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8篇
  免费   841篇
  国内免费   887篇
测绘学   480篇
大气科学   755篇
地球物理   807篇
地质学   2481篇
海洋学   649篇
天文学   77篇
综合类   335篇
自然地理   512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67篇
  1996年   153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132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6篇
  1964年   10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81.
We describe two new species of Sellaphora from Lake Fuxian, Yunnan Plateau, China. Based on both light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hese species are described as S. yunnanensis sp. nov. and S. sinensis sp. nov. The primary features of S. yunnanensis are: elliptical to linear-elliptical valves with broadly rounded ends, straight filiform raphe, almost straight central endings and small, slightly expanding central pores, small central area, symmetrical or slightly asymmetrical central nodule. The primary features of S. sinensis are: elliptical valves, obtusely rounded ends, similar raphe and axial area, transapically less expanded central area, larger, elliptical central nodule. We compare these species to those of a similar shape and morphology.  相似文献   
882.
测井曲线自动分层方法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测井曲线自动分层方法分为数理统计方法、非数理统计方法和人工智能三大类,并对其中常用的层内差异法、有序聚类分析、极值方差聚类方法、自组织神经网络、模糊识别方法、活度函数法、小波变换和Walsh变换等自动分层方法的算法和优缺点进行了分析.综合比较各类自动分层方法的优缺点,结合测井响应的地质和物理基础认为,虽然自动分层方法众多,从不同的角度试图解决分层问题,但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今后,测井曲线自动分层方法应在去噪、提高测井纵向分辨率与自动分层方法的进步和联合应用上有所研究,才能够为应用测井资料进行岩性识别、测井相分析、储层划分、储层参数等研究提供更有利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83.
青海南部早二叠世火山-沉积背景的岩石地层序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区位于青海南部长江源区, 大地构造上属东特提斯构造域, 为金沙江结合带与澜沧江结合带间昌都地块的一部分.青海南部二叠系沉积类型复杂, 多呈断块(片)状出露, 尤其是受火山事件影响的下二叠统.关于下二叠统(乌拉尔统)的对比及地层划分目前仍存在较多争议, 认识的不同点主要集中于火山岩的层序归属、地质时代、区域对比等.以实测剖面为基础, 系统调查岩石地层的岩性组合、沉积环境等, 通过着重于各地层单位(尤其是火山岩系)的生物群研究, 重新厘定火山-沉积背景下的岩石地层序列.类动物群的研究表明诺日巴尕日保组和九十道班组在青海南部地区具穿时性.地层序列的建立表明青海南部早二叠世早期为较稳定的浅灰色中厚层状碳酸盐岩.罗甸期强烈的火山喷发, 形成了特殊火山-沉积地貌, 对沉积古地理格局形成明显的制约, 沉积相变快, 可划分为4种沉积类型, 形成同期异相的诺日巴尕日保组和尕笛考组.自祥播期之后, 主要为一套厚层状生物屑灰岩(九十道班组), 在青海南部分布较广, 代表火山活动暂时停止后的台地相沉积, 罗甸期复杂的古地理格局, 至此则构成相对统一的较稳定的浅水碳酸盐岩台地.   相似文献   
884.
贵州青岩地区下-中三叠统发育齐全,化石丰富,尤其是中三叠世“青岩动物群”,具有生物辐射性质.为了研究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后的生物复苏及辐射过程,对该区下、中三叠统剖面进行了实测,并从沉积学、古生物学上进行了系统研究.识别出5个牙形石带:Neospathodus dieneri带、Neospathodus waageni带、Neospathodus pingdingshanensis带、Neospathodus homeri带、Chiosella timorensis带,建立2个有孔虫组合和6个双壳类组合.并根据牙形石化石初步确定出印度阶与奥伦尼克阶及奥伦尼克阶与安尼阶的界线.多门类化石的分布和生态组合结构表明,大灭绝后的复苏-辐射第一幕发生于安尼期早期,安尼期中期雷打坡页岩段的化石组合具有典型辐射后期的生态繁荣景象.古环境研究表明,本区从三叠纪初到中三叠世安尼期沉积水体总体上震荡式变浅,表现为盆地-陆棚-台缘斜坡-台地-盆地-台缘斜坡-陆棚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885.
周春玉 《中国地名》2010,(10):55-59
上海世博会园区占地5.28平方公里,分布在以黄浦江为中心的狭长区域内,看似毫不起眼的地名,却留下了上海各个历史阶段的印迹,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上海的地名渊源和总体特征,值得我们探究。  相似文献   
886.
