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83篇
测绘学   56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98篇
地质学   277篇
海洋学   46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51.
经镜下成岩特征分析,哈得逊地区石炭系含油气储集层,可划分为六种成岩岩相。其中,薄砂层由致密混合型胶结相和非致密混合型胶结相组成;东河砂岩由溶蚀相、原生孔隙相、溶蚀-原生孔隙相和碳酸盐胶结相组成。其储集性能也随成岩相的不同而变化,椐物性分析评价,溶蚀相为Ⅰ1类特好储集层,原生孔隙相和溶蚀-原生孔隙相为Ⅰ2 类好储集层,非致密混合型胶结相与碳酸盐胶结相中的非致密型为Ⅱ类中等储集层,致密混合型胶结相和碳酸盐胶结相中的致密型为Ⅲ类较差储集层。在此基础上,依据相应的测井参数模式,对全区八口井进行了分析研究,除了获得各成岩岩相及储层类型在纵横方向上的展布特征外,应用溶蚀相的展布、成因及油气运移机理等特点,对新含油区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452.
根据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的反射和结构特征,结合地震剖面振幅旋回性变化,将研究区中新统划分为3个层序组及6个三级层序。三个层序组自下而上分别对应三亚组、梅山组及黄流组三个地层组。在层序格架内识别出六种典型的地震相类型:丘状地震相、前积地震相、水道充填地震相、杂乱地震相、波状地震相以及平行—亚平行地震相。三亚组以波状反射和平行—亚平行反射为主;梅山组以丘状反射和波状反射为主,梅山期是生物礁发育的繁盛期;黄流组仍以丘状反射和波状反射为主,但丘状反射规模较梅山组明显减小。中新统整体上表现为一个水进的过程,从滨浅海环境过渡到浅海环境再逐渐过渡到半深海环境,发育有扇三角洲、生物礁滩以及水道沉积体系,而地震相的分布和演化明显受沉积体系演化的控制。生物礁和水道沉积可能是该区的有利储层。  相似文献   
453.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蛇绿岩中铬铁矿的前景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蛇绿岩地幔橄榄岩中产出的豆荚状铬铁矿是铬的主要来源,是中国极缺的重要战略资源。开展豆荚状铬铁矿成矿作用及围岩地幔橄榄岩的研究,是进一步寻找铬铁矿床和缓解中国铬铁矿资源的瓶颈状态的必要手段。本文以西藏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内几个主要的地幔橄榄岩体及其中的铬铁矿体为研究主体。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蛇绿岩的组成、矿物成分、岩石地球化学成分和Re-Os同位素等特征,探讨铬铁矿和地幔橄榄岩的形成过程,取得以下进展和认识:(1)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各段的岩石组合存在较大差异,构造背景的演化过程也不同,佐证了特提斯洋演化过程的不均一性;(2)在雅江西段存在高铝型和高铬型两类铬铁矿矿体,其余都为高铬型铬铁矿,铬尖晶石的矿物化学特征记录了不同构造背景的痕迹;(3)地幔橄榄岩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表明地幔橄榄岩及铬铁矿具有深海地幔橄榄岩和岛弧地幔橄榄岩两者的特点,是岩石/熔体反应和部分熔融作用叠加的结果;(4)提出豆荚状铬铁矿为多阶段形成的认识,经历了早期俯冲到地幔过渡带,在地幔柱/地幔对流驱动下,运移到过渡带顶部冷凝固结,在侵位过程和俯冲带环境,含水熔体与方辉橄榄岩反应的过程;(5)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金刚石等超高压矿物的普遍存在,西段的几个大型岩体与罗布莎存在较多相似之处,均经历了相同的构造背景和豆荚状铬铁矿的成矿作用,存在较大的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454.
浅海陆架一直是我国海上油气资源勘探的重点。对浅海陆架的分类、国内外陆架沉积的研究历史及现状进行了回顾总结,讨论了水动力条件、沉积补给机制和相对海平面变化对陆架沉积的控制作用,并据可容纳空间与沉积物补给的比率将浅海陆架划分为补给主导的陆架沉积体系和可容纳空间主导的陆架沉积体系。补给主导的陆架沉积体系以高的沉积补给速率和海退为特征,高位期陆源河流沉积物的大量卸载是陆架补给的主要模式;可容纳空间主导的陆架沉积体系以相对海平面上升和沉积物高速逸散为特征,陆源沉积物供给有限,原地沉积物受潮流、风暴等水动力的再改造,从而成为有效的陆架沉积补给源。综合应用多种技术手段,从全球海平面变化、沉积物补给和水动力条件等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出发进行精细的陆架沉积特征研究应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455.
