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71篇 |
免费 | 957篇 |
国内免费 | 51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64篇 |
大气科学 | 393篇 |
地球物理 | 504篇 |
地质学 | 2065篇 |
海洋学 | 593篇 |
天文学 | 37篇 |
综合类 | 305篇 |
自然地理 | 38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3篇 |
2023年 | 105篇 |
2022年 | 130篇 |
2021年 | 147篇 |
2020年 | 104篇 |
2019年 | 125篇 |
2018年 | 129篇 |
2017年 | 100篇 |
2016年 | 140篇 |
2015年 | 131篇 |
2014年 | 209篇 |
2013年 | 145篇 |
2012年 | 159篇 |
2011年 | 139篇 |
2010年 | 130篇 |
2009年 | 166篇 |
2008年 | 141篇 |
2007年 | 158篇 |
2006年 | 138篇 |
2005年 | 157篇 |
2004年 | 161篇 |
2003年 | 146篇 |
2002年 | 116篇 |
2001年 | 98篇 |
2000年 | 98篇 |
1999年 | 113篇 |
1998年 | 113篇 |
1997年 | 139篇 |
1996年 | 138篇 |
1995年 | 136篇 |
1994年 | 102篇 |
1993年 | 93篇 |
1992年 | 75篇 |
1991年 | 86篇 |
1990年 | 90篇 |
1989年 | 58篇 |
1988年 | 25篇 |
1987年 | 33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20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6篇 |
1978年 | 6篇 |
1964年 | 4篇 |
1960年 | 6篇 |
1958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我们在用燃烧中和法测定样品硫的含量时,发现与硫酸钡重量法他分析结果系统偏低。造成这一系统误差的原因主要是分析方法和仪器装置上的问题,其次与操作人员技术水平有关。虽然对仪器装置和操作方法进行了尽可能的改进,但仍然没有明显的效果。因此,一般采用校正系数法来校正燃烧法的测定结果。关于校正系数法的校正系数,有关文献尚无详述,习惯上往往采用标样对照试验所得到的比例关系,作为改正分析结果的校正系数。如安徽省化工地质队化验室,即以一个标样 (鄂铜高全硫Ts=7.01%)用燃烧法作了106次平行测定,取其重合次数最多的一个值 (Ts=6.80%,n=32,表1) 来求取体正系数:: 相似文献
22.
本文指出了工程建设监理有关阶段的信息管理利用的重要性,合理利用信息管理成果,对提高经济效益,控制质量、科学优化工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3.
从像质的概念出发,导出了像质评定的简单公式。在干涉图的每个选定点上测量条纹间的间隔和角度来计算几何光线的斜率误差,然后把这些角度误差画在一张图纸上用以表示几何点扩散函数的角度大小,可以方便而简洁地评定成像质量,避免了复杂的计算。 相似文献
24.
采用有限元法模拟了北澳大利亚Mount Isa盆地古流体迁移及温度场的分布,特别评价了浮力对沉积喷发型SEDEX矿床成矿的作用.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浮力驱动的热液循环主要由断层深度及其与含水层的空间关系所控制.海水从一条断层向下迁移,然后沿着主要的含水层横向流动.在此过程中地热导致温度逐渐增高,最后在浮力作用下加热后的富含金属元素的流体从另外一条断层向上运动并喷发到海底.计算表明喷发到海底的热液温度范围在115~160℃之间,并在一百万年的时间内保持了2.6~4.1m·a-1的流速.这些条件在适当的化学圈闭环境下有利于形成Mount Isa规模的SEDEX矿床.因此,浮力是盆地范围热液循环的一个重要驱动机制,其强度之大足以形成类似于北澳大利亚Mount Isa规模的超巨型热液喷发型矿床. 相似文献
25.
利用北京市观象台2002年1~12月气球无线电探空观测的垂直高度分辨率为50m的温度观测数据,研究1.67—8.02和13.57~19.92km高度区间归一化温度扰动垂直波数谱,并将它们和线性饱和模式比较.结果表明,单个垂直波数谱的谱斜率和谱振幅存在相当大变率,这和线性饱和理论的预期不一致.然而,在对流层的不同季节和不同地方时观测的平均垂直波数谱显示了很好的类似,即谱斜率非常接近于理论值-3.0,谱振幅和浮力频率的4次方成比例关系,认为对流层季平均谱很好地遵循线性饱和模式,并且在目前是唯一的.相反,在下平流层,平均垂直波数谱的谱斜率与理论值有较好的一致,但观测谱的谱振幅却明显偏离了线性饱和模式的理论预期值.这些观测的平均谱在目前也是唯一的.从对流层和下平流层的平均谱得到的盛行垂直波长在2.1—3.2km之间,与文献中报道的结果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26.
深基坑工程变形预报神经网络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提出了深基坑变形预报的人工神经网络法,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建模和应用实例。预报结果与实测值较为吻合,从而表现在深基坑工程中利用该方法进行变形预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7.
28.
海岸侵蚀灾害管理中的几项基础工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讨论了作为海岸带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管理内容──海岸侵蚀灾害管理中的几项基础性工作,主要讨论了灾害评估的意义;海岸侵蚀灾害管理基础图件和专业图件的名称及主要内容;建立海岸侵蚀灾害信息系统的意义和主要内容;关于海岸侵蚀灾害管理法的意义和急迫性;提出了建立禁建区和禁采区的意义和紧迫性,并指出在海岸带开发建设中要统一管理,全面规划,注意到海岸带生态环境的特殊性。总之在海岸侵蚀灾害管理中,首先要做好基础工作,在此基础上做好法制建设和依法管理。 相似文献
29.
我国省域工业主导产业的遴选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主导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决定性和指向性的作用.主导产业的选择是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课题.依据6个量化指标,从4个维度对“十一五”期间主导产业进行遴选,发现以能源及相关产业为代表的重化工业是各省的重点,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的省份较少,劳动密集型产业依然是东部发达省市的重点,预期中的产业转移并未实现;以行业为变量对各省份的主导产业进行聚类分析,可将31个省份划分为5类,反映了我国各省份主导产业布局特点;在此基础上,依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和各地区“十二五”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0.
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多尺度特征与影响因素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000年和2015年京津冀地区四类生态系统服务(净初级生产力、粮食生产、水源涵养、土壤保持)进行估算,采用多层次空间统计法、相关分析法和玫瑰图法对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进行多尺度分析,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定量揭示土地利用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对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净初级生产力(NPP)、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高值区集中分布于京津冀北部和西北部山区,低值区分布于东南部平原区,粮食生产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格局。2000—2015年仅粮食生产服务上升,净初级生产力、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服务均下降。(2)粮食生产与水源涵养、粮食生产与土壤保持表现出权衡关系,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表现为协同关系,这3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与协同关系均呈增强趋势。(3)耕地的粮食生产服务上升,土壤保持服务下降,各地类的净初级生产力均呈下降趋势。(4)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增强主要归因于土地利用因子,耕地减少、建设用地大幅增加、林地和草地增加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