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117篇
地质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中国大陆浅源强震分布与地球自转速率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傅征祥  邵辉成  丁香 《地震》2004,24(3):15-20
考查了1900~2001年中国大陆不同活动地块浅源强震分布与地球自转速率变化的关系,并讨论将其应用在地震趋势预测中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大陆西部的天山、祁连一柴达木、羌塘一拉萨及川滇地块的强震活动(Ms≥7.0)和大陆东部的中朝一鲁东黄海地块和华南地块东边界(东南沿海地震带)东半段中的强震活动(Ms≥6.0),大多数(70%以上)发生在地球自转加快的年份中;大陆西部滇东一滇西地块的强震活动(Ms≥7.0),以及大陆东部中蒙一华北平原地块和华南地块东边界(东南沿海地震带)的西半段强震活动(Ms≥6.0),大多数(67%以上)发生在地球自转减慢的年份中。并且讨论了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在地震预报中可能作用的R值评分。  相似文献   
52.
华北地震生命损失率与房屋倒塌率的统计关系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华北三次地震(邢台、海城和唐山地震)的震害调查资料,得到了地震区房屋倒塌率(CR)和人员死亡率(FR)满足Log(FR)=A+B(CR)的统计关系.对比研究表明,土坯房的地震死亡率要比表砖木架房的低得多.  相似文献   
53.
傅征祥 《中国地震》1996,12(4):387-392
基于在地震重复发生周期内震源区断层面上法尖力速率条件下,对地震发生的概率分析,获得地震发生余震活动持续时间与雷阵雨复周期或应力降成正比的理论结果。它与观测结论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4.
ProbabilityforecastofearthquakemagnitudeinChinesemainlandbeforeA.D.2005XIAO-QINGWANG(王晓青),ZHENG-XIANGFU(傅征祥)andMINGJIANG(蒋铭)...  相似文献   
55.
海原大地震对古浪大地震的静应力触发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20年12月26日宁夏海原大地震(Ms=8.5)地震地表破裂带几何学和位移、震源机制和近代地震活动资料,提出海原大地震震源分段走滑破裂的初步位错模型,计算了在1927年5月23日甘肃古浪大地震(Ms=8.0)逆冲发震断层(NW44°,倾向S,倾角50°和滑动角60°)的滑动方向上,加载的Coulomb静应力变化△CFS为0.009 MPa.古浪大地震可能是被海原大地震触发,提前14a发生的事件.  相似文献   
56.
引言 1966年至1976年在华北北部平均每两年发生一次6级以上强震,这些强震间隔时间短,相距又很近,它们的前兆异常分布和震后影响范围往往互相重叠,因此需要研究多个强震的  相似文献   
57.
强余震活动的持续时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傅征祥 《地震学报》1982,4(4):394-403
本文初步分析了1966——1980年间,我国陆内华北和西南川滇地区九次7级以上和十二次6——6.9级浅源地震序列的强余震活动持续时间(△T),以及有关问题。并给出一些经验性结果: (1)这些序列的△T长短差异较大,并和主震震级大小似乎无关。 (2)△T的长短和序列总体的余震频度衰减系数(p)的大小有关。对于p>1的序列,△T1的序列,△T>150天。并且强余震活动终止在频度衰减曲线的拐点时间附近。 规律极其复杂,不免出现例外情况。   相似文献   
58.
1973年炉霍大地震(Ms=7.6)最大余震(Ms=6.3)的库仑破裂应力触发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刘桂萍  傅征祥 《中国地震》2002,18(2):175-182
1973年2月6日在四川省炉霍发生Ms7.6大地震,震后在震中周围出现丰富的余震,其最大余震(Ms6.3)发生在鲜水河断裂和玉树-甘孜断裂之间的正断层活动区内。本文根据震源机制解,地表破裂,同震位错分布,地震地质构造等资料,建立炉霍走大地震破裂的弹性位错模型,计算该大地震在周围正断层滑动方向上引起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CFS),结果表明,最大余震发生在库仑破裂应力增加(△CFS>0)的地区,△CFS=4.5MPa,因此认为,最大余震可能是由主震引起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触发的。  相似文献   
59.
在1937年花石峡7 1/2级大地震后,沿该地震断裂带上,于1963、1971年又先后发生了7级和6.3级2次地震。这2次地震不仅震中位于1937年地震断裂沿线上,而且所形成的地表破裂也与1937年地震地表断裂重合,断错方式也完全一致。中计算了沿1937年花石峡地震地表破裂带及其延长线上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发现2次后续地震都发生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为正的断层单元上,而且其震级和库仑破裂应力变化为正的断层单元长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这说明,1937年花石峡地震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触发了同一断裂带上的2次后续地震。在1937年花石峡地震地表破裂带东端,有一段库仑破裂应力变化为正、长度大于34km断层单元,这可能是未来中长期6.5级以上地震易发地段。  相似文献   
60.
Introduction It is well known that China locates in the southeastern part of Eurasian Plate, which subjects to the action of westward subducting of Pacific Plate and Philippine Sea Plate, and northward col- lision of Indian Plate. So China is a country with strong seismicity. There are two kinds of earth-quake activities in China.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most of the earthquakes belong to the intraplate ones, and in Taiwan of China belong to interplate ones.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