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08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45篇
地球物理   57篇
地质学   290篇
海洋学   45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97篇
自然地理   1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81.
分析了富阳二中滑坡的基本特征和形成机制,通过对滑坡体的稳定性计算结果可知,滑坡体在天然状态下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在饱水情况下稳定性较差,易发生滑动;针对滑坡体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合理的加固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82.
同震崩塌滑坡的解译及定位是震区灾后恢复工作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如何在灾害快速、自动解译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解译精度,是目前同震崩塌滑坡解译的研究热点之一,也是促使地质灾害早期识别向智能化、科学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文章在团队前期所提出的遥感影像局部阈值二值化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同震崩塌滑坡解译结果假阳率偏高的问题,分析了假阳性地物的光学和几何特点,提出了融合目标区域光学影像灰度特征、区域坡度信息、NDVI指数特征及解译地物主轴特征的同震崩塌滑坡多特征融合解译方法。为验证所提出模型的准确性,以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龙头山镇为研究区,利用震后获取的高分一号(GF-1)卫星影像数据及数字高程模型对该同震崩塌滑坡进行了解译识别,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准确解译出了同震崩塌滑坡区域,并有效去除了假阳性地物干扰,提高了解译精度。  相似文献   
683.
由于新型冠状肺炎病毒(COVID-19)的爆发,中国从2020年春节起实施了限制出行、交通管制等一系列措施,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减少,但四川盆地区域仍出现了多次轻度空气污染事件。本文结合空气质量观测数据与WRF-Chem模式模拟分析了疫情封控减排时期四川盆地污染的时空分布及成因。四川盆地区域二氧化氮(NO_(2))因人为活动减排从35.0μg·m^(-3)下降至20.2μg·m^(-3),减少比例约为40%~60%,而臭氧(O_(3))因NO_(X)-VOCs-O_(3)的非线性关系以及四川盆地区域氮氧化物(NO_(X))、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与减排的不均衡反而从27.5μg·m^(-3)上升至41.4μg·m^(-3),在重庆甚至增幅高达100%,进而促进了四川盆地区域气态污染物的氧化和二次细颗粒物的生成。疫情减排对污染的影响存在较为显著的区域差异,在成都、重庆地区,二次污染的生成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一次污染物减排的影响,二次污染物与一次污染物的比例变化幅度为-10%~20%,而在南遂广、川南、达万区域,细颗粒物(PM_(2.5))平均质量浓度从57.0μg·m^(-3)降低至47.4μg·m^(-3),二次污染物与一次污染物的比例下降幅度约为30%~60%。总体而言,减排在疫情期间发挥主导作用,不平衡的一次减排和大气氧化性的增强促进了部分区域二次污染物生成过程,四川盆地区域的污染防治仍需注重多种污染物的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