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41篇
地质学   108篇
海洋学   4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61.
本文给出了局部断层图像重建精确计算定理的简单证明。局部断层图像重建是一类仅需较少的扫面数据的断层成像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扫面物体的辐射剂量,提高图像重建速度。文献[6]针对局部断层成像的概念提出了一种扇形束的一般扫描轨道的局部断层的精确图像重建方法。本文为文献[6]的定理提供了一个简捷的证明。  相似文献   
262.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晚古生代早—中期物源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物源主要为太古界的中—深变质、强烈岩浆活动和混合岩化的复杂变质岩系及下元古界的一套变质火山岩—沉积岩系,在构造上具有稳定与活动的双重性。在不同物源影响区内,轻、重矿物组分特征也明显不同。镇原—庆阳地区的石英主要是棕色变质成因岩石,长石以碱性长石为主,母岩区为祁连—北秦岭造山带的太华群、秦岭群及宽坪群的变质石英砂岩、石英片岩、石英岩、花岗岩或花岗片麻岩等。综合分析,区内有3个不同的物源区,岩屑组成及重矿物组合在南、北物源分布区中明显不同,而且从盒8期青铜峡—固原断裂以西地区开始隆升,西部物源逐渐补给,并伴有火山活动。在REE配分模式上,南或西南物源的与海原地区的差异较大,与陇西古陆的一致,而且此物源的影响区距源区近,砂体厚度大,物性较好,山西组长石溶孔特别发育,并存在次生溶蚀型孔隙发育带,为最有利的勘探目标区。  相似文献   
263.
设以某个时间为起点至 t 时刻前的给定时段里,受统一构造应力场控制的大范围内的累积应变释放量为ε_0=1/C(?),j 是全区地震总个数。在同一给定时段里,该范围内的第 K 个孕震区的累积应变释放量为(?),m_k 是第 K 区地震总个数。其中,假定受统一构造应力场控制的大范围内,C 为常数;Ei 和 El 为相应的地震波能量。定义(?)为第 K 区在 t 时刻前夕的相对应变量。一次大震发生后,应力要重新调整,这必将引起一个地区应力系统的改变。我们希望有一个量来表明:在统一构造应力场控制下,这种调整、变化的特点。研究川滇地区1500年以来,M≥5.0级的地震活动表明,这一过程可以用相对应变量 P_k(k=1,2,…,9)来近似表达。自1917年以来,9个孕震区的共10次大震都发生在 P_k≤0.08的区里,而不发生在>0.08的区;对每个孕震区,P_k>0.08的期间是安全期,反之为危险期。这可作为川滇地震危险区的一个参考判据。  相似文献   
264.
苏联和日本两国对太平洋地区和上地幔构造的合作研究是苏联科学家在1968年发起的。在此以前,两国都在这个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合作的协调工作,在日本由国立地幔研究委员会负责,在苏联则由苏联科学院部际地球物理委员会负责。在国际合作研究上地幔计划范围内,第一阶段(1968~1970)是以熟悉两国深部地震探  相似文献   
265.
天然裂缝是致密油储层重要的储集空间和主要的渗透通道,影响致密油气成藏、富集规律、单井产能及其开发效果。本文利用野外相似露头、岩心、薄片及成像测井资料,在研究四川盆地中部下侏罗统致密灰岩储层裂缝类型和发育特征的基础上,阐明了其裂缝分布的主控因素与发育规律。四川盆地中部下侏罗统致密灰岩储层普遍发育构造裂缝和成岩裂缝,其中以高角度构造剪切裂缝为主,大部分裂缝为有效裂缝。在同一区域应力场作用下,构造裂缝的分布主要受岩性、层厚及构造的控制。其中灰岩中裂缝最发育,随着泥质含量的增加,泥质灰岩、灰质泥岩和泥岩的裂缝密度依次降低。总体上,随着灰岩层厚的增加,裂缝间距增大,裂缝发育程度降低。大安寨致密灰岩储层可以分为4 种组合模式,不同组合模式的裂缝发育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单层厚度为4~8 m 的介壳灰岩与单层厚度小于5 m 的泥页岩互层是形成裂缝的有利条件。不同构造部位的裂缝分布亦存在差异,其中断裂带附近与背斜轴部和转折端等构造高部位是裂缝发育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266.
氟喹诺酮类(FQs)药物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人工合成类抗生素,存在于水体、沉积物等各种环境介质中,并在水生生物体内得到富集,对人类健康和全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影响。环境中FQs残留的分析检测是了解其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和潜在生态环境风险的基础,本文系统总结了近几年海洋水体、沉积物和生物体样品中FQs的残留特征、样品前处理与检测技术,在此基础上,前瞻分析了海洋环境中FQs残留分析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表明,FQs的分离富集和测定必须充分考虑FQs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样品成分的复杂性。海水样品准备应注意过滤膜的选择和pH的调节;沉积物和生物体的样品准备应考虑水分、萃取溶剂、基质效应和pH的影响,并使用超声萃取。固相萃取、QuEChERS萃取、磁性固相萃取是分离富集FQs较常用的方法,吸附剂、淋洗溶液和洗脱溶液的选择和优化是提高样品回收率的关键。FQs的检测大多通过液质联用或液相色谱结合荧光检测器进行,其中色谱柱的选择、离子对试剂的添加和进样pH值的调整都是优化的关键因素。研究指出海洋领域FQs在线自动SPE技术的开发以及新型萃取吸附剂的研制应在未来研究中被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