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8篇 |
免费 | 47篇 |
国内免费 | 10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7篇 |
大气科学 | 59篇 |
地球物理 | 22篇 |
地质学 | 142篇 |
海洋学 | 29篇 |
综合类 | 7篇 |
自然地理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针对局部(似)大地水准面的求解过程,将聚类分析方法用于重力观测数据的优化设计。根据重力场的变化特征,利用地形的双向坡度值作为分类属性,给出了实测重力数据可以较稀疏或必须稠密的判断依据。在一处丘陵地区进行了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此方法在非均匀地删除掉近一半的实测重力数据之后,计算得到的(似)大地水准面变化的最大值为1.2 cm,最小值为-0.4 cm,平均值为0.3 cm,与未删除实测重力数据情况下获得的计算结果精度相当。由此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为局部(似)大地水准面求解过程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2.
183.
184.
185.
滇黔桂三角地区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对滇黔桂三角地区四个代表性锑矿床中矿物流体包裹体特征、相变行为的系统观察和测定,以及对包裹体气液相成分的分析,获得了本区两种类型锑矿床成矿过程中成矿流体的温度、盐度、密度、流体成分、成矿压力、矿化深度及pH、fo2、还原参数等成矿的物理化学参数。结果表明:本区锑矿床成矿流体以NaCl-H2O体系为主,中—弱碱性,中—低盐度,主成矿期成矿温度峰值为150~200℃。 相似文献
186.
对比了传统测量方法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得出在城市地下空间测量中,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具有速度快、数据全面、精度可靠等特点。并对其外业数据采集及内业处理、信息提取等流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7.
188.
中国反射地震"陆相断陷模型"简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油储地球物理"项目办公室 《地球物理学报》2000,43(5):725-728
为了提高反射地震数据处理方法研究水平 ,验证各种速度建模及偏移成像算法的实用效果 ,IFP(InstitutFrancoisdePetrole)、SEG/EAGE等地球物理组织 ,在 90年代先后推出了二维Marmousi模型和三维盐丘模型 ,业已成为勘探地球物理界的标准模型 .显然 ,这两个模型是基于欧美及中东国家的地质背景 ,反映海相沉积特点的 .为促进陆相油储地球物理学的发展 ,满足我国油田对方法技术发展的需求 ,使检验地震处理方法的地质模型能够体现我国陆相沉积的具体特点 ,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重大项目“陆相油储地球… 相似文献
189.
南方持续暴雨北方多雷阵雨—1998年6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6月份,我国南方多雨,赣、湘、桂、闽、浙等省区的部分地区降水明显偏多,发生暴雨洪涝灾害。北方大部降水不均,陕、鲁等省的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出现旱情,华北北部、东北地区多阵雨或雷阵雨天气,局部还出现了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1天气概况本月,南方出现了... 相似文献
190.
集合模式定量降水预报的统计后处理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集合数值模式预报已在定量降水预报业务中广泛应用,以获得预报不确定性、最可能预报结果以及极端天气预警。由于集合系统的数值模式不完善,且不能提供所有的不确定性信息,常表现出系统性偏差以及欠离散或过离散(如对于多模式集合)。为此,需要发展统计后处理技术,在尽量保持集合预报解析度的条件下,提高预报的技巧和可靠性。近年来,各种集合预报统计后处理技术得到快速发展。针对定量降水预报,依据技术方法的途径和成熟度将后处理研究归纳为3方面进行总结,包括:(1)不基于统计模型的非参数化后处理,包括集合定量降水预报偏差订正、多成员或模式信息集成以及基于空间分析的对流尺度模式后处理;(2)基于概率分布统计模型的参数化后处理,包括集合模式输出统计和贝叶斯模型平均两种方法框架;(3)考虑预报量的时间、空间和多变量间依赖关系或结构的处理方法,包括参数化和经验连接概率法。最后,讨论发展统计后处理技术需要关注的问题,包括考虑不同来源、不同尺度的多模式信息集成;提供高质量、高分辨率的降水分析资料;发展再预报技术扩充训练样本;基于不同的订正目的和应用场景来使用不同的后处理技术;发展面向海量预报数据、捕捉极端降水以及考虑预报量结构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