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40篇
海洋学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白石泉含Cu-Ni硫化物镁铁-超镁铁侵入体位于中天山地块,其主要岩石类型有辉石橄榄岩、橄榄辉石岩、橄长岩、辉长岩及角闪辉长岩等,具有明显的堆晶结构.对岩体的主要、微量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岩体属铁质镁铁-超镁铁岩,具有拉斑玄武质岩浆的分异趋势;并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Sr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Hf),以及具有LREE富集((La/Yb)n=1.27~9.95)的右倾型稀土元素分布模式.Pb同位特征表明母岩浆与软流圈地幔和EM Ⅱ地幔物质有关.综合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母岩浆为来源于受早期俯冲物质混染的软流圈地幔的高镟拉斑玄武岩浆.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没有受到上地壳及围岩的混染.原生岩浆形成后,经过了橄榄石、辉石、斜长石及铬铁矿的分离结晶作用和硫化物的熔离作用.目前出露的岩体为富含橄榄石及硫化物的“晶粥“在高位岩浆房中演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32.
哈拉湖地区属于青藏高原冻土区,地质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具有良好的天然气水合物赋存条件和找矿前景,因此在试验区开展了高精度的浅层反射地震试验,激发震源选用KZ-28大型车载可控震源。通过分析试验区地震地质条件,结合本次浅层地震勘探的探测深度和目的层反射波特点,在地震剖面采集前,对可控震源的台数、扫描频率、扫描长度、振动次数和驱动幅度进行了试验研究,对不同的单一激发参数试验得到的地震记录进行对比分析,在满足探测要求的前提下,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地震记录分辨率和信噪比为目的,确定了该地区地震勘探可控震源的最佳激发参数为:可控震源台次1台2~3次,扫描频率8~100 Hz,扫描长度12 s,驱动幅度75%。  相似文献   
33.
1990-2000年间西藏林芝地区冰川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基于多时相陆地卫星影像和DEM数据,利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提取了林芝地区的冰川信息,并对区域内的冰川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林芝地区1990-2000年间冰川总面积减少了568.71 km2,平均退缩率56.87 km2·a-1;经对典型冰川区110余条冰川监测数据显示,10 a间冰川有前进、...  相似文献   
34.
天山—阿尔泰东部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铜镍成矿区,近年来针对区内的铜镍矿床和相关岩体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找矿也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已经探明了十几个矿床和矿点。笔者基于以往研究成果,结合目前地质勘查和找矿评价的新进展,比较详细地全面总结了后碰撞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基本特点、成矿规律和成矿过程,并建立了描述性成矿模型。这些矿床沿一组平行的走向近东西的深大断裂分布,与成矿有关的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体一般不大于5km2,小的可为一个岩墙。矿化分两种类型:通道型和熔离型。成矿时代为298~270Ma,为中亚成矿带大规模成矿期的组成部分,形成于后碰撞伸展阶段。与这组铜镍硫化物矿床有关的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体可能是早二叠世大面积喷溢岩浆的残留根部或通道部分,可能与地幔柱活动有关。另外,针对区内的地质特征,结合以往找矿的成功经验,对区内进一步的找矿工作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35.
尕尔穷铜金矿的发现是近年来在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取得的重要找矿突破之一,目前已发现的矿体类型主要有接触交代矽卡岩型和构造破碎带型2种。前人在该区的研究已经注意到矽卡岩与花岗斑岩的成生联系,斑岩型矿产的成矿潜力较大。该文利用多光谱遥感图像,以寻找区内斑岩型矿床为目标,开展了线性构造、环形构造、铁帽类色要素和围岩分带的遥感解译,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遥感羟基异常和铁染异常。研究结果表明:区内主要发育NW-NNW向、NE-NNE向和近SN向3组线性构造;环形构造按组合样式可划分为5个环形构造系;铁帽类色要素与遥感异常较吻合;区内围岩分带较复杂,但多属斑岩铜矿成矿的有利围岩。综合分析认为,5个环形构造系为进一步找矿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36.
