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64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135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D401螯合树脂在盐酸介质中对铂,钯的吸附性能及分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在HCl介质中,D401螯合树脂对铂,钯的吸附性能。实验表明,在pH=2-4范围内,树脂对钯有良好的吸附性能,饱和吸附量70.5mgPd/g-R。pH≥4时对铂不吸附,钯的负载柱可用「0.1molTu+0.5molhcL」/L混合液定量洗脱,洗脱率为99.2%,  相似文献   
162.
沈阳区域气象中心研究所近30年来,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和预防工作的指示”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贯彻科研为气象业务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实行科研、业务、生产相结合,在台风、暴雨、冰雹、低温冷害、干旱等灾害性天气的研  相似文献   
163.
相对于其它地球物理方法而言,地震反射方法的纵向分辨率较高,横向分辨率较低。为提高地震记录的横向分辨率,解决探测倾角较大的地层和复杂的地质构造及隐伏岩体等问题,在这里进行了地面地震层析技术的试验应用研究。针对非线性地面地震层析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并就该方法对地震地质模拟记录和实际地震记录的反演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4.
本文研究了我国首次进行的电磁多参数综合观测资料。主要结果:1.电磁多参数资料丰富,可利用的信息量大;2.测区周围290km范围内的5.0级以上地震前都出现电磁前兆异常;3.地震前地壳中出现电磁前兆的时间要比空中出现的早6——14倍之多。  相似文献   
165.
根据现代油气成藏理论,从分析原油成因和油气分布规律出发,结合油源对比结果,对高邮凹陷马家嘴地区油气差 异性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马家嘴地区以断层-岩性油藏为主,主要沿真②断层和汉留断层分布有两类 原油,均来自异地的邵伯次洼阜四段烃源岩,油气充注期都为始新世中、晚期;原油类型分带分布并非是不同源或同源不 同运移期所致,而主要为运移路径不同所致;真②断层和汉留断层控制了油气主运移通道,且前者输导油气能力较强,造 成了沿真②断层分布的油藏成熟度整体低于沿汉留断层分布的油藏;在沉积微相的控制作用下,离断层稍远的物性较好的 扇中和扇端的含油性普遍好于靠近断层的物性较差的扇根;断层产状、砂体尖灭方向和地层走向的配置关系决定了断层- 岩性油藏的充满度。  相似文献   
166.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不同种类植物叶面滞尘粒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不同种类植物叶面滞尘粒度特征,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沙漠植物园内10种阔叶植物的叶面滞尘和同一环境中集尘缸降尘进行取样,利用沉积物的粒度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种植物叶面滞尘的粒度特征。结果表明:(1)植物叶面滞尘平均粒径为16~61 μm,以粉沙和极细沙为主,粉沙(65.85%)和黏土(7.77%)含量大于集尘缸降尘中的相应含量(32.01%,3.19%);植物叶面滞尘分选性较差,分选系数为1.42~1.74;偏度属于近对称、正偏或极正偏;峰态中等偏窄,峰度值集中在1.019~1.375。与集尘缸降尘相比,植物叶面滞尘颗粒偏细,分选性偏差,整体正偏程度偏小,峰态偏宽。(2)10种植物叶面滞尘粒度也存在差异,平均粒径排序为灰杨<银沙槐<沙枣<小叶白蜡<沙冬青<枸杞<沙打旺<铃铛刺<胀果甘草<白刺,表明植物叶面对大气降尘的滞留和吸附具有很强的选择性,而这种选择性是植物叶面特性(是否有绒毛或褶皱等)、植物生活型(乔木、灌木、草本)以及与之相应的风沙流颗粒分布、近地表小气候特征等因素综合作用的表现。(3)粒度参数相关散点图表明10种植物叶面滞尘、集尘缸降尘沉积环境不同,而平均粒径与分选性对沉积环境变化响应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167.
杜朋召  刘建  韩志强  徐华 《岩土力学》2013,34(Z1):393-405
用数值方法对岩质高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时,描述岩体结构对的精细程度会影响分析结果,但常见的有限单元法程序仍难以对复杂节理岩体进行精细建模。为解决这一问题,将结构面网络模拟与离散单元法相结合,在UDEC软件中,利用FISH语言编写网络模拟程序,依据结构面统计资料和结构面分级,实现对复杂岩体结构的精细描述。以某大型水电工程边坡为例,在对岩体结构进行精细描述的基础上,采用离散元强度折减法对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通过与极限平衡法和一般离散元结果的对比,表明基于复杂岩体结构精细描述确定的边坡潜在滑动面和安全系数是合理的,为复杂岩质边坡破坏模式和稳定性的分析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8.
突出危险煤渗透性变化的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登科  刘建  尹光志  韦立德 《岩土力学》2010,31(11):3469-3474
通过对突出危险煤渗透性试验研究,系统分析了不同围压、不同瓦斯压力和不同应力-应变状态条件下突出煤样的渗透特性,分别建立了突出危险煤的渗透性与围压、瓦斯压力和应力-应变等主要控制因素之间的定性和定量关系,探讨了不同载荷条件下突出危险煤渗透性的控制机制和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载荷条件对突出危险煤的渗透性具有重要影响:(1) 在固定瓦斯压力条件下,突出危险煤样的渗透率随围压的增大而减小,且服从指数函数变化规律。(2) 在固定围压条件下,受Klinkenberg效应影响,渗透率与瓦斯压力之间大致呈“V”字型变化;Klikenberg效应发生在瓦斯压力p < 1 MPa的范围内。(3) 在三轴压缩下的应力-应变全过程中,不同载荷条件下突出危险煤样的渗透率-应变曲线变化趋势几乎一致,且都呈“V”字型走势;在微裂隙闭合和弹性变形阶段,煤样渗透率随应力增大而减小;进入屈服阶段后,渗透率达到最小值并在峰值强度到达之前完成反超过程;峰值强度之后渗透率持续增大直至试验结束;煤样渗透率反超后的变化要较反超前变化平缓。  相似文献   
169.
2013—2015年由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牵头开展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西北边境地区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我国西北边境高寒、高海拔地区的冰冻圈遥感调查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冰冻圈遥感调查的主要进展有: 基于地形地貌、地温分布和坡度坡向特征等综合信息完成了藏北等地区的多年冻土范围调查; 利用高分1号(GF-1)宽幅数据和Landsat数据,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阿里西部地区近10 000 km2的积雪覆盖情况进行了连续19个期次的动态监测; 基于1999—2013年间的Landsat多期影像,对班公湖和斯潘古尔湖冷季6个月份的湖冰覆盖情况进行了动态调查。  相似文献   
170.
岩溶隧道涌水对降雨的响应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入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以铜锣山岩溶长大隧道为例,采用相关分析和频谱分析,定量研究了该隧道涌水对降雨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隧址区岩溶地下水系统储量十分丰富,具有很强的调节能力和过滤作用,致使隧道涌水与降雨的相关程度不高,平均滞后时间长达12.62 d,由此推断,隧道涌水与降雨之间的连通性较差。此研究成果可为隧道后期的防排水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