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32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基于GOCI数据的胶州湾水体透明度遥感反演及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明度是描述海洋和湖泊水体光学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利用2017年5月16日胶州湾航次的现场实测数据和GOCI卫星影像,采用2种半分析算法Doron11和Lee15对水体透明度进行反演.研究表明,Lee15算法在胶州湾海域表现较好,透明度反演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为0.98,均方根误差为0.02 m.选择当日8幅GOC...  相似文献   
102.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以及卫星云图、雷达产品、区域自动站降水量资料与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5月15日豫东北罕见大暴雨过程的降水特征、环境条件与中尺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副热带高压西侧西南急流输送、对流层中层短波槽影响、低空急流加强发展及北上、高空强辐散等天气系统合理配置,是这次暴雨过程发生的有利环流背景;强低空急流为暴雨的形成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位势不稳定条件;低层切变线触发、弱冷空气扩散及地面中尺度辐合线抬升是暴雨形成的动力机制。(2)超低空充足的水汽输送及强辐合、对流不稳定能量偏高、大气层结极不稳定是此次暴雨发生的主要环境特征。(3)强降水过程主要由2个β中尺度对流系统造成,暴雨区上空对流云团新生维持(或移入)是强降水维持较长时间的重要原因。(4)雷达观测显示,在极强对流不稳定环境下,位于对流云团前温度大梯度区的豫北多地不断有γ中尺度回波单体生成,其东移加强并在豫东北强烈发展为线(带)状多单体风暴,形成明显的局地强回波"列车效应",导致豫东北局地大暴雨。  相似文献   
103.
雷电发生时涉及的宏观环境参量多且复杂,考虑不损失大量信息的前提下,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两次雷电天气过程进行特性对比,凝练雷电天气潜势预报和临近预报的着眼点,有助于提高其预报准确率。利用闪电、雷达和天气背景资料选取2011—2013年6—8月西宁雷电活动样本,提取同时次探空资料中26个环境参数作主成分分析,深入分析2012年7月29日(过程Ⅰ)和2013年8月26日(过程Ⅱ)两次雷电天气过程的演变和环境条件。结果表明:大气动力和大气温湿类参数与西宁雷电活动关系最为密切,闪电强度累积概率显示动力类较温湿类偏强,平均负地闪强度偏大-1.91 kA,平均正地闪强度偏大1.92 kA。过程Ⅰ表现为西风槽型雷电天气,受大气温湿类参数影响较大;而过程Ⅱ属于副高边缘型雷电天气,明显受大气动力参数影响。两次过程的闪电活动均以负地闪为主,都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且呈单峰型分布。过程Ⅰ在闪电频次上占优势,但在强度上明显弱于过程Ⅱ的。  相似文献   
104.
定量评估林草、梯田的减水减沙作用对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偏关河偏关水文站以上流域和清涧河子长水文站以上流域为研究区,分别应用改进的分布式LCM-M USLE坡面水沙联动模型和原模型进行天然时期(1980s)和现状年(2010s)的"降雨—径流—输沙"过程模拟,计算坡面汇流过程中林草、梯田及其耦合措施的减水减沙作用并分析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改进后模型适用于现状年的径流(输沙)量模拟,可反映下垫面显著变化(坡改梯和植被恢复)对径流、泥沙坡面汇流的影响;2)梯田措施的单位面积径流(输沙)削减量大于林草措施,径流(输沙)削减率显著小于林草措施,且林草和梯田措施的径流(输沙)削减率之和略大于二者耦合的径流(输沙)削减率;3)流域尺度梯田措施下径流(输沙)削减率的影响因素排序为梯田比>梯田集水区与流域面积比>田埂完整度,林草措施下影响因素排序为林草面积比>植被覆盖度>林草减水面积比.  相似文献   
105.

深地生物圈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潜在功能研究对于探索生命生存极限,安全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具有重大意义。锦屏隧道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上覆地层为三叠纪的大理岩和灰岩,其最大埋深可达2525m,该隧道的开挖为研究陆地深地生物圈微生物群落提供了宝贵的机会。为了探究锦屏隧道细菌群落组成、潜在功能及群落组装机制,分别采集锦屏隧道内松散的表层岩壁和沉积物样本进行16S rRNA扩增子的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锦屏隧道细菌群落具有较高的多样性,香农威纳指数变化范围为5.19~8.71。群落组成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在所有样本中占主导地位,其次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纲水平上,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占绝对主导,在大部分样本中的相对丰度超过61.4%,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和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也有较高的相对丰度。代谢功能上,锦屏隧道中化能异养细菌类群在锦屏隧道中占绝对主导,而以H2和CH4为能源进行代谢的细菌类群相对丰度极低,经岩溶裂隙进入隧道内的地表有机质是这些异养细菌类群的潜在物质和能量来源。此外,与深地基岩和地表土壤环境研究结果对比发现,锦屏隧道内动物寄生及人类潜在病原体细菌类群的相对丰度较高(分别达到6.4%和6.3%),这表明深地生物圈潜在的生物安全隐患及人类活动对深地生物圈的扰动不可忽视。锦屏隧道细菌群落的共发生网络具有良好的模块性,Ralstonia、PlanctomycesWoodsholea是维持网络结构稳定的关键类群。群落构建分析表明锦屏隧道细菌群落构建以确定性过程为主导,其中异质性选择贡献最大,在岩壁微生物群落构建中占52.8%,对沉积物微生物群落构建以及对所有样本微生物群落构建的贡献分别为61.1%和61.4%,这可能是由锦屏隧道黑暗无光且寡营养的极端环境特点所决定。该研究结果揭示了四川锦屏隧道深地生物圈细菌的群落组成以及化能异养为主的生态功能特征,明确了环境条件对细菌群落构建的决定性作用,也为更好地开发利用锦屏地下空间提供了重要的生物安全参考。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NLR)与COVID-19胸部HRCT表现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于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2月1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感染科确诊COVID-19患者的NLR与胸部HRCT,以NLR截断值3.0把患者分为两组,分析其HRCT影像特征、影像表现模式。对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采用连续变量的t检验;对于非正态分布的数据以中位数、四分位数表示,通过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比较;对于计数资料通过频率表示,并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低NLR组比高NLR组有更多的≤5个病灶及病灶占比≤10%,高NLR组比低NLR组有更多的病灶数目> 10个及病灶占比> 50%;高NLR组比低NLR组更易出现混合密度影、铺路石征、马赛克征、反晕征、胸膜下黑带、拱廊征、牵拉支扩;高NLR组比低NLR组更易表现为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样、机化性肺炎样、弥漫肺泡损伤样改变。结论:不同NLR其COVID-19胸部HRCT表现不同,高NLR组更易出现混合密度影、铺路石征、马赛克征、反晕征、胸膜下黑带、拱...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病程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的临床与胸部CT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期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发热门诊收治的161例COVID-19确诊且胸部CT显示肺部感染阳性的病例,按CT检查时发病时间不同分为两组:<10 d及≥10 d,对两组病例的临床表现和胸部CT影像学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 d组共92例(57.1%)、≥10 d组共69例(42.9%),两组病例临床症状比较显示,两组间咽痛和肌痛的比例存在统计学差异;实验室指标显示,<10 d组的C反应蛋白更高、淋巴细胞计数更低,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在CT影像特征方面,<10 d组患者存在血管周、混合分布、大片、空气支气管征的比例更高,≥10 d组患者存在边界不规则、病灶内索条、反晕征、胸膜尾征、胸膜下线、胸膜下栅栏的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OVID-19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CT影像特征随病程不同发生变化,探索其中的规律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COVID-19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