那拉提构造带位于天山西段伊犁盆地与南天山之间,出露宽度约25km,由早元古代片岩,片麻岩及混合岩,混合花岗岩组成;深层次韧性剪切带及叠加中-浅层次剪切带发育;那拉提构造带南缘断裂明显,南侧为古生代浅变质黑色岩系;构造带北缘韧/脆性剪切带宽度大,两侧岩石劈理化后易于混淆,故界线不明显,那拉提构造带基本地质特征可与邻国中天山对比,存在寻找国外类似大型金矿床的条件和可能。  相似文献   
37.
通过对新疆西天山四种典型岩石类型的岩石学特征和含矿性分析,认为糜棱岩中相对富集金,银,铜,并且砷也较富,在区域寻找金、银、铜矿方面有较大的指导意义。火山碎屑岩对金,铜等成矿有利,但此类岩石中铜,金分布存在不均匀性,在一些具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硅化,绿泥石化等现象的韧性剪切带,极可能呈富矿层位,这类岩石应是该区寻找铜金矿床的主要岩石类型。  相似文献   
38.
秦岭─大别造山带及其南北缘地震层析成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秦岭─大别造山带及其毗邻地区310个地震台站记录到的区域地震23600条P波到时数据,重建了该区地壳和上地幔三维速度图像。结果表明:1.秦岭─大别造山带及其毗邻地区地壳和上地幔存在显著的横向不均匀性,直至110km深度处依然明显。2.地壳上部的速度图像与地表地质构造密切相关:造山带隆起区显著高速;盆地及坳陷区明显低速。由速度鲜明对比勾勒出的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界基本上位于扬子北缘主边断裂带上。3.中地壳的速度图像表明,造山带内部的一些低速区对应于一些大型推覆构造。4.40+0km深度处的速度图像反映了该区莫霍界面深度的起伏。大致以107°E为界,以东地区地壳厚度小于40km,以西地区大于40km,且呈现出往西地壳逐渐加厚的趋势。5.位于滦川、商县、丹凤的北秦岭构造带,上地幔顶部出现低速异常,异常速度值约为7.39—7.55km/s。结合地球物理测深的结果,可能是由下地壳、上地幔顶部的热过程所致。  相似文献   
39.
东天山白山斑岩型钼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邓刚吴华  卢全敏 《地质通报》2004,23(11):1132-1138
白山钼矿是首次在东天山康古尔韧性剪切带东段南侧的康古尔-土屋-赤湖-黄山成矿带内发现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斑岩(石英网脉)型钼矿床。该矿床产于下石炭统千墩组(C1g)的黑云母长英质角岩带与花岗斑岩脉内,赋矿岩石主要由含有钾长石-石英细脉、硫化物细脉和长英质角岩组成。钼矿体形态以似层状为主,长100-2000m,平均厚度2.31~43.9m,钼品位变化范围0.030%-0.106%,矿区平均品位0.06%,矿体向深部延深较稳定,厚度大。从内向外可划分出钾长石-石英网脉带、黑云母-石英-钾长石化带、石英-绢云母化带、青盘岩化带4个蚀变带,其中钾长石-石英细网脉极为发育地段形成钼矿体。同时,从地貌、遥感、地球化学、构造、岩石、蚀变6个方面与典型斑岩钼矿床进行了对比,总结了白山钼矿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0.
对池祁高速钓鱼台隧道洞口大型崩塌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崩塌处治措施,并通过现场监测分析对崩塌处治效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钓鱼台隧道洞口崩塌是地形、地质、降雨、施工措施不当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地形和地质条件是形成崩塌的内因,降雨和施工措施不当等因素是诱发崩塌的外因。基于以上影响因素并结合隧道洞口实际情况,提出了“临时支护+永久性防护”的综合处治方案,即采用洞内背拱加固、掌子面反压回填、崩塌体卸载、洞口双层小导管支护、接长明洞以及洞顶仰坡锚杆框架防护的方案。现场巡视与监测数据表明,隧道洞口崩塌处治措施得当,工程效果显著,实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