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35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63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张德  刘恩龙  刘星炎  宋丙堂 《岩土力学》2018,39(9):3237-3245
冻土的强度随围压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通过修正子午面内q-p曲线的斜率M*来探讨冻土强度变化规律。基于摩尔圆和包络线定理,推导了冻土内摩擦角随平均正应力的变化规律。假定偏应力的大小采用Mohr-Coulomb和Von-Mises强度准则的组合形式表示,将内摩擦角引入到偏平面中获得了偏平面内的强度准则。在不同温度(-6、-10、-15 ℃)和0.3~15.0 MPa围压下对冻结粉土进行了一系列低温三轴压缩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了子午面和偏平面的相关强度参数。结果表明:(1)子午面内的强度准则能较好模拟冻土在低围压下的强化效应和高围压下的弱化效应;(2)内摩擦角随平均正应力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3)随控制参数s的增加,在偏平面内偏应力由Mohr-Coulomb包络线逐渐向Von-Mises包络线转化,其形状大小与极限强度值呈一一对应关系。最后通过试验结果与已有的强度准则对比表明:修正的强度准则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2.
冬季黑潮延伸体海表温度对阿留申低压活动的双周期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Based on our previous work, the winter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 in the Kuroshio Extension(KE) region showed significant variability over the past century with periods of ~6 a between 1930 and 1950 and ~10 a between1980 and 2009. How the activity of the Aleutian Low(AL) induces this dual-period variability over the two different timespans is further investigated here. For the ~6 a periodicity during 1930–1950, negative wind stress curl(WSC)anomalies in the central subtropical Pacific associated with an intensified AL generate positive sea surface height(SSH) anomalies. When these wind-induced SSH anomalies propagate westwards to the east of Taiwan, China two years later, positive velocity anomalies appear around the Kuroshio to the east of Taiwan and then the mean advection via this current of velocity anomalies leads to a strengthened KE jet and thus an increase in the KE SST one year later. For the ~10 a periodicity during 1980–2009, a negative North Pacific Oscillation-like dipole takes2–3 a to develop into a significant positive North Pacific Oscillation-like dipole, and this process corresponds to the northward shift of the AL. Negative WSC anomalies associated with this AL activity in the central North Pacific are able to induce the positive SSH anomalies. These oceanic signals then propagate westward into the KE region after 2–3 a, favoring a northward shift of the KE jet, thus leading to the warming of the KE SST. The feedbacks of the KE SST anomaly on the AL forcing are both negative for these two periodicitie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dual-period KE SST variability can be generated by the two-way KE-SST-AL coupling.  相似文献   
53.
云南石林地区钙华的ESR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星 《中国岩溶》1998,17(1):9-14
利用ESR(电子顺磁共振)法,对云南路南石林地区的钙华测定了其生成年代。结合 结的地质产状,对该区地质活动、环境演变、石林生长时代与生长过程进行讨论,认为中-晚更新世是云南路南石林发育生长的最主要时期。  相似文献   
54.
光学位相测量轮廓术的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学位相测量轮廓术(PMP)是一种基于光栅投影和相位测量的光学三维面形测量技术,可有效实现物体表面三维轮廓的自动测量.这种方法采用结构光照明,将正弦光栅图像投影到被测物体表面,用与投影方向成一定角度的CCD摄像机获取受物体表面面形调制的变形光栅像,根据数字相移算法计算出相位分布,由于从相移计算的相位被截断在反三角函数的主值范围[-穑]内,因而是不连续的,必须通过相位展开恢复出连续相位分布,由相位一高度关系最终求出物体轮廓的三维数据信息.针对该原理进行了阐述,对测量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详尽的算法及实验结果.通过MATLAB实验仿真,对条纹图像进行处理和轮廓重构.模拟实验证明,这种测量方法快速高效、分辨率高,且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55.
