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30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根据2015年5月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生态环境调查资料, 探讨长江口春季表层沉积物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和生源硅(BSi)4类生源要素的空间分布和来源。结果表明: 2015年春季长江口表层沉积物TOC、TN、TP和BSi平均含量分别为0.315%、0.041%、0.066%和0.450%, 其中, 沉积物中TOC、TN受到陆源输入和海洋自生输入双重影响, 且海洋自生组分的贡献较大, 二者空间分布均呈现南部分布最高并沿西北方向递减趋势; TP分布主要受陆源输入影响, 并呈西北向东南递减趋势; BSi来源于生物沉积, 总体呈现南部高、北部低的分布趋势。与2007年相比, 长江口表层沉积物有机碳、氮含量降低, 东南外海区域替代浑浊区域成为表层沉积物生源要素含量最高区域, 且陆源输入对长江口表层沉积物生源要素的贡献趋于减弱。  相似文献   
52.
根据2004年5月和2007年5月长江口近海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分析了春季长江口鱼类群落特征,探讨了春季长江口鱼类群聚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2个春季航次共捕获鱼类生物9目25科36种,其中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黄鲫(Setipinna taty)、鳀(Engraulis japonicas)、竹荚鱼(Trachurus japonicas)、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和鲐(Scomber japonicas)为优势种。2004和2007年长江口近海鱼类存在4个生物群聚:以鲐为特征种的南部高温型、以带鱼为优势种的南部低温型、以竹荚鱼为代表的北部高温型和以黄鲫占绝对优势的北部低温型。影响2004和2007年长江口海域鱼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水深、底层总磷、表层悬浮体含量、底层盐度和表层温度。其中,水深、盐度和悬浮体含量驱动鱼类群聚空间变异,温度驱动了时间变异。与1999—2001年相比较,2004和2007年长江口鱼类群落发生显著变异,鱼类资源种类数量和生物量减少,优势种亦发生演替;水深、盐度、温度变异对鱼类群聚分布保持影响力,水域悬浮体含量成为鱼类群聚空间变异的重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53.
沙尘暴与内蒙古农牧业生态环境变迁随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尘暴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自浑沌开定、万物创始以来,有者为证:早在白垩纪末(距今7000万年)就有风沙尘出现了;沙尘暴有弊有利,或利少弊多,或利多弊少,威力巨大,有着极强的破坏力和远距离输送物质的能力,在内蒙古地区乃至我国北方的大部地区其发生率和影响程度仅次于旱灾,是主要灾害之一。近年来,有关沙尘暴的论述与事例,稍作留意便能拾手可得的事实,充分反映出人类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对自身生存状况的高度关注和提高生活质量需求意识的不断增强,是人类重新认识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文明程度的必然体现。  相似文献   
54.
本文以青藏地块北部盆地的形态、规模性质及沉积地层和断裂几何形态性质及发展历史为基础,结合深部结构、Pn值的对比和新生代岩浆活动,对该地区的新生代构造演化和地球动力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出印度板块碰撞后的推挤作用转换为剪切作用,形成不同性质和产状的活动断裂,并叠加地球自转影响和深部物质的活动,是使本地区构造复杂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55.
土壤年代学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和论述了土壤年代学方法及其测年原理,以及该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应用前景.作者将该方法的基本思路引入榆木山和阿尔金山山前地区的活动构造测年工作,并初步建立了土壤CaO、CaCO3和CaCO3累积指数值与发育年代之间的定量计算关系式,统计得到了土壤中砾石钙膜的平均累积速率.通过回检和应用对比分析,认为土壤年代学方法适用于中国西北地区,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6.
昌马断裂带断层岩研究及其粘滑,蠕滑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断层岩的分布、内部结构、宏观变形及断层泥中石英颗粒形态、表面特征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昌马断裂带粘滑、蠕滑特征。同时指出,昌马断裂带虽以粘滑运动为主,但仍伴有一定量的蠕滑活动。  相似文献   
57.
北京西山中新生代多期次变形强烈,是探讨华北板块构造演化的重要窗口.构造解析及EBSD组构分析表明,黄院奥陶系发育4个期次变形,第2期NE-SW向挤压变形为主体构造样式.第1期为顶面指向SEE的简单剪切,透入性面理S1已基本置换层理S0,伴生110°~120°缓倾拉伸线理;自北向南,第2期变形可划分为纵弯褶皱亚带和逆冲剪切亚带,褶皱倒伏趋势和剪切条带显示上盘向SW逆冲;第3期为沿面理S2发生的NNW向正断层式滑脱,第4期为近N-S向陡倾正断层系.依据卷入变形的闪长岩脉最年轻锆石U-Pb年龄峰值(~116 Ma),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1)黄院奥陶系第1期SEE向剪切时代为早白垩世晚期;(2)第2期晚白垩世NE-SW向挤压变形形成于燕山运动晚期,可能与蒙古-鄂霍茨克洋关闭之后的陆陆汇聚相关.   相似文献   
58.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不同尺度下植物对环境条件的响应机制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为了更好理解不同沙地景观区域植被指数(NDVI)对气象水热环境因子的响应机制,以2000—2013年7—9月MODIS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3S空间分析技术和通径分析方法,对科尔沁沙地围封保护区、人工造林固沙区和流动沙丘区等3种景观类型区NDVI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其变化的同期气象水热因子年降水、关键期降水、关键期最大一次性降水、重要期降水、年均温、关键期均温、关键期最高气温、关键期最低气温等8个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景观类型区NDVI整体上呈现增长的态势。降水的影响明显高于气温,且降水主要起正相关作用,气温主要起负相关作用。促进沙地围封保护景观区NDVI增长的气象因子是关键期降水,决策系数最大且为正(0.445);人工造林固沙景观区受到人工造林更新和农业开垦的影响,削弱了水热条件对NDVI的影响,相比较而言,重要期降水影响较大;流动沙丘景观类型区主要受到关键期气温极值的影响,其他因子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9.
本文以甘、宁、青地区为例,分析了青藏块体内北东向构造的分布、生成、发展和现今活动以及力学性质诸方面的特点。同时强调了这组构造的成因和运动学的独立地位及其对地震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60.
长江口表层沉积物有机碳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2007年2、5、8、11月4个航次野外调查资料,系统地探讨了长江口表层沉积物总有机碳(TOC)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类型以细砂和粉砂为主,细颗粒泥沙主要分布在调查水域南部,北部海域以砂组分为主,沉积物组成和分布具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长江口及其邻近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