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5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王民  卢双舫  吴朝东  王伟明 《沉积学报》2011,29(6):1190-1198
通过密闭体系热模拟实验考察了煤岩和泥岩产物产率及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高温阶段甲烷的来源除了重烃气的裂解外,还有有机质直接裂解的贡献。泥岩有机质在初次裂解过程中易于生甲烷的组分较少且热稳定性要高,煤岩有机质在初次裂解过程中易于生甲烷的组分相对较多且稳定性较弱。煤岩在低温阶段热解的液态烃中正构烷烃通过环化和芳香化作用与沥青...  相似文献   
42.
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控藏作用及大型油气藏勘探方向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生代以来准南前陆地区发育一系列冲断褶皱带,本文对该褶皱带的生长地层识别、地震剖面构造解析和平衡剖面恢复,并结合前人磁性地层学年龄结果,对准南冲断构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准南山前三排冲断褶皱带形成时间自天山向盆地逐渐变新,其中第一排的构造发生时间为~7 Ma,第二排构造为~2 Ma,第三排构造在1 Ma之后.系统...  相似文献   
43.
黑色页岩微量元素形态分析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本文采用 4级不同形态逐级提取的方法研究了湘西上震旦统、下寒武统黑色页岩微量元素的物相分布特点。各形态微量元素含量和主要矿物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 ,微量元素主要受控于有机质和硫化物含量的变化 ,较高的有机产率和缺氧的古海洋环境是影响黑色页岩中微量元素分布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44.
延安地区延安组沉积岩类型及储集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朝东 《岩石学报》1996,12(4):606-618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延安地区延安组的岩石组成,下部以石英砂岩为主,中上部为长石砂岩和岩屑砂岩。在此基础上,对延安组的砂岩进行了孔渗特征等储集性能研究,分析了古沉积环境与胶结物的形成是影响孔渗特征的决定因素,以高弯度河流的点砂坝和浅湖滨滩的砂岩储集性能为最佳。延安组的宝塔山砂岩与富县组的巨大河道砂体可作为延长组向上运移来油气的储层,延安组中、上部广泛发育的三角洲平原、高弯度河道砂体,可储集延安组油源岩产出的极少油气  相似文献   
45.
天山北麓塔西河河流阶地的变形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穿过吐谷鲁背斜的塔西河变形阶地测量和年代学分析,计算出该背斜处地壳抬升速率在75~130ka间为1.70~3.24mm/a.12~13ka间增至12.25~8.16mm/a.全新世时则为2.25—2.57mm/a,明显具有脉动性的特点,其平均隆升速率为2.06~3.57mm/a.第四纪以来.构造活动及气候变化控制着河流下切和侧蚀作用的进行.因此塔西河阶地的形成和发育明显受第四纪以来构造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多成因性和多层次性.是构造气候相互耦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6.
吴朝东  曾凡刚 《矿床地质》1998,17(Z3):477-480
本文采用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分析了湘西-黔东一带重晶石矿床中的有机质特征。结果表明,矿石中有机碳含量较低,但具有原生残留有机质的明显特征;重晶石矿床形成于缺氧环境,但较形成上覆富碳质页岩的还原条件弱;矿质来源主要为热液喷气作用。生物的发育为Ba的转化和沉淀提供了条件,海水硫酸盐为重晶石的形成提供了充分的硫源。  相似文献   
47.
为深入研究准噶尔盆地南缘新生界古气候演化过程,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准南)新生界地层泥岩、砂岩中粘土矿物成分、坡缕石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新生界泥岩中粘土矿物组成主要有蒙脱石、伊利石、坡缕石和绿泥石等;坡缕石是指示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的特征矿物,呈纤维状、束状等形态,其形态及与周围矿物的接触关系说明坡缕石为典型自生成因,坡缕石、伊利石、绿泥石构成的粘土矿物组合所反映的干旱气候与地层颜色变化相吻合。  相似文献   
48.
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新生界地层主要分布于准噶尔盆地南缘与天山耦合部位。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对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新生界沉积岩样品进行了测试。本文根据样品中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REE)特征以及特征元素比值等地球化学参数,探讨了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新生界物源区构造背景、物源性质及风化程度。通过常量、微量元素构造判别图(含量及比值)判断得出中-新生界沉积岩源岩以长英质岩石为主,构造背景为活动性大陆边缘。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新生界具有较低化学蚀变指数(CIA)和较高成分成熟度变化指数(ICV)的特征,分布范围分别为52~89、0.37~1.82,反映准南中-新生界物源区古风化程度低、沉积物成分成熟度低,表明物源区构造活动强烈,属于快速剥蚀和搬运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49.
中、新生代天山隆升过程及其与准噶尔、阿尔泰山比较研究   总被引:49,自引:4,他引:45  
根据穿越天山地质剖面观察、系统裂变径迹(FT)测年年龄与热演化模拟结果分析,并综合前人研究结果,天山陆内造山带中、新生代主要经历2次明显的隆升事件,分别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和中新世以来(25~0Ma)。从天山地区磷灰石FT年龄结果来看,主要记录了早期隆升年龄,但热演化模拟结果显示普遍经历了中新世以来的快速隆升。在天山北缘从盆山边缘的近25Ma开始隆升到前缘带的现今活动,表明天山陆内造山带在隆升的同时还逐渐“增生”扩展。系统研究和分析表明,东西准噶尔和阿尔泰地区则主要记录了晚中生代以来的持续隆升过程,新生代构造活动不明显或强度相对天山要弱。上述事实表明,天山及其中亚地区新生代的陆内活动是受喜马拉雅碰撞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具有向北渐弱的特征。  相似文献   
50.
研究了湘西晚震旦世—早寒武世形成黑色 页 岩的沉积环境和含矿性。黑色岩系形成于沉积盆地斜坡或以下地带,与海平面上升有关。晚 震旦世到早寒武世早中期的沉积层序可划分为三个III级层序。海平面上升的结果使下层海 水成为还原环境,有机质得以保存,沉积了大面积的黑色岩系。湘西上震旦统、下寒武统分 别构成了黑色页岩-磷块岩-硅质岩组合和磷结核-重晶石-石煤-多金属富集层两个成矿 系列,含矿层段集中发育于海平面上升期和凝缩层沉积中,在受海底火山、喷泉活动提供丰 富物源的背景条件下,有机质参与元素的迁移、富集作用,经成岩期的转化富集成黑色岩系 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