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77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123篇
海洋学   31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1.
决策支持系统模型库管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在文中通过对稠油开采决策支持系统模型库管理系统的研究,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决策支持系统模型管理系统建立的模型。并应用到稠油开发采决策支持系统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92.
浙江磐安蕨类植物地理成分及区系相似性分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郝朝运  刘鹏 《地理科学》2005,25(3):379-384
分析了浙江磐安蕨类植物区系的组成和分布区类型,现知磐安共有蕨类植物34科、60属、112种(包括各种变种和变型)。磐安蕨类植物以东亚分布类型为主,特别是中国-日本分布类型最多,亚热带、暖温带特征显著,该区应置于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从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范围内。最后,文章生成了反映22个蕨类植物区系相似性关系的二维投影图和最小生成树图,对区系间的相似性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相结合能较客观地反映蕨类植物区系间的异同,可为多区系比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
南北两极地区是人类最后的资源宝库,加强对两极地区的考察是非常重要的.针对南北两极地区北斗二号三频数据质量评估问题,本文以两极地区IGS连续跟踪站北斗二号三频数据为基础,对比分析了两极地区北斗二号卫星可见数、DOP值、数据完整率、信噪比以及多路径.经研究发现,低纬度地区卫星可见数多于南极地区,南极地区多于北极地区,低纬度地区的DOP值小于南极地区,南极地区小于北极;在数据完整率方面,3个频率对应相同类型卫星相当,低纬度高于南极,南极高于北极,GEO最优,其次为IGSO、MEO最低;在信噪比方面,低纬度高于南极,南极高于北极;在多路径方面,南极整体低于低纬度,低纬度低于北极.  相似文献   
94.
针对现在数量庞大的盲人出行困难的问题,给出了在超声波避障基础上,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建立的导盲系统的相关算法。该算法由路径寻优算法、转弯判定算法等构成。通过预先设定的导航地图,根据GPS确定的盲人当前位置和盲人设定的目的地,由一块单片机计算最优路径,控制语音模块,全程语音引导盲人出行,帮助盲人顺利到达目的地。实测数据表明,在预设的导航地图范围内,用该算法实现的导航系统能指引盲人正确出行。  相似文献   
95.
通过对已往邹平火山岩地区实施的土壤汞气测量试验性成果的初步研究,24处汞气测量异常中经钻探验证见矿异常8处;有进一步工作意义的异常若干处。土壤中汞气测量异常与钻孔中铜元素原生晕异常相吻合、与铜矿及金属硫化物关系密切。由此可见,土壤汞气测量在第四系覆盖区寻找隐伏的多金属硫化物矿床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6.
地震中桥梁梁体和挡块之间的碰撞是导致挡块破坏的直接因素.为定量研究由碰撞带来的横桥向地震响应的变化,采用Kelvin接触单元模型和SSH法数值计算方法,推导了考虑梁体—挡块碰撞效应的桥梁地震响应的数值计算方法和步骤,并用MATLAB编制了相应程序.通过对比计算结果和有关文献的试验数据可以看到,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计算效率高,结果准确.最后通过一个例子说明了本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7.
为了解沾化凹陷泥页岩裂缝型油藏的成藏特点,对沾化凹陷罗63井沙一段碎裂岩方解石胶结物中的流体包裹体开展了岩相学及包裹体温、压及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碎裂岩的碎粒颗粒为泥晶白云岩,碎粒之间为亮晶方解石充填胶结,其内主要发育低气液比的烃包裹体与少量共生的气液两相盐水包裹体。烃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02~110℃,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15~119℃,冰点温度为-1.7~-2.0℃,盐度为2.8%~3.3%NaCl_(eqv),呈现低盐度流体的特征;烃包裹体的捕获温度为124~126℃,捕获压力为16.7~18.6 MPa;单体烃包裹体主要由碳数小于25的正构烷烃类组成,主峰碳为C15,Pr/n C17、Ph/n C18和Pr/Ph值分别为0.42、0.55和0.69,方解石胶结物捕获的轻质油应源自渤南洼陷中心相对成熟的沙四段烃源岩,捕获时的流体压力系数大于1.56。  相似文献   
98.
介绍一种基于通用计算图形处理单元(GPGPU)技术快速提取数字表面模型(DSM)的方法,探讨了使用LiDAR和摄影测量方法获取数字表面模型的不同特点,并通过分别使用CPU和GPU技术获取一个大面积山区数字表面模型的案例对比,证明了基于CUDA架构的数字表面模型提取方法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
100.
异常地层压力是现今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油气勘探面临的一个重要地质问题。运用最新构建的基于孔隙性岩石静力平衡方程的地层压力预测模型,确定了中央坳陷带异常地层压力分布特征,并分析了不同凹陷超压发育特征存在差异的原因。研究表明:(1)中央坳陷带单井压力剖面存在常压型、单段超压型、超压囊型和旋回超压型4种类型;(2)超压顶界面埋深从陆架向深海、从西向东逐渐增大;(3)纵向上,从浅水区到深水区、由西向东超压跨越层位逐渐增多,从浅层到深层超压强度逐渐增大,但乐东、宝岛和北礁凹陷具有"双层式"超压结构;平面上,以乐东、陵水、松南和宝岛4个凹陷为强超压中心,超压强度向南北两侧(低)凸起逐渐降低。总体上中央坳陷带超压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但是不同凹陷间超压分布特征又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主要受到晚期快速沉降速率、泥岩发育特征、烃源岩成熟度和断裂发育特征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