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8篇
测绘学   8篇
地球物理   56篇
地质学   129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捕虏体麻粒岩是了解下地壳形成和演化的重要样品。汉诺坝新生代玄武岩中的二辉麻粒岩捕虏体样品中富含各种硫化物相,主要类型有:①孤立产出的球状出溶硫化物;②矿物颗粒之间或颗粒内的粗晶硫化物;③次生硫化物包裹体群;④裂隙充填硫化物。电子探针分析表明,硫化物的矿物成分均为贫镍磁黄铁矿,(Ni+Co+Cu)/Fe(原子比)远小于0.2;(Fe+Cu+Co+Ni)/S(原子比)比地幔岩的磁黄铁矿小,多小于0.875,反映了一种S过饱和环境。各种产状的磁黄铁矿中Au、Ag都有一定的含量,其平均值分别为0.19%~0.22%(Au)、0.01%~0.02%(Ag),反映下地壳的麻粒岩化与金矿化的成因联系。磁黄铁矿的Ni、Co、Cu含量与S正相关,说明微量重金属元素与S具有同源的关系,由于地幔去气伴随S而进入下地壳。  相似文献   
142.
在"滇黔桂"、"川甘陕"两个金三角密集区内的一些卡林型金矿床中,存在毒砂、含砷黄铁矿、雄黄、雌黄等大量含砷矿物.尤为重要的是,在丫他、东北寨、金牙等金矿床中存在自然界中罕见的自然砷矿物,图1为金矿石中呈致密凝胶体状的自然砷.由于毒砂、含砷黄铁矿等矿物对于矿床地球化学类型的判别和成矿作用的物理化学条件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God等,2000),因此砷矿物可作为卡林型金矿床的重要标型矿物.  相似文献   
143.
我国非传统矿产资源的实例及其所涉及的科学问题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传统矿产资源随着开采年限的增长而日益减少,寻求新的、非传统的按替资源,是解决人类矿产资源短缺的根本出路,是地球科学家长期肩负的战略性、前瞻性历史使命,我国有许多已经显示出巨大的资源潜力、但传统的矿床学、资源学、矿业技术的理论和方法难以实现其资源价值的地球物质堆积体,可视为典型的非传统矿产资源,包括:1)华南巨量堆积的天然纳米非金属矿物;2)华南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原生矿石中的微粒金;3)西藏冈底斯中段北麓热泉泉华蛋白石中的微粒铯;4)白云鄂博等超大型矿床开采尾矿和选矿尾矿(所谓的“人工堆积矿床”);5)部分原油和油田水中富集的金和其它金属元素;6)我国南方黑色岩系中特殊赋存状态的贵金属-重金属元素;7)我国西部陆相盆地中的可地浸砂岩型铀矿;8)我国南海和东海海域的天然气水合物;9)我国西南的分散元素矿床,由于非传统矿产资源是受目前理论、技术、经济以及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尚未被认识或未能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或潜在矿产资源,其所涉及的科学问题往往都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和前沿性,对我国上述重要的非传统矿产资源而言,其所涉及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天然纳-微米矿物及其特殊性能的成因机制,有机质与金属元素的耦合作用及其对金属富集的宏观与微观控制,等。  相似文献   
144.
求解矿物反射色主波长和饱和度的一种新检索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为目前国际矿相学界通用的两种标准白色光源(A和C光源)以及等能光源提供了一套求解矿物颜色主波长和饱和度的新检索数据表。利用该表解法可以脱离色品图,并具有简单快速、准确可靠的优点。此外,还为A和C两种标准光源提供了一套饱和度值从0.2%~100%的色品图。  相似文献   
145.
杂多酸络合物及其与热液成矿元素组合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杂多酸是一种含多种金属-非金属阳离子的多元络合物,在适当条件下可能成为成矿元素热液迁移的重要形式。杂多酸络合物作为某些成矿组合的共同载体能使它们共同进入地球化学迁移并生成一定的元素共生组合,本文以川西北低温热液的Au-Sb-W-As建造矿床为例,初步讨论了钨的杂多酸对元素热液迁移的重要意义,并以此解释了钨这一高温热液成矿元素常常在许多中-低温热液矿床中与锑、砷等低温成矿元素稳定共生的地球化学机制。  相似文献   
146.
计算矿物颜色指数的新检索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刘建明 《矿物学报》1993,13(4):391-401
本文为国际上通用的两种标准光源-A的C以及等能光源提供一套求解颜色主波长λd和饱和度Pe的新检索表。使读者能完全脱离色品图直接表解出λd和Pe。本法简单快速、准确可靠。此外还给出了使用等值纵坐标法计算矿物颜色相对于上述光源的三刺激值(X、Y、Z)所需的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147.
1990年2月20日13时15分,介休—平遥之间发生3.7M_L地震,其基本参数如下: 表1 介休—平遥3.7M_L基本参数表  相似文献   
148.
论浙江治岭头金银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东南沿海久负盛名的浙江遂昌治岭头金银矿床,鉴于其规模和独特的地质特征,曾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长期以来,有众多的研究者对其开展过多方面的研究,然而时至今日,对该矿床的形成作用的认识,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主要观点有四:(1)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成矿;(2)变质热液成矿;(3)变质热液成矿,后期火山热液叠加;(4)中低温火山热液成矿。作者通过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分析以及矿质的来源等方面的研究后认为:浙江遂昌治岭头金银矿床,乃是由加热环流的下渗雨水把赋矿围岩——陈蔡群变质岩系中的成  相似文献   
149.
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主办,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和现代地球科学中心联合承办的《'97中国青年学者地球科学研讨会》于1997年8月26日至28日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隆重召开.在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国留学和工作的20余名学者报名并寄来论文长摘要14篇,与会7人.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矿、石油、冶金、有色金属、高等院校的60余名中国青年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选出64篇论文长摘要汇编成《会议论文摘要集》,20余篇优秀论文将在1998年《地球物理学报》增刊上刊出.8月26日上午举行了…  相似文献   
150.
西秦岭寒武系硅岩建造中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西秦岭寒武系硅岩建筑中的金矿床,是我国境内发现的一种具有独特地质特征的层控金矿床。通过对寒武系统硅岩建筑以及金矿石中金的浸出率、微量元素有其特征元素比值、稀土配分型式以及硫、铅、碳、氧、氢、硅等同位素组成等方面的系统研究表明,在后期成矿过程中,金及其它伴生元素主要来自寒武系硅岩建造;成矿溶液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地下热液在五流过程中,促使硅岩建造中的成矿物质发生活化,迁移和再聚集,并最终导致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