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利用海口市1951~2000年5~10月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汛期不同等级降水日数与汛期总降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海口市汛期总降水量与相当暴雨日数关系相当密切,与暴雨日数关系次之.与中雨和小雨日数的关系不明显。汛期总降水量与相当暴雨日数具有较一致的气候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2.
Observed daily precipitation data from the National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 in Hainan province and daily data from the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NCEP/NCAR) reanalysis-2 dataset from 1981 to 2014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inan extreme heavy rainfall processes in autumn (referred to as EHRPs) and 10–30 d low-frequency circulation. Based on the key low-frequency signals and the NCEP Climate Forecast System Version 2 (CFSv2) model forecasting products, a dynamical-statistical method is established for the extended-range forecast of EHRP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EHRPs 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10–30 d low-frequency oscillation of 850 hPa zonal wind over Hainan Island and to its north, and that they basically occur during the trough phase of the low-frequency oscillation of zonal wind. The latitudinal propagation of the low-frequency wave train in the middle-high latitudes and the meridional propagation of the low-frequency wave train along the coast of East Asia contribute to the ‘north high (cold), south low (warm)’ pattern near Hainan Island, which results in the zonal wind over Hainan Island and to its north reaching its trough, consequently leading to EHRPs. Considering the link between low-frequency circulation and EHRPs, a low-frequency wave train index (LWTI) is defined and adopted to forecast EHRPs by using NCEP CFSv2 forecasting products. EHRPs are predicted to occur during peak phases of LWTI with value larger than 1 for three or more consecutive forecast days. Hindcast experiments for EHRPs in 2015–2016 indicate that EHRPs can be predicted 8–24 d in advance, with an average period of validity of 16.7 d.  相似文献   
73.
为了精准判断玉米所处生长阶段,远程实时监测玉米长势,分析生长阶段与田间环境要素间的关系,本文提出深度局部关联神经网络,克服了玉米生长阶段识别中存在的多模态和模糊性问题,在Oxford VGGNet(Visual Geometry Group Net)模型中添加一个新的监督层,即局部关联损失层,提高深层特征的判别能力。基于所提的玉米生长阶段图片识别新算法,拓展环境要素监测功能,设计一套基于深度学习的玉米农田监测系统。系统由玉米农田监测装置和云端服务器组成,监测装置采集玉米图像、气象要素和田间位置数据,通过4G无线发送给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利用深度局部关联神经网络识别生长阶段,显示结果并存入数据库中。仿真试验表明,深度局部关联神经网络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92.53%,较VGGNet的87.21%和LSTM的88.50%,准确率分别提高了5.32%和4.03%。实地测试结果表明,野外环境下系统准确率可达到91.43%,能够稳定地对农田玉米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4.
围绕国家战略性产业发展对稀土资源的需求, 特别是紧缺的重稀土资源, 如何快速有效地发现富含重稀土矿床找矿靶区是勘查地球化学急需解决的问题。“化学地球”大科学计划获得全国地球化学基准数据, 圈定稀土异常超常富集区9处, 其中新发现的滇南红河州蒙自—中越边境地区稀土富集区轻重稀土比值(LREE/HREE)为3.5, 与华南富含重稀土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异常LREE/HREE比值一致。结合地质背景、成矿母岩、气候和地形地貌特点等初步判断具有寻找类似华南富含重稀土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资源潜力。因此, 对这一异常的核心区, 开展了1:25万、1:5万地球化学调查和风化剖面测量, 并经29个钻孔验证, 初步发现马鞍底潜在超大型富含重稀土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富矿区分布于坡度较缓的坡脚处, 风化母岩为印支期和燕山期花岗岩、元古界斜长片麻岩和变粒岩。风化剖面厚度最深可达25 m左右, 富矿层位位于全风化层, 一般在2~13 m深度, 矿体平均厚度6~13 m, 最厚可达21 m, 平均品位0.14%。根据29个钻孔和84个风化壳剖面测量, 初步估算稀土潜在矿石量约9.46亿吨、稀土氧化物潜在资源约100万吨。这是我国首次在滇南地区发现潜在超大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该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同时富含轻稀土(镧、铈、镨、钕)和重稀土(钆、铽、镝、钇), 具有重大经济价值和科学意义。这一发现表明开展从极低密度、低密度到高密度地球化学调查, 获得全部16个稀土元素高质量数据是发现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快速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5.
