25.
文中对地面运动衰减规律中的距离参数提出了一种新的定义,即从场地到破裂线两端点的平均距离。这个定义能较好地反映发生构造地震的断层破裂模式。文中重点讨论了新的距离定义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应用,发展了在三种不同边界条件下线源和面源模型的分析方法。此外,文中还列举了一个简化例子来展示应用所述方法的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26.
强震记录频率非平稳特性的若干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文将美国西部、中国台湾和其它地区在基岩场地上的156组地震记录按不同震级、震中距分组,分析了持续时间随震级、震中距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强震记录的穿零率以及主频的时变特性,并用一直线来拟合穿零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给出了此直线拟合参数在不同震中距、记录方向条件下的取值范围,以此来反映频率特性随时间变化的非平稳性,此外还通过运用峰点法在频率特性非平稳性中考虑涟波效应。所得结果与穿零率的相应结果进行了对比。文中的分析结果表明,穿零率方法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频率特性的非平稳性的。  相似文献   
27.
选取欧洲强震记录数据库中,同一台站记录到的两次地震以及两个不同台站记录到的同一地震的强震记录,分析了它们的PGA比值、卓越频率和反应谱的不确定性以及不确定性对结构反应的影响,得出:影响地震动不确定性的因素主要有震源机制、地震波传播途径、场地类别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地震动不确定性对结构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烈度、震中距和场地条件对地面运动反应谱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从我国现行抗震规范和烈度区划的实际情况出发按不同震中距将烈度7度分为三种情况,8度分为两种情况。根据强震观测资料统计得到的以上五种情况和9度的基岩运动作为输入,对实际工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土层剖面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折。根据所得结果讨论了烈度、震中距和场地条件的各种可能的组合对地表加速度反应谱的影响,提出了设计反应谱按烈度、震中距和场地条件分类的新方案。  相似文献   
29.
30.
本文根据文献[1]中有关椭圆形等烈度线的统计结果,讨论了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不同震中烈度或震级的地震的平均震源深度和断层破裂长度,提出了适用于点源(以震源距为距离参数)和线源(以场地——破裂线最短距离或场地——破裂线两端点平均距离为距离参数)的烈度衰减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