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6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08篇
测绘学   86篇
大气科学   109篇
地球物理   51篇
地质学   252篇
海洋学   131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21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5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81.
海泡石化学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泡石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非金属矿,被广泛应用于航空、畜牧、化工环保等领域中,贸易活动十分活跃。鉴于中国一直没有海泡石标准物质,国际上的海泡石标准物质定值组分少,为了满足相关研究需求,本文研制了湖南湘潭的海泡石标准物质(GBW07138)。对Ba、Be、Bi、Cd、Ce、Co、Cr、Cs、La、Li、Lu、U、Nb、Nd、Ni、Pb、SiO2、Al2O3、Fe2O3、MgO、CaO、Na2O、K2O、TiO2共24种组分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针对不同含量、不同性质的组分,采用合理的国家标准方法检验了20种组分的RSD小于3%,其余4种组分Bi、La、Lu、Mo的RSD略大于3%,方差检验的F值均小于列表临界值[F0.05(29,60)=1.65],表明该标准物质均匀性良好。在稳定性考察期内,24种组分的含量无统计学上的明显变化,表明该标准物质稳定性良好。由9家实验室采用重量法、容量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传统化学分析方法和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协作定值,最终定值组分63种,涵盖了主量、微量及全部稀土元素,其中海泡石特征组分MgO和烧失量(LOI)的含量分别为18%±0.2%和8.55%±0.19%,这两种组分与现有的标准物质形成一定阶梯性,能够更好地满足海泡石成分分析测试需求。该海泡石标准物质可用于地质找矿、地球化学调查、地质矿产产品测试以及其他行业相关领域样品测试的质量监控标准。而且在研制该标准物质过程中,改良或开发的一些新方法可为后续开发海泡石标准物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82.
研究利用环青海湖地区8个气象站点1961—2018年逐日降水数据,分析了该地区夏半年降水量和极端降水指标的时空演变和大气环流特征,为准确理解水资源变化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结果表明:近60年环青海湖地区夏半年降水量呈显著增加趋势;极端降水事件各项指标(夏半年极端降水量、夏半年极端降水日数、夏半年极端降水强度、夏半年1日最大极端降水量、夏半年极端降水事件频率)呈上升趋势,尤其2005年以来各项极端降水指标上升趋势特别明显。21世纪初期是环青海湖地区的降水突变期,夏半年降水量和极端降水事件多项指标均在这一时期发生了突变。通过对极端降水指标与环流变化的关系研究发现,南极涛动指数(AAO)、西太平洋副高强度指数(WPSH)与极端降水指标显著正相关。在2006年前后南极涛动指数(AAO)和西太平洋副高指数(WPSH)发生比较明显的转折性变化,最终导致环青海湖地区夏半年极端降水各项指标在2006前后出现比较明显的突变。环青海湖地区夏半年降水量和极端降水量均存在6年的短周期和16年左右的长周期。环青海湖地区夏半年极端降水量和半年极端降水日数的均表现为西部较东部显著的空间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883.
一阶Buterworth递归式带通滤波器技术改进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寅生  欧阳玫君 《气象》1997,23(5):8-12
把一阶Butterworth递归式(FBR)带通滤波器应用于滑动样本,输出序列出现了振幅和位相的相对误差。为了克服这种现象给制作中长期预报带来的困难,作者通过数值试验,分析了该滤波器的误差传递特性,并设计了“拟定初值的三步滤波方案”。大量试验表明,该方案可较为有效地抑制输出序列的误差和位相飘移  相似文献   
884.