昆明市区地面沉降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昆明市区坐落在昆明晚新生代断陷盆地内,广泛发育第四纪松散沉积层,以湖沼相粉砂和粘土为主,夹多层淤泥、泥炭及褐煤层。近年来市区发生了大规模的地面沉降现象,沉降范围日益扩大,沉降速率逐年加剧,新的沉降中心不断产生,小板桥、渔户村、大塘子和严家山等4个漏斗形沉降区已逐渐连成一体,构成最严重的沉降区域,其中前两个沉降区形成了总面积约300km^2的沉降带。截至1998年小板桥沉降中心的累计沉降量达236.2mm以上,平均沉降速率约20.0mm/a,近期高达31.1mm/a;河尾村沉降中心近几年下沉速率也达25.1mm/a。文章依据1987~1998年期间市区地面沉降的4期水准测量数据,结合区内地质及水文工程地质条件,系统分析地面沉降的空间分布和时程演化特征及其与各制约因素的关系。认为除起因于第四纪松散及半固结土层的自重压密尤其是粘性土、泥炭及褐煤层的压密固结和活动构造的差异性断块升降外,集中超采浅层孔隙水、深层基岩地下(热)水导致的水位持续降低和水位降落漏斗不断扩大及其复合叠加作用,使第四系释水固结,是地面沉降的主要诱发因素。因而,应从地下(热)水开采的合理布局及市政规划入手,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体系和灾害预警系统,及时开展和加强地面沉降各致害因素的定量评价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56.
9月16日上午,第十四届中国开渔节开幕式暨开船仪式在全国六大中心渔港之一的象山石浦港隆重举行。为保护海洋渔业资源,让大海休养生息,伏季休渔历经三个半月,象山渔民终于迎来了开渔的日子。千舟竞发,百舸争流,1500艘大马力钢质渔轮首尾相接,驶向大海,场面蔚为壮观。  相似文献   
57.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GC/MS)对7 种常见润滑油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正构烷烃、姥鲛烷、植烷、甾烷、萜烷、多环芳烃)进行定性分析, 并基于其生物标志化合物指纹信息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润滑油的气相色谱图中不可分辨的混合物(UCM)具有明显优势; 润滑油中含有丰富的甾、萜烷类稠环生物标志化合物, 仅含有非常少量的饱和链烷烃(正构烷烃、姥鲛烷、植烷)和多环芳烃类(目标多环芳烃、烷基化多环芳烃、二苯并噻吩同系物)生物标志化合物; 基于甾、萜烷类生物标志化合物指纹信息的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所得的结果高度一致, 均可用于有一定差异的润滑油的鉴别分析。  相似文献   
58.
东圳水库大坝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该水利枢纽处于华南沿海地震带北段,由于水库建设时我国尚未有抗震设防烈度标准,因此亟需对其抗震稳定性进行复核。以东圳水库大坝为原型,结合已有的地震资料,选用Byrne液化模型,采用FLAC3D软件,研究了在50年超越概率10%、5%和2%地震作用下坝体填料的液化特征及最终位移情况。结果显示,在地震作用下,坝体上游砂砾石填料会发生局部液化,且液化区随着地震强度的增大而增加,但尚未出现大面积连续液化区;坝体填料发生液化后,产生了有限度的塑性变形,其变形量也随着地震强度的增大而有所增加;除坝顶较小区域外,坝体总位移量相对较小,对大坝整体稳定性不会产生显著影响。研究结论可以为大坝的抗震加固和治理措施的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9.
滇西北金顶巨型Zn-Pb矿田产于兰坪晚中生代—新生代盆地中北部,对其成矿作用机制仍存在分歧。跑马坪铅锌矿床是其北东部的一个大型隐伏矿床,由众多规模不等、呈筒柱状、大脉状及不规则囊状的矿体(群)组成。大量的地质填图及坑道观察表明,该矿床的形成严格受北西向逆断层破碎带的控制,矿体就位于云龙组(Ey)砂泥岩不整合面下伏的三合洞组(T3s)碎裂状灰岩、砂结灰岩质角砾岩内;断层破碎带中的矿化更强,而旁侧的次级裂隙多被砖红色砂泥岩充填。依据矿物组合及矿石组构特点,自矿体中心向外,依次可分为致密块状富锌矿带、脉状细粒硫化物矿化带、脉状胶粒状硫化物矿化带、方解石-天青石-铁氧化物矿化带和碳酸盐化带5个矿化带,各带之间多为渐变过渡关系。显微镜、扫描电镜观测和能谱面扫描分析发现,矿石中存在代表流体混合成矿特征的环-胶状构造及包含结构等显微组构,指示富含金属离子及硫酸盐的卤水与富含还原性硫的流体在高渗透性碎裂状灰岩或灰岩质角砾岩中混合而快速沉淀成矿。因此,逆断层控制的幕式流体混合作用可能是跑马坪铅锌矿床的重要成矿机制。  相似文献   
60.
自动化监测模式下报表输出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铁建设变形监测为例,设计了合理的监测报表格式;在C#开发环境中开发出一套自动化报表输出系统,该系统符合当前自动化监测趋势的要求。编制了脚本文件并在AutoCAD系统中调用该文件,以此高效地实现了监测点位图的绘制。通过如上工作最终达到整个监测流程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