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31.
32.
提出地震会商中会议发起人—参与者的应用模式,研究了会商期间通过在广播端实时广播操作消息、运用网络实时推送技术,使各异地参与的信息节点会商资料内容一致,同时接收端实时接收并执行操作消息,从而同步显示广播计算机的操作画面,最终达到模拟广播视音频效果。该方式既克服了普通网络视频会议图像对网络带宽要求高的缺点,又增强了会商会议在线动态数据分析的真实性与及时交互性,亦突破了传统会商会议只能局限在同一会场的限制。本系统经试点单位的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3.
提出一种基于Hbase的地震大数据存储方法,通过搭建测试平台、Java语言开发测试程序,并与MySQL在存储、查询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方面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Hbase存取地震数据耗时更低,在数据量多时,其性能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34.
35.
采用Sentinel-1A卫星提供的升降轨雷达影像数据研究门源地震同震形变及震源机制。首先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D-InSAR)技术获得门源地震的同震形变场;然后以升降轨同震形变场为源数据,利用弹性半空间位错模型进行反演,确定地震的断层几何参数和滑动分布;最后基于同震滑动模型对升降轨同震形变场进行正演。结果表明,沿雷达视线方向的升轨和降轨同震形变场最大抬升形变量分别为39 cm和58 cm,最大沉降形变量均为56 cm。此次门源地震为左旋走滑型地震事件,发震断层方向为NWW-SEE、走向为109°、倾角为86°,主要集中在地下2~6 km处,最大滑动量为4.2 m,释放的地震距为8.22×1018Nm(MW6.6)。正演结果表明,本文滑动分布模型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6.
房屋抗震能力调查对于全面摸清地震灾害风险底数,预测地震灾害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实地调查方法难以大范围开展,而依靠经验估计和人工解译的遥感房屋抗震能力评价的效率仍有待提高。针对此问题,文章以深度学习遥感目标识别算法为基础,提出了多尺度聚合的房屋自动提取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湖北省房屋抗震能力遥感初判,自动提取房屋建筑共计1 060万余栋,并对其抗震能力进行了分类判别。经与试点县实地调查结果对比,文章方法房屋提取误差总体在10%以内,房屋抗震能力判别准确度在72.3%~90.9%之间。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方法可为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程房屋调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7.
结合资源体的概念和土地要素功能提出了土地资源体概念,将土地资源数据对象组织成土地利用资源体、土地权属资源体等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体。在土地资源体对象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土地资源管理业务需要,提出了土地资源体多级变粒度数据组织管理模式,对土地资源体横向按资源体、图库、图层集合、图层和地物等不同资源授权粒度,纵向按多级区域层次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国家、省、市级别的土地资源管理以县为基本单位,以区域特征管理国家、省、市、县等逻辑关系,县级的土地资源时空数据按资源体、图库、图层集合、图层和地物等不同资源授权粒度来对数据进行管理。在具体的土地资源管理和业务实施时,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对位于不同位置、不同层次、不同资源体类型的土地资源体进行动态组合。  相似文献   
38.
在分析土地资源数据更新内部联动性较强等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适合广域网络环境的土地资源数据更新机制。该土地资源数据更新机制采用选定工作区域、数据提取、数据下载、离线数据编辑、数据上传、数据更新等流程来具体实现。测试表明:该土地资源数据更新机制能较好地运用于县级土地资源管理部门,满足县、乡等多级土地资源管理的日常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39.
40.
热液和冷泉活动是现代深海环境中两个重要的极端系统,它们均是岩石圈与外部圈层之间进行物质、能量转移和交换的重要途径,它们之间既有显著差异,但也存在很多相似点。一系列调查研究表明,在某些特殊构造单元,热液和冷泉活动可能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在构造地质、生物生态和元素循环上存在某种相互作用或耦合关系。冲绳海槽作为西太平洋一个典型的弧后盆地,发育了繁盛的热液和冷泉活动,是研究这两个海底极端系统相互影响机制的天然实验室。在大量文献调研和野外精细探测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冲绳海槽内相互毗邻的冷泉和热液之间的物质扩散过程及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初步建立了两个极端系统内两种不同流体相互作用的概念模型,认识到未来如对两个深海极端环境共生区构造发育特征、地层流体演化、生物群落以及矿物元素组成进行系统分析,将有助于建立更加完善的冷泉-热液两个系统在物质和能量上的耦合关系模型,同时也有助于揭示它们在生物生态之间的沟通融合规律,最终可建立盆地尺度上热液-冷泉区相互作用模式,从而加深对西太平洋甚至全球范围内冷泉-热液两个极端环境系统甚至"流体-固体"耦合的规律性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