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103篇
测绘学   70篇
大气科学   86篇
地球物理   41篇
地质学   251篇
海洋学   54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01.
基于遥感影像的信息提取与变化分析是检测地球表面变化的重要方法,在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灾害评估等方面应用广泛。合成孔径雷达(SAR)可以穿透云层,实现洪水期的对地观测,但侧视成像会随地形起伏产生叠掩、阴影等现象。DEM可以提供地面点的高程信息,反映地形的起伏变化,但无法提供地物信息。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多源遥感影像、基于改进U-Net网络的变化检测方法;并通过试验证明了该方法可以实现高精度、高效的洪涝灾害信息提取。  相似文献   
602.
文章基于MODIS下MOD17 A3、MCD12Q1产品,结合气温、降水数据,利用距平分析、趋势线分析以及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河南省2001年至2010年农田生产力的时空变化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农田生产力整体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态势;研究期内农田生产力呈现减少趋势的面积比例为4.98%,集中分布在信阳市的潢川县、固始县;河南省大部分农田的NPP与气温成正相关,成负相关的农田集中分布在西北边缘一带;农田NPP与降水成正相关的区域分布偏北,成负相关区域分布偏南,南阳盆地一带较为集中.  相似文献   
603.
2012年对围海造地后的福宁湾特殊生境海区开展春季、夏季两季的生态调查,研究底栖生物群落生态现状。两航次调查共鉴定底栖动物57种,其中软体动物24种,多毛类19种,甲壳动物9种等。总栖息密度407.5个/m2,其中软体动物占有65.6%的明显优势;总生物量为338.44g/m2,其中软体动物占有98%的绝对优势。种类数、生物密度和生物量三项指标,均为春季显著高于夏季,堤内高于堤外;聚类分析表明,季节是影响群落时空变化的主要因子;堤内外群落的差异主要与沉积物类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04.
2020年4月,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河北省区域地质调查院在宣化地区发现大型恐龙足迹群. 2021年,河北省区域地质调查院开展"河北省宣化南部中生代动植物遗迹调查""河北宣化立石村动植物遗迹群详细调查"项目,取得重要进展,为冀北地区恐龙群落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605.
606.
中国山东省诸城盆地张祝河湾村下白垩统杨家庄组发现了非鸟恐龙(蜥脚类和鸟脚类)与古鸟类足迹。该足迹点的非鸟恐龙足迹深受水浸沉积物的影响,发生了强烈变形。蜥脚类足迹的前后足迹面积相近,造迹者行进缓慢。鸟脚类足迹属于禽龙-鸭嘴龙类型的足迹。古鸟类足迹并不类似于中国以往发现的中生代鸟类足迹,而类似于韩国滨水鸟类足迹的金东鸟足迹(Jin-dongornipes)。讨论了莱阳足迹(Laiyangpus)和拟跷脚龙足迹(Paragrallator,亦译为拟似鹬龙足迹),前者因模式标本遗失而不明确,后者可归入安琪龙足迹未定种(Anchisauripus isp)。这批足迹的发现大大增加了山东省东部恐龙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607.
本文在分析山东黄河流域生态基础条件、生态本底状况,识别流域主要生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流域生态修复基本思路,构建了“两屏两心多廊”的流域生态修复格局,进行了流域生态修复分区;提出了流域生态修复的具体路径,主要是泰山和徂徕山-莲花山区域、黄河和大汶河生态廊道、黄河三角洲和东平湖湿地的生态修复;为实现流域一体化保护修复,从法律、经济、技术等方面构建了流域生态修复协同推进机制。  相似文献   
608.
人工影响天气(以下简称"人影")是气象服务于防灾减灾、缓解水资源短缺、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合理开发利用气象资源、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科技手段之一.《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重庆市气象条例》已明确:人影工作在作业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协调下,所需经费列入该级人民政府的财政...  相似文献   
609.
集合变换卡尔曼滤波(ensemble transform Kalman filter,ETKF)是一种有效的集合预报初始扰动构造方案.但是,有限的集合样本、相同的集合成员设置以及预报模式误差等可能会使两个距离较远的状态变量产生虚假相关,从而影响ETKF集合扰动的质量.为了有效解决远距离虚假相关问题,将局地化思想引入ET...  相似文献   
610.
本文利用高分辨率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和两组再分析资料,在研究不同模式初值对华南暖区暴雨预报质量差异明显的基础上,利用合成初值方法进行了模式初值对暖区暴雨预报的敏感性数值试验研究,讨论了模式初始场关键物理量对暖区暴雨预报质量的影响,重点开展了模式初值湿度场质量对华南暖区暴雨降水预报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模式初始场质量的较小差异,可显著影响本次华南暖区暴雨预报的降水强度、降水落区以及降水发生时间等的质量。初始水汽场对暖区暴雨预报影响最大,也最为敏感,是准确预报对流单体的发生发展以及地面强降水的基础。风场和温度场对暖区暴雨预报的影响相对较小。对流层低层较强的风速辐合是本次暖区暴雨强对流单体触发、生成和加强发展以至产生暖区强降水的物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