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114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以TrackRT软件为例介绍了实时高频GPS技术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与测震(强震)的比较,认为该技术可获取可靠的长周期位移,对测震(强震)资料进行有效弥补.并系统地阐述实时高频GPS技术在地震学中的应用方法,表明在我国开展实时高频GPS方面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2.
发展地震烈度速报系统是我国现阶段防震减灾事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目的是在地震发生后,对强震动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快速给出强震对地表的破坏程度——地震烈度分布图.鉴于目前国内强震动台网分布密度及数据传输方式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多数烈度速报系统是基于美国的ShakeMap系统进行二次开发生成烈度分布图,其计算过程更多地依赖于对地震破裂过程的反演及地震烈度衰减关系,产出的烈度图是静态位图,分辨率较低,与丰富的地理信息难以无缝衔接(Wald et al,1999a;张晁军等,2010;泽仁志玛等,2006).  相似文献   
103.
提出了一个与地震时空分布图象有关的特征量———能量对数迁移参量“V值”.通过对V值的时空扫描,发现在中国大陆地区7级以上地震前V值随时间呈现正常波动趋势下降至最低点趋势回升的过程,地震发生在V值回升过程中或回升以后.有8次强震发生在最低值结束后的2年之内,占总数(11次)的72.7%.  相似文献   
104.
本文给出了地震活动纤移速率bc值预测方法,利用该方法对1972年以来发生在中国大陆及邻区47次M≥6级地震前区域地震活动进行了计算,其结果为:地城活动迁移率bc值在47次大震前出现明显的低值异常。为了检验该方法是否具有实用性,文中对中国西部5个不同区域进行试算,得出在5个不同区域内发生的约39次地震前,bc值表现不同程度的异常特点.  相似文献   
105.
以质元运动方程和应力应变关系为基础建立了各向异性介质的波动方程.从数学上对体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进行了严格的数学推导,给出了各向异性介质中三种体波波速与介质弹性常数及波传播方向的数学关系.由此对剪切波在单层和双层弱方位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分裂行为进行了系统讨论,给出了合成分裂参数、每一层分裂参数与入射剪切波偏振方向的数学表达式.假定每一层分裂参数之后,得到了合成分裂参数随入射方位角变化的合成地震图.研究表明,剪切波在双层各向异性介质中传播时产生的两对分裂剪切波可用一合成分裂因子来描述.由合成分裂因子确定的分裂参数随入射剪切波偏振方向的变化呈现出π/2的变化周期.其结果可用于双层各向异性介质反演研究,对进一步解释板块运移、地幔对流规模、深源地震成因、浅部地震构造及深部力源问题等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6.
基于小波包变换的弱震相识别方法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刘希强 《地震学报》1998,20(4):373-380
描述了一种新的用小波包变换识别弱震相的方法.它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尺度分析思想,是小波变换的完善与发展.该方法能刻画出二进尺度下地震波初至信号瞬态谱异常变化特征的信息,可实现确定震相特别是弱震相的目标.文中给出了模拟数字信号和实际地震震相识别的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小波包变换方法是一种进行弱信号分析的有力工具,与传统的震相识别方法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点,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7.
Introduction The accurate gradual change style seismic phases identification is an older new question for discussion. Wavelet transform has good localization properties in time-frequency domain, and is a effective tool to analyze seismic signal which has been applied to detection of many kinds of signal, picture processing and other fields. When a kind of new signal stack up another kind of signal, more high frequency signal components will happen at onset time of new signal. Based on the wave…  相似文献   
108.
小震的综合识别研究ht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对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制的数字地震仪在山西省大同地区1999年11月记录的三分向数字地震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了数字地震记录信号的自动识别.结果表明,通过采用长短时信号平均值比、谱分析和小波分析法提取特征参量进行综合识别的方法,可对地震信号进行人机交互式自动识别,且对多数ML>2.0地震识别较好.   相似文献   
109.
印度洋8.7级地震及对未来地震趋势的讨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通过对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8.7级大震前7级地震的分析,指出8.7级大地震前存在两支7级地震条带。文中对两支7级地震条带进行时空分析,得出汤加群岛-印度尼西亚7级地震带由东向西逐渐迁移的特点。在本文的讨论中,针对中蒙交界-苏门答腊M≥7.7级地震南北对迁的特点,对未来地震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0.
早期地震预警方法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震是破坏性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它具有突发性、毁灭性、次灾严重、无灾有害等特点,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为了达到减轻地震灾害的目的,除了加强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外,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地震预报。如果能预知地震的发生时间与地点而先将人员撤离地震区、关闭次生灾害源,无疑会将地震灾害降到最低。但地震预报这个世界性的科学难题在短期内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此,许多国家进而投资发展地震预警系统和地震应急控制系统。本文对国内外地震预警方法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对地震预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