垭都—蟒洞铅锌成矿带是川滇黔矿集区内重要铅锌成矿带,近年来随着猪拱塘超大型铅锌矿床的发现,逐渐成为地质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在综合分析前期累积各类地质矿产勘查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最新找矿勘查和研究成果,通过对比区内铅锌矿体的产出特征及其就位空间,总结其铅锌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为区内铅锌地质勘探深入提供实际依据。结果表明,区内铅锌矿体产于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组之下的碳酸盐岩地层中,铅锌矿床(点)沿垭都—蟒洞主干断裂带成群成带分布,多数铅锌矿(化)体与主控断裂平面距离小于1 km,主干断裂(垭都—蟒洞断层F1)和前峰"冲-褶"体系及次级断裂带为铅锌富集成矿有利地段,其中"褶皱+轴向断层"构造体系、"主干断裂+同向次级断裂"体系、"层间断裂、破碎带、溶洞"等控制了铅锌矿体的产出。此外,区内铅锌矿体主要产于主断裂破碎带内及其下盘,受硅钙界面控制明显,主要赋存于靠碳酸盐岩一侧,而与地层层位无关,仅部分为层间断裂控矿,其中,"高碳泥质挤压蚀变带"和"铁锰碳酸盐化"是区内铅锌矿体主要的近—中近矿围岩蚀变。该区已知矿床的深部一定构造岩性组合空间内找矿潜力较大,如垭都、筲箕湾和亮岩等铅锌矿深部,以及F1南段...  相似文献   
456.
数据分析处理是区域化探测量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异常信息与矿化信息提取的关键。本研究以浅覆盖区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为基础,在综合研究区地质、地球化学背景的基础上,利用分区标准化方法进行数据预处理,并基于多元统计分析进行异常及矿化信息提取。结果显示,与传统区域化探数据处理方法相比较,分区标准化数据处理后圈定的异常分带和浓集中心更为明显,该方法能够强化低背景区的弱缓异常并且突出高背景面状异常的浓集地带。通过多元统计分析,综合区内地质背景与矿化特征,将研究区内元素划分为3个组合:Ⅰ类:主要元素为Au、As、Sb、Hg、Sn、(Pb),可能代表与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成矿元素组合,为区内具有成矿指示意义的主要因子;Ⅱ类:主要元素为Cu、Zn,可能反应了区内中酸性火山活动所形成的高背景异常;Ⅲ类:主要元素为W、Mo、Bi、(Pb),代表区内高温热液成矿元素组合。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在调查区划分出3处(A、B、C)找矿目标区,优选A区开展异常查证,在查证区发现金矿(化)体7条,矿(化)体平均品位Au0.12~3.745 g/t,单样最高品位达19.20 g/t,找矿效果显著,为下一步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457.
洱海环境沉积学研究--表层沉积物营养盐与粒度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原  尚榆民 《沉积学报》2000,18(3):346-348
云南洱海表层沉积物营养盐与粒度分布的相互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 :湖泊水动力较弱的水域,TP、Fe_P、O_P与粘土矿物的相关性较好。而近岸水动力较大的水域,如河溪入湖处,有利于TN、TOC、氨氮、残留磷的富集,它们与碎屑矿物的相关性很好,如石英和方解石。另外,沉积物中粘土矿物越多,粒径越小,沉积物对磷的吸附作用就越强,在洱海这种类型的沉积物主要分布在远岸深水 -较深水的北部湖心。  相似文献   
458.
克拉玛依至百口泉地区中二叠世的坡折带十分发育,表现为顺物源方向具多级坡折的特点,按其发育的位置可分为盆缘坡折带和盆内坡折带,受边界逆冲断裂持续活动、盆内次级断裂活动的影响,坡折带的演化表现为多期、幕次性、差异活动以及继承性等特征。坡折带对地层超覆叠置、层序构成样式及沉积相的展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建立了受多级坡折带控制的圈闭发育模式,在坡折带附近,可形成岩性圈闭、地层超覆圈闭、不整合面遮挡圈闭等类型。  相似文献   
459.
黄土高原芨芨草土壤水分特征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芨芨草草地土壤水分状况及芨芨草水分利用情况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芨芨草地土壤贮水量呈明显的季节变化;土壤剖面可依含水量变化分为3层,即速变层、活跃层和稳定层。芨芨草群体水分利用效率以6月份为最高,而单叶水分利用效率7月份最高,具有较强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460.
以德州市区富营养型养鱼水面为立论基础,研究气象要素与有机沉积严重鱼塘的溶氧关系。据19 年资料分析表明,市区池鱼泛塘系综合因子与气象要素影响造成水体缺氧所致。水体溶解氧含量与日照时数、气压、气温、风、冰雪和大雾等密切相关。根据水体理化、生物因子与气象变化,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改变水域生物环境,可有效预防池鱼泛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