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37篇
综合类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南祁连盆地在二叠纪时期处于稳定的海陆交互相沉积,盆地南部主要为海相沉积,北部为陆相沉积,碎屑岩比较发育。地球化学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中二叠统勒门沟组、上二叠统诺音河群以及北部陆相二叠系的源岩构造背景均十分复杂,但以活动大陆边缘为主。结合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判断南祁连盆地二叠纪沉积物源可能为其以北的中祁连—陇西地块的前寒武纪变质结晶岩系及花岗岩。  相似文献   
42.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古生界天然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鄂尔多斯盆地中北部已发现多个天然气田,为寻找新的勘探接替区域,从储集条件、烃源岩条件、封盖条件、圈闭类型、天然气运聚成藏过程和保存条件等方面入手,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古生界天然气的富集与成藏条件进行了全面分析,探讨了其天然气勘探前景,指出了有利勘探目标,并提出了具体的勘探部署意见。结果表明:研究区紧邻上古生界生烃中心,发育优质煤系烃源岩,生烃潜力大,气源充足,具备形成大型天然气藏的物质基础;区内奥陶系马家沟组发育有蒸发潮坪相沉积,位于北部古潜台的向南延伸带上,是下古生界天然气的有利勘探目标;南部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砂体,是有利的上古生界天然气富集区;研究区古生界发育各种隐蔽性非构造型圈闭,天然气运聚成藏过程非常有利,封盖和保存条件也很好。因此,研究区古生界具有广阔的天然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43.
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危害促使国际社会在CO_2减排方面达成了共识,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碳捕集与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简称CCS)技术作为CO_2减排的重要手段,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CO_2海洋封存是CCS技术中实现CO_2减排的一项最具发展潜力的方法,认识其发展现状对于进一步研究CO_2封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CO_2海洋封存的发展现状作了具体分析,阐述了CO_2海洋封存的方法,包括海洋水柱封存、海洋沉积物封存、CO_2置换天然气水合物封存和海洋增肥4种方法。指明CO_2海洋封存现阶段存在封存成本极高、存在泄露风险、政策法规缺失和公众认知度低4个问题。建议应从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国际合作、重视监测技术、提高公众认知4个方面做好CO_2海洋封存下一步的研究与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44.
南华北地区石炭-二叠纪煤系生烃潜力与二次生烃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合运用岩石热解、有机岩石学及有机地球化学等方法,对南华北地区石炭-二叠纪煤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以及成熟度和热演化史进行了分析,综合评价了烃源岩的生烃潜力。评价结果表明,石炭系(太原组+本溪组)烃源岩要好于二叠系山西组、石盒子组;有机质类型以Ⅲ型干酪根为主、Ⅱ型干酪根为辅;有机质热演化程度大部分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部分地区达到过成熟,以生气为主。文中结合构造-热演化史资料分析了煤系二次生烃的条件,指出谭庄-沈丘凹陷和倪丘集凹陷初始成熟度较低,且具有合适的埋藏史类型,并有二次生烃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45.
南祁连盆地在晚三叠世时期处于陆相沉积,上三叠统阿塔寺组碎屑岩十分发育。盆地三叠系砂岩的岩性及岩相特征与二叠系非常相似,但是源岩构造背景、物质组成及物质来源与二叠系有所差异。根据地球化学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分析结果,上三叠统阿塔寺组源岩构造背景活动性较强,以活动性较强的大陆岛弧及活动大陆边缘为主,源岩物质组成以长英质火成岩为主。结合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判断,南祁连盆地上三叠统阿塔寺组沉积物源区以北物源为主,以南物源为辅,中祁连的前震旦系及下古生界变质结晶岩系及花岗岩为其主要物源。  相似文献   
46.
香山群辉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背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现有地质资料分析,把发育于香山群第三亚群辉绿岩时代下限定为早古生代。辉绿岩主元素以高钠、镁,低钾、钛为特征。稀土总量(∑REE)较低,轻、重稀土分馏作用不明显;基本不显示Eu异常,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具有平缓的特征。与原始地幔相比,微量元素值约是原始地幔标准值的2~10倍,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分布平坦且不分异;N-MORB标准化蛛网图上,呈现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富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辉绿岩属于大洋拉斑玄武岩系列,显示了伸展作用的构造背景。另外,结合岩石学、沉积背景和同构造期岩套特征分析,再次验证了在中晚寒武世,阿拉善地块南缘与鄂尔多斯地块西南缘具离散型大陆边缘性质。  相似文献   
47.
小秦岭楼村地区寒武系鲕粒变形有限应变测量分析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岭造山带中洛南一栾川断裂是划分华北板块南缘和北秦岭的重要界线.断裂带北侧楼村地区广泛出露寒武系张夏组鲡粒灰岩,鲕粒变形普遍发育.通过对变形鲡粒进行显微组构研究,在了解该地区岩石宏观变形机制及构造演化期次基础上,分别计算楼村3处测点样品的三轴比率及Flinn参数K,绘制该区岩石应变测量的Flinn图解.结果认为,鲡粒变形以单轴压扁为主(0<K<1),是南北向挤压应力所致,鲕粒发生单轴压扁变形是洛南小秦岭逆冲推覆构造作用的微观响应.岩石变形主要受秦岭主造山期(印支期)小秦岭逆冲推覆构造系自北向南的推覆挤压作用影响.另外,通过野外观察与邻近地区进行对比,表明洛南小秦岭逆冲推覆构造系自北向南变形增强.  相似文献   
48.
通过对周口拗陷石炭二叠系分布、烃源岩特征、生烃史、生储盖组合类型、储集特征、油气输导体系及充注史、圈闭类型及其形成演化以及典型油气藏剖析等综合研究,评价了该区石炭一二叠系油气资源及其成藏条件。结果表明:煤是石炭一二叠系最主要的烃源岩,分布广,厚度大,类型好,生烃潜力高;印支期和喜山期是石炭一二叠系最主要的生烃期;石炭一二叠系油气存在自生自储、下生上储和古潜山3种生储盖组合类型,其中,下生上储型是最重要的生储盖组合类型;石炭一二叠系油气发育有砂岩输导层、不整合面输导层及断裂系统3种输导体系;石炭一二叠系油气主要有印支和喜山两期油气运聚及充注事件;区内发育多种复合构造圈闭、下古生界风化壳岩溶地貌圈闭及上古生界地层一岩性圈闭;喜山期晚期是区内石炭一二叠系最主要油气生成和运聚期,并且圈闭定型期与油气运聚期配置良好;南12井油藏是区内石炭一二叠系油气资源的重大发现。总之,该区石炭一二叠系油气资源潜力较大,成藏条件有利,有望获得油气勘探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