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9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58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4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我们在计算了七百余种各类岩石的平均原子量数据的基础上,从岩石平均原子量结合地球物理和实验岩石学的资料,讨论一些地质学中的问题,诸如,花岗岩和玄武岩的成因,地壳和上地幔的结构模式以及元素的演化等等。由此,希望人们对岩石平均原子量的实质引起注意,并对本文提出指正意见。  相似文献   
32.
铸石结晶过程中球体的发育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成伟  叶大年 《地质科学》1974,9(3):227-233
在火成岩、变质岩、混合岩中,“球状”岩石是不乏见的。“球状”岩石最早为伯奇(Buch)所描述,以后一直为岩石学家所注意。对“球状”岩石中球体的成因,有各种各样的解释莱维森(Leveson)。凯斯勒(Kesler)用电子探针研究了球状安山岩中球体和基质的化学成分特点,并据基思(Keith)假说,推测了球体形成温度为900-1000℃,球体生长速度为10-6厘米/秒。  相似文献   
33.
34.
在氧化物和硅酸盐晶体结构中,氧离子作某种形式的堆垒,金属阳离子则充填于堆垒的空隙之中。氧离子体积比阳离子体积大得多,而且数量也多。所以,作为“实体球”而言,氧的总体积比阳离子总体积是25:1~30:1。也就是说,实体体积中有95%是由氧占着。假若我们把整个晶体的体积都归属于氧,于是就可以算出每个氧离子平均体积Vo(简称氧平均体积)。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概念。叶大年在开展国家科学基金项目“硅酸岩矿物和岩石中某些统计结晶化学规律的研究”时,将这个概念引入结构光性矿物学和材料学的研究之中,揭示出一些定量的规律。最近,本文作者对氧平均体积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说明氧  相似文献   
35.
结构光性矿物学是矿物学的一个新分支,它的任务是研究矿物(主要的透明矿物)的光学性质与其化学成份和晶体结构之间的关系。早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初期,著名的科学家尼格里就预言:“总有一天,人们能够从晶体的化学成分和结构计算出晶体的光学性质来,这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很有意义。希望物理学家、化学家和矿物学家来个竞赛,看准先解决这个问题”。尼格里的预言算不算矿物学中的“歌德巴赫猜想”呢?我们姑且不论,但是可以肯定,这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六十多  相似文献   
36.
近代科学传入中国已有数百年历史,而地球科学真正在中国扎根则刚满一个世纪。期间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进步,民族独立,文明昌盛,科学传播前赴后继,奋斗献身,他们将苦难化作光明的追求,照亮了多少代后人前进的路。这应是值得我们无比珍惜,认真学习,整理和继承的历史遗产。"以史为鉴",在迎接两个百年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上,我们多么需要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重振我们民族精神,启迪国人智慧,增强创新之路上的自信心。为此本刊特开辟《科海钩沉》栏目,热烈希望广大地学工作者积极参与这一栏目的写作,传播和讨论,凡与"地学百年"有关并具教育和启示意义的选题,无论主题大小或文字多少,形式不拘,均欢迎来稿。衷心希望这一栏目能成为学会联系、沟通广大会员及同行的又一个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37.
对3个合成的含Fe~3+的铁硅酸盐尖晶石γ-Fe_2SiO_4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并在298,150和95K的温度下对它们进行了Mossbauer谱的测试.每个温度下的Mossbauer谱均由两个双峰组成.这两个双峰分别被指派给八面体位置上的Fe~2+和四面体位置上的Fe~3+,并且根据Mossbauer吸收面积给出了占位结果表明,Fe~3+和少量的Si~4+分别占据在四面体和八面体位置上.根据Mossbauer分析所得到的占位,使用经过修正的公式,计算了八面体和四面体位置的平均键长.在此基础上,八面体和四面体的平均键长进而被用来计算含Fe~3+的γ-Fe_2SiO_4的晶胞参数和氧参数.此外,使用次近邻效应解释了含Fe~3+的γ-Fe_2SiO_4Mossbauer谱的Fe~3+谱线的宽化现象。  相似文献   
38.
对3个合成的含Fe3+的铁硅酸盐尖晶石γ-Fe2SiO4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 并在298, 150和95 K的温度下对它们进行了M(o)ssbauer谱的测试. 每个温度下的M(o)ssbauer谱均由两个双峰组成. 这两个双峰分别被指派给八面体位置上的Fe2+和四面体位置上的Fe3+, 并且根据M(o)ssbauer吸收面积给出了占位. 结果表明, Fe3+和少量的Si4+分别占据在四面体和八面体位置上. 根据M(o)ssbauer分析所得到的占位, 使用经过修正的公式, 计算了八面体和四面体位置的平均键长. 在此基础上, 八面体和四面体的平均键长进而被用来计算含Fe3+的γ-Fe2SiO4的晶胞参数和氧参数. 此外, 使用次近邻效应解释了含Fe3+的γ-Fe2SiO4 M(o)ssbauer谱的Fe3+谱线的宽化现象.  相似文献   
39.
国连杰  叶大年 《地质科学》2013,48(4):945-969
中国的地质学非我国自有,而是在传播和引入西方近代科学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西学东渐"的结果。在欧美等西方国家,至19世纪中叶,便建立并完善了近代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完成了学科体制化建设,比中国至少早一个世纪。从16世纪后半叶的"西学东渐",西方近代地学传入中国进行第一次启蒙,到引进、消化、吸收和本土化,最后建立中国地质学理论和方法体系,完成学科建制,中国地质事业历经了长达三个半世纪艰辛曲折并充满坎坷的历史进程。创建于1913年的地质调查所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科研机构,在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等第一代地质学家的领导下,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里,全面开创和奠定了中国近代地质事业,培养了一大批早期地质学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赢得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赞誉。地质调查所的成功及其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出了地质学,对我国古生物学、地理学、地震学、地球物理学、土壤学、考古、古人类学、燃料和地图等诸多学科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0.
叶大年  刘嘉麒 《地质科学》1997,32(3):249-253
赵宗溥教授今年80周岁,从事地质工作已经60年。他在中国地质学界以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而著称,又以敢于开拓、不囿成说而闻名。他的研究领域广博,在变质岩、火山岩、前寒武纪地质、矿物学和矿物材料学以及大地构造学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和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