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30篇
海洋学   39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为了深入了解南沙中部海域的沉积特征及构造演化过程,选取了该区具代表性的02N02测线对其进行详细的构造和地层解释.发现研究区南部存在一整套厚度较大的中生代甚至更老的地层,该地层普遍发生了强烈的褶皱作用,褶皱翼部存在一系列NE-NEE向断裂,控制沉积明显,背斜顶部多被剥蚀,翼部为充填沉积.新生代地层Tg(中始新世)到T4...  相似文献   
12.
南海中央海盆岩石圈纵向演化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南海海盆的地质构造历史、地球物理和构造应力场资料建立准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南海中央海盆进行岩石圈纵向演化动力学模拟.本文采用弹塑性各向同性连续岩石介质模型,充分考虑拉伸速率、拉伸位移以及模型参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共建立了3个模型进行比较.从数值模拟结果可以看出中央海盆在被动拉张的地质构造背景下是单向生长的,动态模拟出南海中央海盆在形成过程中的陆缘裂离、海底扩张两个阶段的岩石圈纵向演化过程,并且分析了两个阶段岩石圈的动力学性质.提出水平的被动拉张力是南海岩石圈纵向演化前两个阶段形成的主要因素,并且在这两个阶段中,岩石圈的纵向演化时间主要集中在海底扩张阶段.  相似文献   
13.
对台湾西南海域增生楔部位长排列多道地震数据进行地震成像、速度分析、AVO分析、AVO反演处理,获得了天然气水合物多属性地震特征.在偏移剖面上,BSR与海底近似平行,极性与海底相反,穿越沉积层.AVO分析显示,强BSR振幅部位,BSR振幅随偏移距增大而增大.精细速度分析表明强BSR振幅下方存在纵波低速层.对应于强BSR振幅部位,AVO反演的P波、G波为相对高负值区,位于P、G交会图的第三象限,该部位泊松比变化率为负值,横波反射系数接近于零.以上多属性地震特征均预示着该区域可能存在天然气水合物层,且天然气水合物层下方可能存在游离甲烷气层.  相似文献   
14.
南沙海区礼乐盆地沉积地层与构造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地震剖面、钻井及拖网采样资料的分析,认为礼乐盆地发育有海相的中、新生代地层,存在晚白垩世与晚渐新世两个区域性不整合面,将沉积层分为三套构造层:下构造层较厚,为中生代地层,表现为翘倾断块和宽缓背斜两种构造样式;中构造层较薄甚至局部缺失,为古新世-早渐新世充填的张裂期沉积,表现为半地堑构造样式;上构造层为晚渐新统至第四系沉积,充填区域沉降期海相地层,地层较为平稳。在中构造层沉积过程中发育多排NE向控洼断裂,断裂倾向NW,形成多个半地堑,控制了新生代早期的沉积充填,同时也表现出礼乐盆地在新生代早期受明显的张裂作用。通过对各构造层的构造、沉积特征分析,认为礼乐盆地经历了挤压、拉张、漂移、区域沉降四个构造演化阶段,是一个以中生代地层为主的叠合盆地。  相似文献   
15.
中、新生代华南陆缘离散地块的基本特征及演化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南陆缘晚中生代以来大规模的地块离散运动形成了华南陆缘离散地块-地堑系,其演化过程可分为K_2—E_1~3,E_2~1—E_3~1,E_3~2—N_1~1和N_1~2—Q等四个阶段。南海即是该陆缘离散地块-地堑系演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边缘海形成演化模式研究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合分析了边缘海形成演化模式研究的基本现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了进一步研究边缘海形成演化模式的设想,强调了运用板块-层块构造思想在探讨边缘海形成演化的一般理论模式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HYPACK综合导航定位系统是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水下地形地貌测量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软件,它支持多种定位设备和测深设备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如何正确提取所需的数据、满足不同工程测量的特殊要求,是我们在实际使用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分析了实测HYPACK数据,以VISUAL C 6.0为平台进行程序开发,实现了在HYPACK记录的原始文件中特定数据的处理,如航迹(点位)坐标、水深值、潮位数据等。所开发的程序实现了数据的图形可视化和由数据向DXF格式的转换,实现了数据编辑和图形效果的交互。  相似文献   
18.
19.
研究该题的目的是为了探索德安——瑞昌地区断裂构造频率与内生金属矿产分布的关系,提出成矿远景预测区。研究结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一、地质概况(一)地层:本区地层发育比较齐全。其中与铀、铜、铅、钨、钼等金属矿化关系较密切的主要为震旦系——下寒武统,下寒武统与铀矿化关系尤为明显。下寒武统含两个组:王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南海地区中生代构造演化过程.本文对南海南北陆缘的中生代地层进行了分析对比,在此基础上挑选了南北陆缘处的两条地震测线07ns-6和97301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分析.通过地震剖面的解释发现,南海北部和南部(礼乐地块)地震剖面中的中生代地层均显示有褶皱—冲断构造发育.据此推断,研究区在中生代先后经历了洋—陆俯冲活动、陆 陆碰撞造山运动及中生代晚期开始的造山带的塌陷.提出南海地区中生代晚期的“古双峰笔架碰撞造山带”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