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4篇
地球物理   12篇
综合类   2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1988年11月6日发生在云南省澜沧—耿马地区的两次强烈地震,其构造分型属雁列地震。7.6级地震的地表形变带呈“入”字形展布;7.2级地震的地表形变带反映单一发震构造特征。根据大地水平形变资料,主压应变轴为北东方向,地表形变带上存在明显的水平剪切错动;根据大地垂直形变资料,地表形变带无垂直向弹性差异形变,仅表现出一种重力堑的作用。本次地震序列所反映出来的大地形变基本特征与中国历次大陆地震相同。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龙陵地震前兆异常资料的综合分析,提出了龙陵前兆异常的时间、空间、强度变化的基本特征;从前兆异常是直接反映震源孕育与变化过程的观点出发,提出了解释异常特征的前兆场扩展模式;最后,对该模式在预报中的可能应用,谈到了一点设想。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对形变测量资料初步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龙陵地震的垂直形变特征。龙陵地震之前,震区存在一个隆起过程,符合肖尔茨等人提出的扩容模式。通过一段水准测量资料反映出来的震时形变特征,显示了北北西向镇安断裂是这一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之一。文章通过震区地壳垂直形变的研究,引出并讨论了震区垂直力的存在及其物理依据,同时讨论了龙陵地震的某些临震预报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朱成男  刘玉权 《地震学报》1980,2(3):321-331
本文分析了环绕1970年通海7.7级地震区和1965年东川6.5级地震区的几个三角网的复测资料得出水平面内的应变特征.指出通海地震震中区水平面内的应变张压呈四象限分布, 东川地震前震中区的张压应变也呈象限分布, 并指示主断面的运动方向.我们用弹性回跳理论解释了这一现象, 并指出它在地震预报中的意义.另外, 本文还扼要地讨论了震前震区应变四象限分布在时间和空间上可能观测到的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