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108篇
海洋学   30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32.
1959年6月在内之岱矿区西部的第一个钻孔见矿后,虽然矿床规模仍在扩大,但从1960年1月起,已着手开发工作.两年以后,建成了一个月产2500吨原矿的采选企业.到1964年4月,它的生产规模扩大到3500吨/月.在这期间,通过坑道和钻孔逐步探明了矿区地质构造,将原来控制的预想矿量升级为确定矿量和推定矿量,并找到了一些新矿体.  相似文献   
133.
斜长角闪岩和角闪岩相变质岩石是大陆中—下地、岛弧深部地壳以及俯冲大洋地壳中最重要的组成岩石之一,查明目前地壳中斜长角闪岩的体积含量、空间分布及其应变状态对于深入研究大陆地壳的形成与演化过程极其重要.笔者等实验测量了云南高黎贡韧性剪切带典型变形斜长角闪岩7个关键性方向上的地震(P和S波)波速随静水围压(0~600 MPa)的变化规律,并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测定了主要造岩矿物角闪石、斜长石和石英的品格优选方位,查清斜长角闪岩中地震波速各向异性与剪切波分裂的成因,确定斜长角闪岩中有限应变椭球与波速椭球的对应关系,为今后利用原地地震波速的各向异性调查地壳深部区域构造应变场提供必要的实验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4.
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X射线荧光光谱(XRF)、离子选择电极(ISE)、显微镜光度计和煤化学等方法,研究安徽淮北朔里煤矿5号煤层与侵入岩浆岩(岩床)接触面附近煤的光学性质和稀土元素分布特征。结果显示,与岩床直接接触的热变质煤在光学上显示天然焦的典型特征,除惰质组以外的显微组分大都变成了较粗大颗粒状镶嵌结构体,各向异性显著,小球体发育,微气孔很发育;与岩床间接接触(岩床之下)的热变质煤镶嵌结构体变细,各向异性变弱,微气孔不发育,未见小球体。研究还发现,从岩床下边缘至煤层底板泥岩表面的8个煤分层都显示铈(Ce)严重亏损的特征;在稀土元素标准化曲线上,Ce负异常"V"型谷非常显目,表明岩浆的高温将煤中原来的Ce3+氧化成Ce4+而与其它三价稀土元素(RE3+)发生了分离。数据显示,在朔里煤矿岩床接触变质煤中,稀土元素丰度与煤的灰分产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表明岩浆熔体中的微量元素迁移到周围煤中并未造成灰分产率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35.
边玉  阎百兴  欧洋 《湿地科学》2014,(2):235-242
总结已有的人工湿地微生物研究发现,数量、活性和多样性是辨识人工湿地微生物特征的关键指标。以识别这3类指标的研究方法为依据,对相关研究方法/技术进行分类,全面介绍这些方法/技术的基本原理,比较这些方法/技术的优缺点及应用前景,认为未来人工湿地微生物研究方法/技术的发展重点是对现有方法/技术的提升与改进、多种方法/技术的有机结合和新方法/技术的研发。  相似文献   
136.
分析了油田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按照企业的长远发展需求,新疆油田基于天地图构建了企业地理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通过高效率的云技术应用,解决了历史问题,收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内容可作为天地图在国内大中型企业推广应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7.
苏南局部富硒土壤及其天然富硒茶叶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硒(Se)是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的微量元素,不同地区土壤中硒含量分布是不均匀的,依据局部富硒土壤线索开发天然富硒食品是农业地质环境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江苏省1∶25万区域土壤地球化学调查资料显示,尽管全省表层土壤总体相对贫硒,但在江苏南部溧阳—宜兴一带局部低山丘陵地区存在较大面积的富硒土壤,并据此线索在当地新发现了天然富硒茶叶。初步研究表明当地富硒土壤的形成与特定地质背景有关,生产天然富硒茶叶的土壤环境相对优越。  相似文献   
138.
应用青海省2004年5.8月20个生态环境监测点内(未食)外(牛、羊等踩食)观测的牧草生长状况资料分析,监测点内外,牧草的高度和产量具有显著的差异,覆盖度差异不显著;其中,平均高度高出0.7—4.8cm,覆盖度高出3.8%-6,6%,鲜草产量高出183.0-1263.0kg/hm^2。  相似文献   
139.
大量研究表明大约 1.0~0.8GaBP时期,全球形成统一的Rodinia超大陆,当时华北地块处于中低纬度地区,与劳伦及西伯利亚地块相连。燕山地区的中上元古界是以大套碳酸盐建造为主的结晶基底之上的第一盖层沉积。元古代地球大气-海洋系统发生了 O2增多、CO2减少的古全球变化,1.85GaBP开始由还原性转变为氧化性,随着条带状硅铁沉积在全球的终止,出现广泛的红土堆积。甾烷、藿烷及类异戊二烯等生物标志物在前寒武纪沉积中的大量检出,表明早在古元古代地球上就可能已经有真核生物、真菌及光合细菌存在。近年来燕山中元古界长城系、蓟县系发现大量地球早期生物化石,包括真核藻类、多细胞藻类、颗石藻、藻叠层石及后生动物遗迹等,对探讨各种生命形式的起源与演化、恢复古环境与古气候变化过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0.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地区井下中侏罗统煤系地层中发现了丰富的孢粉化石,自下而上的西山密组、三间房组和七克台组分别建立了孢粉组合,依次为Cyathidites-Cycadopites-Quadraeculina组合、Cyathidites-Classopollis-Piceites和GranulatisporitesClassopollis-Podocarpidites组合;通过组合特征分析和孢粉组合对比,认为上述3个组合均为中侏罗世产物,根据各组的上下关系和重要分子的分布可以推测它们分别属于中侏罗世的早期、中期和晚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