冯存均  丁明雷  左石磊  吴慧 《测绘通报》2015,(3):105-107,132
城镇建成区调查是正在开展的浙江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之省情普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旨在基于遥感影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相关专题数据, 依据统一的《浙江省城镇建成区调查技术规程》, 形成科学真实的城市建成区范围边界。城镇建成区调查地理信息应用系统立足于《浙江省城镇建成区调查技术规程》, 充分利用RS和GIS技术, 实现了遥感信息自动提取、城镇建成区范围划分、建成区变化监测等功能, 是开展城镇建成区调查的重要辅助工具。本文对系统的功能设计与实现进行了阐述, 并对目前系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6.
降尺度法在海南省降水趋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动力和统计相结合的角度,利用国家气候中心研制的动力气候模式输出的月、季平均500hPa高度场及其派生变量场作为预测因子,制作海南省月、季降水量趋势预测。月降水量经22个独立样本试验、季降水量经17个独立样本试验,趋势预报评分均超过国家局业务考核标准和同期业务发布评分,表明建立的预测模型可在海南省短期气候预测业务中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77.
北秦岭构造带早古生代构造格局和演化过程受到地质学界的长期关注,秦岭岩群在早古生代期间是否经历整体俯冲-深俯冲是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之一。西峡寨根地区界牌村附近寨根岩体围岩长英质片麻岩中出露了斜长角闪岩和长英质脉体,本文对其开展了详细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矿物化学和锆石包裹体分析,以期为该问题的探讨提供新的限定。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界牌斜长角闪岩原岩年龄为820Ma,变质时代为(422±5) Ma,锆石中出现斜长石和石英包裹体。该岩石具有与区内榴辉岩相似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岩石中存在2类角闪石,分别形成于角闪岩相变质和之后的退变质阶段,长英质脉体中存在大量继承/捕获锆石。其中,1115~1576 Ma、502~517 Ma锆石来自秦岭岩群高压-超高压长英质片麻岩,908~935 Ma锆石来自寨根岩体,该岩石形成时代为(447±4) Ma,在420 Ma受到变质改造。长英质脉体具有富w(K2O)、Rb和Ba,低w(CaO)、w(Fe2O3T)、w(MgO)和w(TiO...  相似文献   
78.
锂因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而备受关注。以往锂矿勘查主要集中于盐湖型和硬岩型锂矿,针对沉积型锂矿开展工作较少。本文聚焦于中国西南滇黔桂地区,以岩石和水系沉积物中锂的时空分布特征为基础,分析区域内沉积型锂矿成矿潜力。结果显示,中国西南滇黔桂地区水系沉积物锂含量平均值为46. 7×10-6,显著高于全国背景值32×10-6。以57. 0×10-6为异常下限,共圈定9个锂地球化学省,与已知的沉积型锂矿床分布具有良好的对应性。同时,锂异常浓集区与某些特定时代和岩性的地层分布密切相关。区内水系沉积物中锂元素含量受到岩石锂含量制约,以碳酸盐岩为主的构造单元水系沉积物中的锂显著次生富集,以陆源碎屑岩为主的构造单元内水系沉积物中锂富集程度较弱。综合分析认为,西南滇黔桂地区锂异常带的形成受区域岩石类型、次生富集作用和气候条件等多重因素制约。该研究对了解西南滇黔桂地区锂元素次生聚集就位机制和指导沉积型锂资源的找矿勘查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9.
介绍海南省气象业务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各子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80.
吴慧  刘晓忠 《浙江测绘》2008,(4):8-10,18
基于杭州市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项目的实施,阐述了如何利用遥感影像发现新增建设用地,并对影像预处理、变化信息提取和制图输出等几个关键环节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