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47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41篇
地球物理   99篇
地质学   119篇
海洋学   19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紫山东断裂北段电阻率层析成像与地震勘探的联合探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电阻率层析成像、浅层地震勘探,结合钻孔资料,获得了紫山东断裂北段的形态、活动时代.电阻率层析成像、地震勘探揭露紫山东断裂北段的断层面上端点的埋深大于150m,最新活动到中更新世早期.  相似文献   
182.
本文简要介绍了在风景如画的新英格兰村庄诺斯波特进行裂管修复管线的施工情况,其中扰民问题尤为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83.
风廓线雷达能够帮助预报员掌握周边冷暖气流的活动概况,为改进短期-短时天气预报提供新的依据,可以提高预报人员对天气系统的诊断、预测能力。针对风廓线雷达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4.
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以长三角都市圈为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朱付彪  陆林  於冉  鲍捷 《地理科学》2012,(5):570-576
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研究,对优化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促进都市圈整体旅游地形成和发挥都市圈旅游空间效应与功能有重要意义。以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为指标,利用赫芬达尔指数和位序—规模模型进行分析,并结合长三角都市圈旅游发展实际考察其旅游空间结构演变态势。结果表明,长三角都市圈旅游者和旅游收入空间分布趋向分散,各城市旅游发展相对差异不断缩小,其旅游发展趋向均衡化。长三角都市圈旅游发展实际也显示,其旅游空间结构呈现多中心、网络化和一体化特点。从长期来看,长三角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演变趋向高水平均衡。借鉴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认为以可达性、互补性和替代性为必要条件,以集聚和扩散作用为主要形式,以资金、技术、人员、信息和经验等的流动为主要内容,各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推动了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不断由低水平均衡向高水平均衡演变。旅游企业扩张和旅游客流流动带动了旅游资金、技术、人员、信息和经验等的集聚和扩散,推动了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演变。  相似文献   
185.
冉兴龙  夏斌 《地学前缘》2004,11(2):385-386
地面沉降、地裂缝以及油田井管折损等地层形变灾害的产生与发展一般与从地下抽注流体(水或油)的人为活动密切相关。饱水介质的质量守恒理论是抽注流体导致地层形变机理问题的基础研究内容,自Helm(1987)给出了采用孔隙水流速和介质颗粒移动速度表达的饱水介质基本质量守恒方程以来,更系统的储水层质量守恒研究尚未见到报道。  相似文献   
186.
马都拉海峡盆地北部外陆架台地发育有E-W向一字排列的颗粒灰岩生物礁体。该生物礁是有孔虫(主要为抱球虫目)壳体经过各种沉积作用形成的堆积体,发育于早上新世挤压反转期盆地北部边缘区。由于生物礁生长发育所经历的特殊性,其岩石学特征等信息常常具有标志性的反映,因此礁体的剖面反射特征和地震属性相比于围岩会存在不小的差异。这些差异为人们利用地震解释和地震属性提取技术识别生物礁奠定了基础,如在地震剖面上,生物礁往往出现对称丘状外形反射、礁前斜坡前积反射、礁内部杂乱反射和不连续强反射的特征等等。以O-2井钻遇的存在抱球虫化石的马都拉海峡盆地上新统芒杜组沉积地层为研究对象,从地质背景入手,描述了盆地的新生代构造特征和发育各时期所对应的地层。通过进行层位标定和三维地震解释,结合地震属性提取技术,同时考虑到生物礁的发育形态与环境,最终获得了盆地抱球虫颗粒灰岩生物礁在空间上的分布。最后,本文结合盆地历史上的沉积构造活动,提出反转断裂带活动是研究区控制生物礁生长的重要因素,并据此总结了马都拉海峡盆地芒杜组台地边缘生物礁的发育模式。  相似文献   
187.
冉洪流 《地震地质》2011,33(3):577-585
为建立中国西部走滑型活动断裂的滑动速率、破裂参数与震级之间的经验关系,系统搜集和整理了中国西部地区30个大地震的震级以及发震断裂(段)的活动参数和破裂参数资料,包括断裂(段)长度、滑动速率、最大位错等及其不确定性.为考虑各种参数的不确定性,采用蒙特卡罗( MonteCarlo)方法,对各种参数进行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给...  相似文献   
188.
夏季青藏高原低涡结构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卫星云图资料分析了两例夏季青藏高原低涡发展过程及其结构演变,揭示出高原低涡结构特征的若干观测事实。在此基础上借鉴研究类热带气旋低涡的方法,将暖性青藏高原低涡视为受加热和摩擦强迫作用,且满足热成风平衡的轴对称涡旋系统,通过求解柱坐标系中的线性化涡旋模式,得出边界层动力作用下低涡的流函数解,重点讨论了地面热源强迫和边界层动力"抽吸泵"对高原低涡流场结构的作用。研究认为,由于边界层加热和摩擦的共同作用,高原低涡的温度场呈暖心结构。热源强迫的边界层低涡的散度场存在一个动力变性高度,该高度的位置与边界层顶高度有关。通过边界层动力抽吸作用,当边界层顶有气旋性涡度时,能引起边界层低涡的水平辐合运动和随高度增强的上升运动,并可加强低涡的切向流场;如果低涡的中心区域为"内冷外热"型加热分布,则热源强迫的低涡中心区域下层为辐散气流和随时间减弱的切向流场,上层为辐合气流和随时间增强的切向流场,并伴有下沉运动,从而有利于形成涡眼(或空心)结构,在卫星云图上表现为低涡中心为少云(或无云)区,即这类高原低涡具有与台风类似的眼结构,因而可视为类热带气旋涡旋的新例证。最后通过高原低涡的简化模型对低涡所含的波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高原低涡中既含有涡旋Rossby波,又含有惯性重力波,即低涡波动呈现涡旋Rossby-惯性重力混合波特征。  相似文献   
189.
利用碧江区1999-2018年的气候资料和2017-2019年的景区游客量资料,对碧江区气候舒适度进行评价,划分气候舒适度等级,综合分析气候舒适度与游客量的相关性。研究表明:碧江区旅游气候舒适度年适宜时段主要分布在3-6月,8月底到11月底,共196天;碧江区年内游客量呈“双峰型”特征,峰值分别出现在5月和10月;总体来说,碧江区气候舒适度与天生桥、大明边城、百花渡等三个景区游客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1,0.75,0.69。  相似文献   
190.
从Helm的三维固结问题的质量连续性方程出发,通过对一维渗流概念模型分析,定性讨论了非固结含水层的一维储水渗流过程与释水渗流过程中的颗粒位移维数问题,指出颗粒位移的减维概化必须审慎从事,原因在于目前尚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持。这对与抽注地下水有关的地层形变及地质灾害研究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