泸定地震导致大渡河沿线及周边区域分布有大量次生地质灾害和地质灾害隐患点,极大制约了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对该区域进行大范围隐患普查和早期识别,有助于防灾减灾工作的展开。本文基于时序InSAR技术对大渡河流域丹巴—乐山段超过1000 km范围进行了大面积滑坡隐患点普查,并结合PS与SBAS技术有效降低西南地区复杂的时间去相干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8处重点关注区域存在明显的滑坡和崩塌隐患点,主要集中在石棉和泸定地区,其中部分隐患点对流域有较大安全威胁。(2)泸定地震导致黄草坪、郑家坪与新华村典型隐患区产生加速沉降趋势,地面人员应重点观测。本研究可为后续分析泸定地震后灾害分布情况及流域内大坝及边坡变形机理分析和灾害预警提供可靠信息及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85.
探究不同时期专业村的共性特征和影响因素,对于掌握专业村演化规律、分类指导专业村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河南省2008年、2017年两个时间节点的专业村调研数据,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法、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了农业、工业、服务业三种产业类型专业村的消失、持续、新生状态及影响因素,得出如下结论:(1)农业专业村数量最多、空间分布密度最大、集聚点最多,且消失、生成速度均较快,但持续发展能力差;(2)工业专业村数量居中,空间分布密度低,但集聚特征明显,易于消失且形成速度最慢;(3)服务业专业村数量最少,空间分布密度低且分散,但持续发展能力最强;(4)较高的经济效益、产业化水平以及村内优秀的干部、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对专业村的形成与持续发展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专业村未来建设与发展,需要谨慎发展工业专业村、引导发展农业专业村、支持发展服务业专业村。  相似文献   
886.
基于GIS的空间数据和空间数据库浅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寒  吴侃  孙君 《江苏地质》2005,29(2):105-107
在数字城市、数字省区等数字工程建设和各个部门信息化建设迅速开展的时候,大量甚至海量空间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成为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者们面临的重要问题,研究空间数据和空间数据库变得非常迫切。简要介绍了空间数据的概念、特征和空间数据结构模型,并对空间数据库的设计做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887.
土壤碳氮储量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及全球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阐明乌拉特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碳氮储量分布与变化规律,利用相关性分析、随机森林与SHAP解释方法确定影响土壤碳氮储量的关键因子。本研究采用可通行路线网格布点法,在保护区内布设61个调查点,采集表层土壤(0~20 cm),测定土壤碳氮储量,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乌拉特梭梭林保护区内土壤全碳和全氮储量在空间上均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特点,其中核心区的全碳储量(1429.91 g·m^(-2))显著高于缓冲区(1194.09 g·m^(-2))和试验区(986.36 g·m^(-2));不同区域的全氮储量差异不显著(P>0.05),核心区、缓冲区、试验区分别为76.79、62.39、51.28 g·m^(-2);pH、电导率、梭梭树高度、物种丰富度、植被盖度和草本生物量在3个区域差异显著(P<0.05)。影响梭梭林保护区表层土壤全碳储量的关键因子为土壤全碳、土壤全氮、土壤含水率、电导率、容重、梭梭树高度、植物密度和pH,SHAP分析表明土壤容重、pH与土壤全碳储量呈负相关,其余因子与土壤全碳储量均呈显著性正相关;影响土壤全氮储量的关键因子为土壤全氮、土壤全碳、电导率、容重、土壤含水率、梭梭树高度、植被盖度、碳氮比和植物密度,SHAP分析表明土壤容重、碳氮比与土壤全氮储量呈负相关,其余因子与土壤全氮储量均呈显著性正相关;基于SHAP值计算的平均因子贡献率表明,保护区内较低的植物密度是限制土壤碳氮储量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同时发现,当梭梭树的平均高度高于2 m时对土壤碳氮储量的贡献有显著提升,因此加强对保护区内梭梭林的管理对提升土壤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88.
为降低风电场短期预报风速误差,减少风电场短期风功率偏差积分电量,提高风电场发电功率预测准确率,分季节研究了相似误差订正方法对ECMWF单台风机预报风速的订正效果.结果表明:相似误差订正后不同风机预报风速的误差差距减小;预报风速的平均绝对偏差和均方根误差明显降低,其中夏季和秋季华能义岗风电场两个指标降低幅度均超过0.1 ...  相似文献   
88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