目的:对照分析后循环缺血患者椎基底动脉的3D-TOP-MRA和DSA检查结果,探讨3D-TOP-MRA用于后循环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0例后循环缺血患者分别完成椎基底动脉的3D-TOP-MRA和DSA检查,以盲法判断动脉血管的狭窄情况,对比分析两种方法检测结果间的相关性,并系统评价3D-TOP-MRA的诊断效率。结果:以DSA为金标准,3D-TOP-MRA检测出狭窄血管的总体灵敏度为88.23%,轻度、中度、重度狭窄和闭塞的灵敏度分别为57.89%、96.30%、85.71%和100%。3D-TOP-MRA检查出狭窄血管总体特异度为66.67%,轻度、中度、重度狭窄和闭塞的特异度分别为100%、96.23%、92.42%和100%。3D-TOP-MRA检查出狭窄血管的总体准确度为85.00%,轻度、中度、重度狭窄和闭塞的准确度分别为90.00%、96.25%、91.25%和100%。结论:3D-TOP-MRA无创检测后循环缺血患者椎基底动脉的狭窄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灵敏度,特别是中重度狭窄病例,可作为血管狭窄术前筛查、术后随访重要检查手段,有利于控制后循环缺血诊治过程中的临床风险。   相似文献   
887.
李永辉  朱翔  周同和 《岩土力学》2016,37(Z2):388-396
基于郑州三环快速路工程开展的6个场地19根大直径灌注桩现场足尺试验,通过对比分析后注浆桩与未注浆桩实测结果,研究桩端后注浆对大直径灌注桩承载变形性状、荷载传递规律、桩端承载特性及桩侧摩阻力发挥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桩端后注浆条件下大直径灌注桩承载变形性能明显提高,且提高幅度受注浆龄期影响较为显著;在黄河中下游以中密~密实粉土、粉细砂及可塑~硬塑粉质黏土为主要冲积地层中桩长40 m左右的大直径灌注桩表现为摩擦型桩,但相比于未注浆桩,桩端后注浆桩传递至桩身下部及桩端的荷载更小;桩端后注浆在桩端下形成水泥沉渣坚硬固结体,有效地处理了桩端沉渣问题,且通过渗透劈裂作用,形成深度可达1 m的网状分布的水泥胶结体,加之对桩端土层的压密效应,显著提高了桩端支承性能与承载刚度;桩端后注浆显著提高大直径灌注桩桩侧极限摩阻力发挥水平,并降低了桩侧极限摩阻力对应的桩土相对位移,使得大直径灌注桩在较小的沉降下表现出较高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888.
摘要:土壤游离烃技术通过直接检测受地表景观介质变化影响小的游离态轻烃异常来获取地下油气信息。塔里木盆地试验区已知油气藏上方具有良好的游离烃化探异常显示,干燥系数在840~1989之间,显示游离烃异常与深部油气的热演化相关。土壤游离烃组分平衡系数、湿度系数、特征系数等指标预测与判断地下油气藏性质的结果与实际地质结果相吻合。近地表游离烃的甲烷/丙烷指标均值高达25~116,由北向南依次增大,说明油气藏埋藏深度依次增大。丁烷异构比和戊烷异构比特征显示雅克拉油气区有机质成熟度最高。结果表明:游离烃的轻烃组分和含量变化特征能够预测与判断地下油气藏的位置、性质、有机质成熟度和保存条件。  相似文献   
889.
基于熵权-正态云模型的岩爆烈度分级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科平  林允  胡建华  周彦龙 《岩土力学》2016,37(Z1):596-602
岩爆是深埋地下工程主要的工程地质灾害之一,其烈度分级预测是必须解决的岩石工程重大问题。针对岩爆烈度分级的不确定性,选取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与抗拉强度比σ_c/σ_t、切向应力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比σ_θ/σ_c、弹性变形能指数Wet和岩石完整性系数K_v等定量化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结合云理论建立了岩爆烈度分级预测的熵权-正态云模型。以国内外12组典型岩爆工程实例对所建模型进行检验,并与逼近理想解法、高斯径向基函数法的判别结果及实际情况进行对比。为进一步考察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利用该模型对终南山公路隧道工程竖井的岩爆实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基于熵权-正态云模型的岩爆判别预测结果与实际岩爆情况较吻合,表明熵权-正态云模型在研究岩爆烈度分级预测中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可为深部地下工程岩爆烈度分级预测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890.
位于滇西北断陷带东北部、程海-宾川断裂带北端的永胜地区上新世以来断裂活动强烈,构造地貌特征显著。永胜地区1:50000活动构造填图发现,区内共存在各类断裂14条。其中金官断裂(F1)、永胜断裂(F2)、木耳坪羊坪断裂(F3)三者规模最大,活动性亦远超其他断裂,属于程海-宾川断裂带的一级分支断裂,其他断裂为程海-宾川断裂的二级分支断裂。构造地貌特征、错断地质体及擦痕统计等均指示区内断裂现今主要以伸展正断活动为主,根据活动性的差异可将其分为强、较强、中等、弱、极弱5类,其中金官断裂的活动性最强,垂向活动速率可达0.20~0.26 mm/a。对永胜地区主要断裂几何学、运动学特征的研究及动力学机制的讨论可知,永胜地区主要断裂在平面上构成向东突出的弧形旋扭构造体系,在剖面上表现为张扭性断裂常见的负花状构造;程海-宾川断裂带现今活动主要是在近南北向主压应力作用下产生的近东西向的伸展正断,并因为叠加了旋扭作用而具有一定左旋走滑。永胜地区的弧形旋扭构造体系及滇西北断陷带等均是在川滇内弧带顺时针旋转及南汀河断裂、畹町断裂与理塘断裂的走滑拉分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