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60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苏门答腊岛位于印度尼西亚西缘,是环太平洋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铜、金、铅、锌等金属矿产资源,对其资源总量进行评价可以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在对该区进行野外调查和1:100万低密度地球化学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小比例尺尺度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的地质特征、关键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构建了该类金(银)矿床的预测模型;认为该区NW向苏门答腊大断裂及其次级断裂与新生代岛弧岩浆岩具有密切的时空耦合关系,该断裂系统和新生代岩浆岩共同控制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的产出;已知金(银)矿床点和1:100万低密度地球化学异常可以作为快速圈定研究区有利找矿地段的标志;并据此圈定成矿远景区5个,其中A级成矿远景区3处,B级成矿远景区2处;然后,利用通用密度模型预测了不同概率下的各远景区未知矿床数,并运用蒙特卡罗模拟预测了苏门答腊岛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产在不同概率下的金(银)资源量。   相似文献   
102.
巧家松梁铅锌矿床位于小江深断裂和巧家-莲峰大断裂所夹持的"三角地带",矿体产于灯影组中、上段中-厚层硅质白云岩、硅质条带白云岩中。矿体产出严格受构造的控制,F5、F6断裂分别控制着①、②号矿体。矿石矿物简单,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和黄铁矿,脉石矿物以白云石为主,次为方解石、石英。文章分析了松梁铅锌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认为铅锌成矿的潜力较大,矿床的深部及外围找矿前景良好。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成矿预测的标志:上震旦统灯影组强蚀变白云岩、硅质白云岩作为地层岩性标志;NW向压扭性断裂带及其光滑断面是构造标志;白云石化、方解石化等中、低温热液蚀变是地表重要的找矿标志;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和低电阻、高极化率分别是深部找矿的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标志。  相似文献   
103.
104.
基于HHT方法的非平稳人工地震动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Hilbert-Huang变换(HHT)得到实际地震动的时变渐进功率谱,利用渐进功率谱和三角级数法进行人工地震动的合成.与传统方法中先生成平稳人工波,再乘以强度调制函数进行非平稳化相比,文中利用渐进功率谱生成的人工波能够反映地震波能量在时频平面上的分布,它不仅具有强度非平稳性,而且也具有频率非平稳性,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05.
Using multi-mesh gillnets and trawls, the fish communities in Dianshan Lake at 6 stations from Oct. 2009 to Jul. 2010 were investigated seasonally to reveal the biodiversity and its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The long-term changes in their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were then analyzed to identify the main infl uencing factors and several measures for lake restoration were put forward. Thirty six species, belonging to 9 family and 30 genera, were collected, amongst which, the order Cypriniformes accounted for 61.1% of the total species number. In terms of importance value, Cypriniformes was the predominant group, Coilia nasus the dominant species, while Cyprinus carpio and Rhinogobius giurinus were the subdominant taxa. The community types did not differ among stations, but between season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seasons and among stations in species diversity, but richness differed both spatially and seasonally. Along with the process of eutrophication and the drastic reduction of the area colonized by macrophytes from 1959 to 2009–2010, the fish diversity declined markedly, and species numbers of herbivores and piscivores declined proportionately more than those of invertivores, omnivores, and planktivores. The decline of potamophilus and river-lake migratory fish was more marked than those of sedentary, river-sea migratory, and estuarine fishes. Eutrophication concomitant with sharp reduction of macrophyte area and overfishing may be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decline in fish diversity in Dianshan Lake.  相似文献   
106.
为了丰富测绘工程专业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增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直观性、互动性和适应性,本文采用Flash技术,结合3dsMax,VRP和HyperCam软件设计开发了一款能模拟测绘工程专业实习的教学软件。软件按照Flash技术的页面美观、操作简便、便于扩展、应用高效的特点设计,实现了在计算机上进行理论知识指导、仪器构造仿真、测量原理模拟、软件操作演示和练习自测评估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7.
东辛永3地区为一多油层、中高渗透复杂断块, 内部被多级断层切割复杂化, 沙河街组为其主要含油层位。在三维地震解释基础上, 针对构造形态、成因机制不明确等问题, 根据相似理论支撑, 经过材料选取、边界设定、时间确立、受力加载, 对研究区古近纪沙河街组构造演化进行构造物理模拟。模拟结果实现了研究区基本断裂特征的恢复, 验证了地震解释结果; 初期北北东、北西向伸展、后期右旋剪切及底辟上拱多期构造能够成功模拟, 明确了其成因机制, 与整体东营凹陷伸展区域应力场及郯庐断裂带转型机制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8.
提出一种高分辨率SAR图像与光学图像之间的自动配准方法,首先利用仿射变换进行SAR图像和光学图像粗匹配,简化了整体算法的处理复杂度;然后使用边缘检测算子分别对光学图像和SAR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为后续精匹配做好了数据准备;最后基于归一化互相关原理进行图像之间的同名点精匹配。引入的比值边缘检测算子(ROA)与传统光学检测算子相比,可以较好地克服SAR斑点噪声,提取出的SAR特征图像与光学特征图像非常相似,提高了算法的准确性和鲁棒性。以星载3米TerraSar数据和1米SPOT数据为例进行算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实现自动的异源图像之间的像素级匹配。  相似文献   
109.
针对丽水市森林覆盖率高达79.1%,每年森林火灾损失严重的情况,在研究丽水森林火灾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分析气象条件对丽水市森林火灾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森林火灾发生次数与相对湿度、降水成反比,与气温的季节性变化有关,与风速、雷击次数成正比。  相似文献   
110.
基于TIGGE资料的流域概率性降水预报评估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赵琳娜  吴昊  田付友  齐丹  狄靖月  段青云  王志 《气象》2010,36(7):133-142
利用2008年7月1日至8月6日TIGGE-CMA资料存储中心的ECMWF、NCEP和CMA等业务中心1~10天的集合预报降水结果,结合淮河流域上游大坡岭—王家坝流域内19个站点的降水观测资料,对流域内的日降水预报效果进行了基于降水等级划分的确定性TS评分、概率性Brier评分以及考虑所有降水强度概率的百分位降水评估,并对2008年7月22—23日的强降水过程的预报效果进行了重点评估分析,探索了多模式概率预报降水面向流域的评估方法。结果表明,超级集合的TS评分和Brier评分优于单个中心的集合预报平均,集合平均由于平滑作用削弱了对长预报时效较强降水的预报能力;三套集合预报都体现部分成员具有捕捉实际降水的多种可能性;流域面雨量和单站百分位的分析表明: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强降水的预报能力逐渐减弱,而超级集合由于考虑了更多的降水可能性,预报强降水的量级和空间分布同观测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