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32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5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近年来,随着高精度锆石UPb测年技术的应用,众多学者认为东昆仑造山带晚华力西期印支期岩浆岩异常发育,为主要的活动时期,并且将东昆仑造山带东段的岩浆活动界定在260~220Ma时间段内。该文对东昆仑造山带地区东段香日德地区出露的花岗岩进行详细的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获得花岗闪长岩锆石LAICPMS UPb表面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48.43±0.64)Ma,应该为岩体结晶年龄,属于早印支期。同时东昆仑东段的岩浆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还表现出由东向西(沟里→香日德→香日德)和由南向北(东昆南→东昆北)扩散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2.
刘卫东 《地理研究》1987,6(2):93-93
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分析,采用数理统计和模糊数学M(·、+)多层算子综合评价模型,对南洛河流域的农业生态环境作了区域分析和综合评价,提出了南洛河流域农业发展的基本战略。南洛河流域属暖温带南缘半湿润地区、半旱生落叶阔叶林与森林草原—褐色土地带的山地自然州。从资源条件及山区实际出发,应发展林特生产,调整农业布局和生产结构,协调人地关系。从经济区位观点出发,加强区域经济地域组织建设,充分发掘自然生产潜力,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立体农业、大农业和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113.
论2020年我国国土规划的基本目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土规划是国家从空间侧面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其主作用在于促进国土全面、均衡、合理利用。我国2020年国土规划的基本目标应为:均衡化国土利用格局基本形成;较大幅度提高居民生活的综合环境质量和舒适程度;建成高效、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格局,基本进入传统资源消费“零增长”阶段。  相似文献   
114.
本文介绍了钻进漂卵石地层遇到的卡钻、漏浆、钻头磨损等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5.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水资源最短缺的地区之一,但是受资源条件和工业基础等因素的影响,大耗水的钢铁、石化、火电等工业将继续发展。本文认为,调整空间结构,将大耗水型工业布局推向滨海以大规模利用海水,建设滨海节约淡水产业带是解决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短缺间矛盾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滨海的大规模开发有利于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6.
117.
本文从区域资源与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的协调机制出发,认为解决环渤海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不在于大规模压缩,调整大耗水的重化工业的发展,而在于建设滨海节淡水产业带,即将重化工业项目布局于滨海以尽可能利用海水节约淡水。本文还论述了工业大规模利用海水的可行性以及主要工业部门可利用海水趋势。  相似文献   
118.
中国产业能耗的区域差异与区域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能源指标刻画中国区域能耗特征,揭示产业能耗的区域差异,并将30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都市消费型、重型出口型、轻型出口型、能源基地型、中等能耗型和低能耗型6种能源利用类型。通过评估2007年各类型区域之间的隐含能源转移量,明确区域在隐含能源流中的位置,揭示产业能耗的区域联系。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分析与地域分工理论,分析中国产业能耗区域差异和区域联系现象的形成机制,可归因于区域产业分工与产业链分工,以及由此产生的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贸易,其中,区域参与产业链分工格局与区域间隐含能源流动格局基本匹配。最后为不同类型区域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9.
沙埋是沙漠铁路的重要病害形式之一。它是沙漠铁路在运营中造成缓行、停车甚至脱轨的重要原因。我们采用过多种防沙措施, 积累了许多经验, 如: 覆盖沙面、设置沙障、挖截沙沟、固沙造林等。在这些措施中, 以固沙造林效果最好, 具有长期效益, 是治沙的根本途径, 而其它措施只不过是临时性办法, 且要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120.
农村信息技术应用的地理学研究进展与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地理学研究者提出信息通信技术(ICTs)的发展改变了区域空间结构的构成与形态,并多以城市作为空间结构转变的研究对象时,人们对信息时代的农村空间问题的关注则明显减少.城市与农村作为区域构成两个不可割裂的部分,信息技术影响作用的渗透是同时出现的,作者认为农村地区在信息时代的空间问题同样值得探讨.文章首先总结了地理学研究者有关农村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当前地理学在此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理论探讨;2)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经济意义研究;3)农村信息化发展社会意义研究.然后对研究进展作了进一步评析,并提出今后深入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