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Micaps资料和机载PMS实时探测资料,分析了2007年8月26日宁夏银川地区一次层状云降水过程的宏微观物理特征.结果表明,这次降水是由弱锋面云系产生的,整个云层温度在0℃以上,云中没有冰晶质粒存在,为暖云降水,而且云中的分层结构明显;降水的雨滴直径均在2~3 mm以下,降水与云中大粒子的增加有密切关系.暖性层状...  相似文献   
12.
利用榆林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06年07月12—13日连续两天局地强冰雹天气分析,结果表明:7月12日阵风锋在移动过程中的强迫抬升作用触发对流,地面附近的偏东气流为强对流的发展和维持起到了积极作用;7月13日地面温度升高本地湍流触发局地强对流天气;三体散射是强冰雹天气预报、预警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3.
利用WRF模式和1°×1°的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7年7月14日宁夏固原市发生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分析了此次强对流天气的有利环流形势、物理量场分布以及雷达回波特征。结果表明:(1)WRF模拟的降水区较实况略偏东南,且降水量偏大;(2)WRF模拟的高层辐散和中低层辐合配置、"喇叭口"探空曲线与对流性降水区较为符合;(3)霰、雪是雨水形成的主要来源,云水又是雪和霰增长的主要来源;(4)云滴数浓度对对流云降水及水成物分布有重要的影响。增加云滴数浓度,前期可使对流云产生的累计降水量和范围均有减少,后期高浓度状况下存在大量冰相粒子,造成累计降水量及范围大于低、中浓度的降水;增加云滴数浓度,云水含量增加,前期雨水、冰晶、霰含量减少,后期雨水、冰晶、霰含量增多。  相似文献   
14.
3月23日,陕县张湾国土资源所小宋和组员们丈量完张湾乡七里村三组的宅基地,已经是下午6点多钟了。同志们肚子里咕咕乱叫,加上刮了一整天的大风,早已疲惫不堪。 “收工吧,明天再加把劲,争取早点完成任务。”小宋是这次征地的第二小组组长,看天气不好,建议同志们早点收工。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动态环境下普通CPS接收机跟踪环路容易失锁的问题,考虑到锁频环动态性能好、锁相环跟踪精度高的特点,实现了二阶锁频环辅助三阶锁相环的载波跟踪环(FPLL)。根据FPLI.结构原理和误差分析理论,提出了一种FPLI.环路的码相位和载波相位精度分析方法。借助CPS软件接收机平台,在Matlab环境下仿真实现了FPLI.载波跟踪环,并利用Spircnt USS7700仿真器采集高动态CPS模拟信号对FPLI.环路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和精度分析表明,在导航信号的载噪比为40 dB-Hz,加速度为26 g,加加速度为9g/s的条件下,该高动态跟踪环路能够达到码相位1. 31 m(1?),载波相位为4.24 X 10-3m/s(1?)的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16.
首先分析了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原理,在此基础上,针对一般多项式只适用于平坦地区卫星影像正射纠正的不足,根据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的数学推导公式,在多项式纠正方法中引入投影差改正,实验表明,该模型较一般多项式模型在x方向上精度有所提高,适用于高山地影像的正射纠正。  相似文献   
17.
由于无人机在空中的姿态不稳定,拍摄的影像存在像幅小、数量多、基线短、倾角过大、曝光不均匀等问题,采用常规的影像匹配方法效果不是很理想,有时甚至无法进行匹配,而SIFT(Scal Invariant Featre Transform)算子因其良好的尺度、旋转、光照等不变特性而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中。本文分析了SIFT算子的优点,介绍了用该算法对无人机影像进行特征点的提取,并采用最小二乘算法进行精匹配。经对同一地区无人机航空摄影影像的匹配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稳定、可靠、快速等特点,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8.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采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对发生在浙江省的一次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数值模拟,从气流、温度结构以及雹云中的各类微观物理量的时空变化分析了此次冰雹过程的宏微观演变特征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该次强对流天气是在大尺度动力不稳定、热力不稳定的环境场和上干下湿的不稳定层结下发生发展的,边界层中尺度辐合线作为抬升触发机制释放不稳定能量。模式模拟得到的地面累积降水和雷达反射率因子与实况基本符合;模拟的水汽辐合区、能量锋区以及雷达反射率因子高值区接近辐合线。模拟的雹云属多单体风暴,具有明显的合并发展特征;霰(雹胚)通过雪晶的碰冻过程及过冷雨滴冻结产生,后碰并增长转化形成冰雹,冰雹通过碰冻过冷水滴和碰撞收集冰雪晶快速增长,最终降落至地面。其中,雹云内的过冷雨水累积带对霰及雹的产生及增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出现了同乡同业集聚的现象,新化文印产业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类。对文印人员流出地“故乡”与流入地“他乡”进行考察,运用质性研究方法,探究了在文印产业发展过程中“故乡”与“他乡”所发生变化、承担的功能与相互联系。研究表明:文印产业对“故乡”与“他乡”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影响巨大;“故乡”的功能体现在为文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为从业人员提供了从业路径,及感情交流与回归的空间;“他乡”促进了产业的技术革新,形成了集聚效应并为从业人员提供了向上社会流动的空间;“故乡”与“他乡”是产业背后推动文印产业发展的虚实两只手,并通过文印产业与从业人员的社会关系及构建的文化紧密相连,形成了产业、空间、人口相互联系、动态循环的新化模式。  相似文献   
20.
层状云中冰晶繁生过程对降水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晓莉  牛生杰 《气象科学》2007,27(2):126-132
在层状云雨滴分档模式中加入冰晶繁生过程,研究繁生过程对层状云微物理结构及降水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式云发展到190 min时,冰晶繁生过程发生,繁生层内的冰粒子浓度由10-3L-1增加到7.3 L-1,随后迅速减少,250 min后趋近于无繁生的情况;繁生层及其下方的云水含量较繁生前相同时刻减少约0.05-0.2 g.m-3;190 min,2 400-4 800 m高度层内的水汽含量急剧减少0.1-1.0 g.m-3;190-230 min,2 400-5 000 m高度层的冰水含量较考虑繁生过程之前增加0.1-0.6 g.m-3,240-250 min,2 400-4 000 m高度层内的冰水含量较繁生前相同时刻减少了0.1-0.3 g.m-3。加入繁生过程之后,雨强极大值增加1.8 mm.h-1(6.6%)。由此得出结论:(1)繁生过程发生后,云中瞬时冰晶浓度增加,繁生层下方的云水含量减少,冰水含量先增加后减少,水汽含量减少;(2)繁生过程使得雨强极大值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